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筷子的发明及使用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筷子沿袭的本质是负载于器物层面上的对中华民俗及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一次性筷子的快消化特征及负面影响,对非遗层面的筷文化符号造成了冲击。本文主要探讨两者间的文化博弈,并对如何应对筷文化的重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筷子;非遗文化;快消文化;文化重构
筷子,是我国大多数民族的主要餐具。在悠久的使用历史中,其性能、功能、使用方式及使用禁忌等构成了中国跨民族的筷俗,并有约定俗成的筷文化,成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一次性筷子产生并被人们大量使用,其独有的快消品文化特性对传统的筷文化属性和内涵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两者间的博弈关系到我国的资源利用、餐饮业发展和对筷文化非遗价值的维护,值得我们关注并讨论。
1 中国筷子的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是能够彰显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审美品位的特殊生产生活方式,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技艺、经验的活态流变文化。在一个长期信奉“民以食为天”的国家里,食具的性能、功能往往会延伸出器物使用的价值观。筷子是中国人三餐常见的饮食工具,本身不具备遗产价值,但其背后悠久的习俗、文化、工艺则映射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脉络。
筷子最早有史可稽于殷商,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著”的记载。更早的发明典故难溯其源,但可以肯定筷子是人们为了替代直接用手抓取煮熟的食物的方式而创造的工具,是见证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转变为烹饪熟食的文明标尺。
筷子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食具,在席座间衍生出了文化意识功能。中国人习惯于将喜怒哀乐、婚丧嫁娶、应酬交际等导向饮食活动,宴席之上的个人行为往往在社交属性的结合下被解读,而用筷习惯成为透视个人品格修养的一大门径。“十二用筷禁忌”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重要餐桌礼仪。例如,筷子在用餐时被视作手部功能的延伸,因而以筷指人如同用手指他人一样,暗含斥责、不尊重之意,是被称为“仙人指路”的不良习惯;“迷箸刨坟”是指旁若无人地用筷子在菜品中不停扒拉,破坏菜品品相的同时影响同席者食欲;还有一种历来被家族长辈严令禁止的陋习是“击盏敲盅”,因为用筷子敲击碗碟是旧时乞讨者吸引注意的惯用方式,所以被视作缺乏教养、自甘贫贱的行为。宴席上子弟的餐桌礼仪事关家族颜面,因此成为家族礼教的重要功课。而长辈在家庭餐桌上言传身教的“筷礼”,就成为串联家族情感记忆的重要媒介,是传承民族文化人格的重要精神载体。
筷子还被升格为更高级的文化框架,由其材质、特性、历史中挖掘的哲学内涵,自工具符号增衍为文化符号。筷子古称“箸”,往往在史籍典故中出现并引申为成语,如《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中记载“纣为象著而箕子怖”,从此人们就用“象箸玉杯”比喻穷奢极侈;“闻雷失箸”源于曹刘杯酒论英雄的典故,意指借助其他事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而在“借箸代筹”中,筷子成为战略演算的工具,扩展了其作为工具符号的所指范畴。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申为甚。行舟讳言住,‘箸与‘住同音,故谓箸为快(筷)儿。”“筷”音通“快”,有“快速”“快乐”“快生(子)”之意,成为传统民俗中吉祥的象征,在婚俗中尤甚。“陪嫁筷子”最早出现在宋代,女方父母会在一众彩礼中附上两双筷子,一有祈子之意,二是希望新人夫妻成双成对。旧时陕西长安一带有“捡筷子”的汉族婚俗,新娘如果能将妯娌们分藏在墙角、屋后、树丛、草堆的筷子迅速找出,就代表为人聪敏勤快、能持家。
雕工精美、材质上乘的筷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收藏意义。杭州非遗之一的“西湖天竺筷”以其细致的工艺和娟秀的烙画传承了一代代杭州人的饮食记忆,每一双筷子都是经截断、蒸煮、挑选、磨头等二十几道手工工序而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竹都江安的“龙凤竹筷”更是精巧绝伦、细腻隽永,曾被毛主席选定为国庆十周年的国礼。雕刻师在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筷头上雕龙刻凤,且羽毛、胡须、牙齿纤毫毕现,令人啧啧称奇。
