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楼村: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2019-07-24 08:35魏朝星许国良
党的生活(江苏) 2019年5期
关键词:河塘乡风文明

■魏朝星 许国良

徐州市铜山区三堡街道潘楼村,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共650余户,近2300人,2018年村集体收入280万元。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5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

经验做法

让优美环境留住美丽乡愁

“蛤蟆尿泡尿,潘楼涝一涝,屋里穿胶鞋,出门踩高跷。洋货进不来,土货运不出,户户有光棍,家家茅草屋。”潘楼人口中的顺口溜,就是这个苏皖交界的偏远小村的真实写照。

1997年走上村支书岗位的张衍刚,提出了“用优美环境改变人”的思路。20多年来,村党总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多方筹措资金3000万元,对村内外的10多处河塘开展了清淤整治,水系全部贯通,把死水变成了活水,并进行了绿化美化改造,呈现出清水绿岸和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打造“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巷亮化、环境美化、公共文化、安全饮水、河塘整治、污水处理、新型民居、厕所改造和老人关爱”等工程。采取谁承包谁保洁的方法,把承包费转成清洁维护费,河塘卫生考核合格,就免交承包费,以确保河塘的洁净。同时,注重农户家庭卫生习惯的养成,对庭院、厨房和卫生间等都有硬性指标,如果不达标就得不到“卫生星”,通过这些举措,增强了村民的卫生意识。如今的潘楼,清水蜿蜒,绿树倒映,枕河而居,一派江南风光。“以前城里有亲戚的,孩子放假跑到城里不想回来,现在城里的孩子来到咱这都不愿走。”村庄环境的华丽蝶变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精神风貌和几代人的乡愁记忆。

让文明风尚塑造淳朴民风

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村党总支在全区率先开展了“十星文明户”评比活动。村“两委”敲锣打鼓,送“星”上门。有的村民就连娶媳嫁女都要到“展示墙”前“探探底”。举办“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等各类好人评选,利用道德讲堂等载体,展示本村凡人善举、“草根英雄”,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4年多来,村志愿服务队坚持每周为生活困难老人服务,村民郭雪峰一家都是志愿者,共同推动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的良好乡风形成。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2003年至今,潘楼村已投入370万元,建成拥有94套瓦房的老年生活区,建成棋牌室、阅览室、心理室、保健室、书画室和多功能娱乐厅为一体的老年服务中心,目前已入住60岁以上老人100多人。村里每年拿出3万元支持老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邀请市医院的专家为他们免费体检,老年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专门安装了“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每年重阳节,村里统一给90岁以上老人过寿。“20年来,这里没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发生一起集访事件,更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十星户’从最初的4户发展到如今的400多户。”张衍刚介绍说,这是潘楼村通过乡风文明的生动实践结出的硕果之一。

振兴思路

着力培养崇德向善、创业创新的新型农民,着力繁荣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农村文化,着力培育家庭和睦、民风淳朴的文明乡风,着力建设优美宜居、和谐有序的乡村环境,潘楼村让一花独秀变成春色满园,以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合力。

让党的形象植根口碑人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村体改造,张衍刚带头扒掉自己亲兄弟的房子;曾经自掏腰包为村里打深水井,为患病村民郭继美建成3间新瓦房和1间厨房;拿出7000元钱资助村民宋义红的儿子上大学等。全村几十项重大工程公开招投标,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村“两委”成员始终做到不插手、不逾矩。在民意测评中,村干部的满意率都是100%。

为使乡风文明建设有内涵、有品位、有活力,村里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乐美文化广场,建起了农家书屋、农民技校、道德讲堂和书画室等,举办广场舞会、元宵灯会、春节联欢会和农民运动会等。利用农民技校,开展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引导群众运用“互联网+”新渠道新技术探索产销新路径,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掌握一到两门致富技能的新型农民。

好乡风也是营商环境。新世纪之初,潘楼村仅有的一家骨干企业在环境整治中政策性关闭,集体收入失去主要来源,500多名群众失去就业门路。危机面前,乡风文明洗礼下的潘楼人显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吸引了一批投资超亿元的绿色企业进驻村里。江苏唐基建材董事长李怀伟说:“企业之所以落户区位相对偏僻的潘楼,是因为我们看中了这里的生态和人文环境。”

猜你喜欢
河塘乡风文明
使命·境遇·行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乡村学校德育
于都县潭头村:推动乡风文明 打造幸福新农村
新时代全民健身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
请文明演绎
醉叶
漫说文明
何天谷(二首)
文明乡风聚人心
村子前后老河塘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