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焕发美术课堂光彩

2019-07-23 09:42周鸯
艺术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现代美术教育信息技术

周鸯

摘 要:教育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教育主要是基于知识的传授,但时代在发展,传授知识的简单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是艺术,艺术必须创新。教学的方法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要应学科的不同而不同,应情境变化而变化,应学生的差异而千变万化。

关键词:美术教育;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教育主要目标是以学生参与美术活动,通过欣赏艺术品尝试素材创作的过程,从而提升学生视觉审美能力,体验美术所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取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了解美术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能够通过創作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新《美术课程标准》强调,“教材的呈现还可以将书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美术材料与图片文本相结合,以形成集成和互动的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要想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就需要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深度融合绝不是“技术是技术,教学是教学”的表面文章。那么现代信息技术怎样才能和小学美术教学深度融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1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激趣促学

信息技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是很好的工具,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会喧宾夺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兴趣,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走向融合的最基本的问题。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的首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为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供大量直观、形象的美的情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十分有益,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认知。 例如一年级《长呀长》这课开始的环节,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播放音乐,教师带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种子发芽、长大的律动:睡觉→萌芽→一片新叶→两片新叶→慢慢长大→开花→结果……随后向学生出示不同植物种子的图片,并播放向日葵种子生根发芽的视频,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对绘画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能通过视觉、听觉获得美的享受,课堂教学也进入审美的情境氛围。

对于美术课的导入环节,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在欣赏了解自然知识的基础上,揭开本节课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把小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画出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运用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奏响了开篇,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美的情境之中,从而收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此时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就融合了,它已不再是技术媒体,而是艺术媒体。

2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赋能增效

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其主体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方法艺术鉴赏,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评论的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会借助网络资源,能在课前自学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课堂上,以及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以《飞天》一课为例,学生若在课前运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提前自主学习,那么到课堂上变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学习,教师也可将时间更多的用在讲解飞天服装的细节以及如何表现上。若是教室的信息技术设备更完善,能够有平板电脑辅助学生学习,那么也可以在当堂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飞天,并及时探究讨论。所以信息技术有多种方法融入课堂中,但只要合理利用,便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比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更易于学生吸收。

3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美术课堂,创新思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都只是美术教学的阶段性目的,最终目的主要还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传统美术课堂虽然也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但多是停留在视觉上,无法引导学生深入学科思考。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毫无疑问立足点在教学,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同时又促进教学。它的核心是数据,谁掌握了课堂数据,谁能利用好课堂数据,谁就能掌握课堂教学的秘诀。信息技术应该是隐藏于课堂环节之后,把文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融在一起,帮助学生打开艺术思维和想象的大门,这是美术教学极需深入思考和面对的实际问题。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有重难点,美术学科的教学思维应该扎根在对美术教学重点的处理和难点的突破中,信息技术对此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手形的联想》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对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联系进行联想”,难点是“手形的表现与组合”。首先借助实物展台让学生体验手形的不同姿态,随后可在希沃一体机白板上将不同角度摆放的手形画上,让学生进行实时抢答联想,教师所画的手形还可旋转,擦除修改等,当运用了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产生了各种各样丰富的联想,也能很快知道自己的画面该如何创作。这样,不仅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得到了锻炼,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

“润物细无声”,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通往艺术的途径。小学美术教学中, 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的有效融合,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良好的审美意识。基于这样的美术教学,教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播下艺术的种子。

猜你喜欢
现代美术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