法国作家罗兰·巴特认为:相比于其他餐具,筷子不切、不抓、不毁、不穿,不把食物作为施以暴力的捕捉对象,具有一种母性的温柔。筷子的设计诠释了中国文化和合万物、谦谦尚礼的特质。故此,筷子的沿袭,象征着中华民族个性的生活方式、精神品格的传承。
2 中国筷子的快消文化
快消品,即指能夠快速消费并重复购买的规模性日常消耗商品。常见的快消品包括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及酒水饮料等类别,一次性筷子脱离了普通筷子的中等耐用品范畴,属于此类。
江户时代,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并于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由于其方便、易得、低价、首次使用的特性,一次性筷子迅速在我国低档小型餐饮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外卖配送成为其更广泛的使用场景。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9年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06亿,其中以商务白领、校园学生为绝对主力。一次性筷子的便捷卫生属性,切合年轻群体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用餐场景,并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每年消费量数以百亿计。
一次性筷子自出现以来就饱受争议,新闻屡次曝光其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一次性木筷对林木资源消耗巨大,虽然目前已较多取材于速生林,但速生林的过度单一种植会导致林木多样性遭到破坏和病虫灾害的加重。而相对经济环保的一次性竹筷,仍需面临不良厂商在加工、漂白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微生物和硫化物残留的问题。早在2013年3月,著名影星黄渤就曾发表微博调侃劣质一次性筷子,并附上热水在浸泡一次性筷子后变黄的配图。随后几天内,该微博共获得12.3万网友的转发和《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一时间,一次性筷子的安全问题成为众矢之的。
由此,负载于筷子的原有文化品格受到了快消品低端廉价、弃之如敝屣等标签化印象的冲击,且产生了有害、浪费的负面舆论认知。
3 如何对待筷子的文化重构
筷子文化的非遗性和快消性的博弈,实质是传统民族餐饮工具价值观和当代工业化方便工具价值观的冲突与对立,其背后是两类不同层级的餐饮方式和餐饮文化。当前亟待讨论的是如何调和二者,使传统得以继承发展,其重点在于一次性筷子。
在政府于2009年颁布《GB/T24398-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植物纤维一次性筷子》后,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但仍需加大力度取缔生产黑作坊,严格落实卫生标准。同时,积极倡导以废弃稻壳、木薯淀粉、剑麻纤维等为原料的一次性可降解筷子的研制和生产,这类新材料筷子能很好地解决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与传统工艺相比还能减少化学添加剂的使用。
一次性筷子市场应加快整合,有实力的正规厂家应率先倡导建立生产、使用的市场分级标准,针对不同级别餐饮场合、使用人群推出不同等级的产品,促进标准化、分级化、有序化的产业政策引导。外卖平台方面,虽然“饿了么”与“美团外卖”两大平台都推出了“无需餐具”选项和积分鼓励方案,促使用户自备餐具,但这对基于场景属性而生的外卖行业而言,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去见证效果。更有效的方式可能是,联合订单量较高的人气店铺对接优质环保餐具供应商,拔高餐具体验阈值,倒逼一次性餐具行业进行产品升级。
此外,媒体要加强对包括速生林知识在内的一次性筷子生产常识的普及,建立人们对一次性筷子的正确客观的舆论认知。而对于市场营销人员,可以致力于重新设计“一次性”新概念,增加筷子的纪念性、收藏性、仪式性的文化使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对一次性筷子使用的情感黏着,如成年礼用筷、祈福用筷等,通过挖掘一次性筷子在不同使用场景、特殊时间节点的文化意义,延伸快消化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心喜.中国文化史研究举例——谈中国的“筷文化”[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03):74-77+44.
[2] 王永香,代亞男,韦存茜,赵镭,石鎏杰.一次性筷子行业发展分析[J].轻工科技,2019,35(04):135-136+171.
[3] 吴爱华,徐杰舜.筷子与汉民族的历史并肩同行——兼论筷子是汉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03):51-56.
[4] 颜妍,周紫玉,荆芳.关于一次性筷子有害微生物的调查[J].现代食品,2018(22):193-196.
作者简介:孙博文(1994—),男,吉林吉林人,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