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特征的激励策略研究

2019-07-23 09:42刘可祎
艺术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理契约激励策略高校教师

摘 要:随着经济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逐渐受到重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体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而利用心理契约,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有效强化激励作用,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基本内容出发,从劳务关系、职业发展规划、社会关系构建等角度分析基于心理契约特征的激励策略,以期对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所借鉴。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教师;责任;激励策略

0 引言

目前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契约的激励作用逐渐显现,对于高校与教师的雇佣关系而言,良好的心理契约关系,能够让教师的工作绩效得到客观、充分的认可,能够让教师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进而不断增强职业热情与职业动力;相反,不良的心理契约关系,则会加剧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從而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1 完善薪酬机制,稳定基本的劳务关系

获得公平的薪酬待遇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务关系的基本要求,这虽然在劳务合同上已经有具体的体现,但是在心理契约层面,雇员依旧希望能够希望雇主满足其物质需求,并体现其自身价值。高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应制定一定的工资尺度与指标,不仅要契合合同上的工资标准,还应该从长远发展上设计一定的上升空间,以满足教师提高自我价值的需求。在劳务关系中,雇员在满足了生存需求与安全需求之后,会对自我发展空间产生新的需求,因此,高校教师作为一群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精英人群,对自我成长、自我提升有着更加强烈的追求,因此,高校应为教师的晋升与发展构建公平、合理、顺畅的通道,让人才能够实现正常流动,同时,还能够在职业发展中对未来充满渴望,这样教师才能够从主观情感上与高校融为一体,并主动发挥自身的创造潜力,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合理的薪酬机制不仅能够让雇员的绩效得到客观、全面的反应,还能够禅获得尊重感与公平感,因此,高校应根据心理契约特征,不断调整完善薪酬结构,让教师的每一分耕耘都会有所收获,进而不但提升其对高校的归属感与忠诚度。

2 做好职业规划,拓宽教师发展空间

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在成就中诱发从业者不断前进的动机,相较于物质满足带来的安全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成就感能够从心理层面满足一个人对自我的想象与规划。对于教师而言,高校不仅是一个获得物质报酬的地方,更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舞台,在这里他们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也有研究学术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些从主观情感上极大地满足了其对教师职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高校应根据教师的心理契约特征,以及教师队伍构建要求,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教师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与优势,了解职业生涯中的各种机会,不断完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职业理想铺设道路。高校教师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其教学、科研成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显现的,因此,高校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并根据脑力劳动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能够保证以更加充沛的精力参与到工作中来,从而确保教学、研究工作的质量。单调、重复、枯燥的工作很容易激发人的懈怠情绪,对于高校教师而言,一旦产生懈怠情绪,其教育成果就会大打折扣,造成教育过程僵化,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应基于心理契约要求,适当地为教师提供具有挑战意义的工作,让教师能够逐渐走出舒适区域,在教学、科研的挑战中找到新的职业发展目标,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形成新的职业动机,体验新的职业成就感。

3 优化工作环境,提升教师的归属感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是建立社会关系,强化归属感的重要内容,而根据心理契约特征,雇主需要为雇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协调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在和谐、融洽的沟通交流中提高其对工作的归属感与忠诚度。高校根据心理契约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教师的社会关系:领导应给予教师一定的宽容,理解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体谅教师的创新想法与充满自我个性的风格,用海纳百川的度量容纳具有不同看法和见解的教师;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给予我长期而稳定的保障,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能够将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中来,调整聘用合同内容,给予教师更多情感关注与人文关怀,渗透柔性管理理念;协调团队建设,构建健康、融洽的同事关系,利用薪酬激励、情感引导等措施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语

心理契约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导,高校在教师队伍构建与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双方的主观期望,不断完善薪酬机制,稳定基本的劳务关系;做好职业规划,拓宽教师发展空间;优化工作环境,提升教师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强化激励效果,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江忠华.基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特征的激励策略[J].江苏高教,2017(06):73-75.

[2] 许加明.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中),2015(04):65-66.

作者简介:刘可祎,博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管理学,音乐基本理论。

猜你喜欢
心理契约激励策略高校教师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应“教”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