构建“互联网+”时代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策略研究

2019-07-24 10:33王晶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劳务信用互联网+

王晶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传统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根据社会经济市场的发展不断调整劳务体系,使其能够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大面积普及,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已成业内共识,但现阶段,“互联网+”等技术在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数据统计分析等行业管理辅助作用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本文主要对构建“互联网+”下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建筑行业管理人员提供一點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劳务;信用;体系

我国建筑业劳务体系2015时间开始构建,至今发展了4年,并且已搭建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其中包括对施工现场、劳动工人以及相关的劳务纠纷等多方面细致化的管理,但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劳务作业人员培训信息、技能水平、从业信息记录不连续、不完整等,从而导致建筑业劳务信用评价无有力数据支撑,行业内欠薪、劳务作业人员权益得不到保证等劳务纠纷问题。所以,合理利用现代化手段,切实构建起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不仅可以使建筑劳务工人的自身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工程项目能够使用到技能高、从业经验丰富、诚实守信的劳务人员,更能有效提高行业管理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信用方面的缺失是影响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直接导致了对企业、工程、工人等多方面的影响。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对象主要有企业、班组长以及工人三部分,这三组成员的信用水平能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安全,提升具体实施工程项目的这三部分人员的信用水平,构建切实可行、与时俱进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促进建筑业劳务作业人员的信誉度提升,不仅能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也能提升劳务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形成管理方、建设方、施工方、劳务方等多方共赢的局面。所以说,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显得极为重要,只有不断的提升劳务体系构建的水平,才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信用缺失的弊端,避免出现虚报工程数据、拖延劳务作业时间等现象的发生【1】。

此外,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也是建设现代化工业产业的有效途径,使我国能够真正的步入现代化发展的路程。通过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约束与规范,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劳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使其能更加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通过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约束,也能够有效的净化建筑劳务市场,只有工作能力强,具有职业道德精神的工作人才能够存在于劳务市场中。

二、“互联网+”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有利条件

(一)大面积普及的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大面积的普及,有效的提高了信用劳务体系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创新与优化了管理手段。同时,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结合也能够进一步提升行业在社会市场中的高度,在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效率,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开展与建设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并且有效的降低了传统劳务管理体系的成本。

(二)政府政策的引导与支持

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引导是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基本的保障。在现阶段,国家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我国“互联网+”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构建,从2015年所提出的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办法,并且已经顺利的在深圳市实施,这都能够进一步表明国家对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决心【2】。所以,在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应该将国家的政策作为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核心内容与引导方针,从而进一步完善信用劳务体系的构建。

三、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的指导政策不够明确、制度不够完善

虽然国家政府部门已经明确了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相关制度,但其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如没有标准化、具体化的制度,大多数是比较宏观的规定或意见,部分地方政府因对国家相关政策的领会不够到位,或地方的具体情况纷繁芜杂没有对应上位法可以解决具体问题,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行,所取得的成果自然也不明显,很难在全国范围推广落地。同时,由于国家相关指导政策不够具体,制度不够明朗,使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缺乏有效的依据。

(二)建筑劳务工人素质水平有待提升,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建筑劳务工人是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工人的工作水平、综合素质能够直接影响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构建。在目前来说,我国劳务市场中,大部分工人都是农民工,虽然这部分农民工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很多农民工的学历比较低,对于工作能力的积累会有所限制。同时,还有一部分工人属于新生代农民工,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独立性与叛逆性比较强,经常出现无视管理制度的现象,导致管理与约束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

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撑,同时也需要工人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有序运转。但是,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采集的信息可能会涉及工人的部分隐私,造成工人产生抵触心理。这一问题如果不得以有效地解决,不仅会严重的影响项目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会阻碍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构建。

(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还不够成熟

为适应现代建筑业劳务市场的需求,必须要构建完善的“互联网+”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这也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中,但是在建筑劳务体系方面的应用仍然不够成熟(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标准、制度及机制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整个“互联网+”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构建还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只有不断的对其进行升级与创新,才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建筑劳务市场中有效应用。

四、“互联网+”下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支撑,从而对实际的管理内容进行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规范,使各项工作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在实际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由大到小的方法,将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以及劳务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主要的参考依据,设计更加合理、符合现实的管理制度,同时也要给予各个地区明确的指示,再由地方政府部门设计更加复核地方实际、可操作执行的标准与规范,使每个地区都能够按照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完成管理制度的设计【3】。

此外,各个地区除了要设计相关的管理制度之外,还应该按照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设计多种辅助类的保障制度,比如监督反馈制度、责任管理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等。

(二)更新信息技术手段,贯彻落实考勤制度

对于劳动工作人员来说,发生劳务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雇佣双方在工作量与工作时长的认定方面不够统一。在传统的劳务管理体系中,通常是通过劳务管理队长使用人脸虹膜打卡、面部识别以及指纹识别等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形式很难满足现阶段对劳务工人管理的需求。所以,应该充分合理地使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所要求的实名制管理,使劳务工人的考勤管理能够更加具有效率,这样这样也能够对劳务工人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与约束,并且这种管理方式的稳定性、安全性与便捷性更高,有效的避免出了漏打卡、代打卡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构建“互联网+”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让工人可以更加方便地查询自己的工作记录,帮助管理人员更加准确地掌握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工人的工作效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人的工作效率,维护雇佣双方关系的和谐,有效的避免发生劳务纠纷的情况。

此外,通过构建智能化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也能够进一步将各种技术硬件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身份识别、工时记录等方面的效率,有效的降低成本,提升劳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建立智能化的薪资发放平台

在现阶段,大多数的企业仍然采用项目负责制,由项目工程经理来发放劳务工人的薪资,根据劳务工作人员的具体人数以及签订的合同制定花名册,并且同意办理银行卡,在实际发放工资时,也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公示计算,并且由工人签字审核,这种传统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业不能及时的查询工资的支付情况,如果一旦发生意外,则需要企业自身来承担工人讨薪的风险。而在“互联网+”下构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能够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子支付系统,并且开发相应的电子管理平台,真正的实现工资支付的现代化管理,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支取现金、银行卡转账等复杂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资金管理的时效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将电子技术平台作为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管理中的主流,能够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并且也能够按照工人的实际的工程量、工作时长进行考核,使其能够成为集考核、管理以及发放薪资一体化的智能系统,从而构建更加智能化、规范化、时效化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使我国劳务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市场不仅具有复杂性与多变性等特点,而且劳务市场的规模以及数据信息也在不断的增大,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建筑业劳务信用体系,将劳务管理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与方向,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市场与施工现场的全面联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吴张,王祥軍.海外劳务派遣制度构建的立法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04):36-38.

[2]张应珍,徐鹏鹏,刘贵文.建筑劳务用工模式及其问题研究[J].建筑经济,2018,39(07):9-13.

[3]王琦,孙文.施工企业劳务管理的战略思维[J].施工企业管理,2018(05):34-35.

猜你喜欢
劳务信用互联网+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上半年全省实现劳务收入同比增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