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英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慢性心力衰竭疾病, 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了异常, 导致了复杂的综合征, 临床中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乏力, 该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 患者年龄越高, 则发病率越高[1-3]。现在临床中常用的治疗该病的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等, 有些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脑啡肽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组成的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治疗该疾病的新型药物[4-6]。现在我国对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报道较少。此次就30例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明显, 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效果突出。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确诊;②患者病史≥6个月;③患者年龄18~80岁;④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为Ⅱ~Ⅳ级;⑤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 能够遵医嘱治疗;⑥患者可以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患者自身的肝肾器官存在严重疾病;②有血管性水肿患者;③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④有瓣膜性心脏病;⑤此次研究中治疗方式是患者的禁忌;⑥患者有慢性感染疾病存在。其中, 男28例, 女2例;年龄最小40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68.04±4.15)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首先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Schweiz AG, 注册证号H20170362, 规格:50 mg/片),口服, 50 mg/次, 2次/d, 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耐受情况,剂量调整为200 mg/d, 并至最大耐受量。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症状得到了良好的控制, 心功能分级显著提升≥2级;有效:患者的症状基本上受控, 心功能分级提升1级;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 心功能分级提升<1级或者病情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NT-proBNP水平。③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KCCQ评分, 采用KCCQ问卷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④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 15例患者显效, 13例患者有效, 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3.33%(28/30)。治疗后, 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 患者的KCCQ评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
表1 30例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及KCCQ评分比较( ±s)
表1 30例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及KCCQ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1
时间 NT-proBNP(ng/L) KCCQ评分(分)治疗前 606.41±80.97 58.41±8.79治疗后 210.69±73.28a 82.01±9.36a t 19.817 9.767 P 0.000 0.000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根据研究显示, 美国的发病人数是570万, 欧洲是1500万, 我国是450万, 大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成心脑血管疾病, 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7-9]。根据研究显示, 心功能不全是机体泵衰竭、血流动力学障碍, 使用扩张血管和正性肌力药物能够改善症状, 短期治疗效果较好, 但是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 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10-12]。近几十年,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指出很多心功能不全患者都是因为分泌系统过度激活, 导致心肌重构、心功能受损。
在2014年欧洲心脏学会会议上, PARADIGM-HF试验结果表明, 相对于依那普利组, 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风险、心血管死亡率、首次心力衰竭恶化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分别降低20%、20%、21%、16%, 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好[13-1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15例患者显效, 13例患者有效, 2例患者无效, 总有效率为93.33%(28/30)。治疗后, 患者的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 患者的KCCQ评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3/30)。
总之, 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中可以选择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明显, 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效果突出, 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