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19-07-23 02:32韩立军丁杞锋黄炎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期
关键词:横纹疝气修补术

韩立军 丁杞锋 黄炎林

小儿疝气分为先天性腹股沟疝、脐疝两类, 是一种小儿外科常见病。该疾病多发生于低体重儿、早产儿等, 由于患儿鞘状突未打开、脐环扩大张开而导致腹股沟疝、脐疝[1]。该疾病主要症状为腹股沟、脐孔处出现大小不一、时隐时现的包块或肿物, 患儿停止哭闹、平卧或是用手指压可消失,并无明显不适感[2]。以往治疗小儿疝气常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体弱的患儿传统治疗创伤大, 不易恢复。随着医学的发展, 在治疗小儿疝气中出现许多创新手术治疗方法, 其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不仅创伤小, 而且疗效相当。本文对比和研究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56例小儿疝气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2例)与参照组(24例)。研究组患儿中,男23例, 女9例;年龄最小1岁, 最大6岁, 平均年龄(4.29±1.36)岁;患病部位:左侧15例, 右侧17例。参照组患儿中,男18例, 女6例;年龄最小2岁, 最大6岁, 平均年龄(4.38±1.28)岁;患病部位:左侧11例, 右侧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患儿接受传统疝修补术治疗, 具体手术步骤为:首先帮助患儿取平卧位, 对患儿进行静脉麻醉, 麻醉完毕后将患儿的臀部垫高;其次在患儿的腹股沟内侧取3 cm切口, 将皮下组织分开, 充分暴露腹外斜肌腱膜, 分离睾肌,并在精索前内侧进行探查疝囊, 且将其纵向切开;随后对疝囊颈部进行结扎, 并进行止血;最后复位睾丸、精索, 且逐层缝合切口, 并在切口上粘贴无菌敷贴。

1.2.2 研究组 患儿接受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 具体手术步骤为:麻醉方式、手术体位均与参照组一致。待麻醉起效后在患儿的下腹腹横纹处取1 cm左右的切口, 对腹外斜肌腱膜进行横向切开, 同时分离浅深筋膜, 取用血管钳牵拉外环口, 使精索得到充分暴露, 并切开、游离、牵拉疝囊后进行贯穿结扎, 并切除周围疝囊;其次复位睾丸、精索, 并对切口进行止血;最后缝合切口, 使用抗生素, 避免术后感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包括腹胀、阴囊肿胀、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以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13.64±5.15)min短于参照组的(27.74±3.71)min, 术中出血量(6.47±2.14)ml少于参照组的 (14.78±3.4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s)

注:与参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研究组 32 13.64±5.15a 6.47±2.14a参照组 24 27.74±3.71 14.78±3.45 t 11.37 11.09 P<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25%、3.13%, 均低于参照组的29.17%、20.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3 讨论

小儿疝气是一种先天性疝外科疾病, 由于幼儿发育未完善, 脐部缺损、腹壁组织功能差, 在哭闹、腹泻、便秘、站立时引起腹腔压力强, 腹腔扩大, 疝内容物进入腹腔, 从而出现嵌顿的情况。通常疝气可自愈, 但是长期嵌顿会使疝内容物增大, 甚至坏死, 进而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甚至危及生命[3-5]。由此可见, 治疗小儿疝气关键在于对疝内容物进行结扎固定, 进而有效治愈小儿疝气。

临床上使用传统疝修补术对小儿疝气进行治疗, 但传统疝修补术针对身体组织未发育完善的患儿, 会降低患儿的耐受力, 在手术中出现风险, 甚至是难以痊愈。传统疝修补术是通过用缺损的周围组织对疝环口进行修补缝合, 其手术创伤性大, 会导致腹壁活动性受限, 且还会引起剧烈疼痛, 术后会出现不适感, 甚至还会引起炎症反应[6-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25%、3.13%, 均低于参照组的29.17%、20.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疝修补术对患儿的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 在手术中需要逐层缝合, 进而术中的出血量增多。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 外科手术治疗逐渐倾向微创性, 且如今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主要有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腹腔镜手术等微创型手术, 其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切口小, 可以降低手术感染风险, 且剥离组织的步骤少,对患儿的组织损伤性低[9]。由于患儿的腹股沟短, 在探查精索时能够有效进行分离, 可减少操作时间。本文研究数据表明, 研究组手术时间(13.64±5.15)min短于参照组的(27.74±3.71)min, 术中出血量 (6.47±2.14)ml少于参照组的 (14.78±3.45)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缝合层次少, 因此术中出血量少, 并且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除此之外, 由于切口小, 切口愈合时形成的瘢痕面积小, 且不明显, 不会对整体美观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 通过比较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发现腹横纹小切口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 且无手术感染风险, 安全性高;其次, 腹横纹小切口手术让患儿引起术后疼痛情况较少, 临床应用价值高。

猜你喜欢
横纹疝气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毛白杨静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及吸能分析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