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及D-二聚体的影响

2019-07-23 01:57张耿杰刘金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血栓性川芎嗪静脉炎

张耿杰,刘金强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位于人体体表的可视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常伴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静脉,血栓与炎症互为因果[1]。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为临床常见病,常继发于下肢静脉曲张。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受到广泛关注,临床研究也日趋白热化,有研究表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的流速,改善微循环,以及抗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2]。本研究主要从临床实践角度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挖掘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药用价值,为医疗事业贡献微薄力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血栓性浅表性静脉炎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4例。治疗组男49例,女35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9.3±7.1)岁。对照组男47例,女37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5.7±8.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下肢血栓性浅表性静脉炎诊断标准,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②符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适应证,且均能耐受;③患者自感下肢红肿、疼痛,查体发现下肢表浅静脉行走区域局部颜色加深,出现条索状或串珠样结节,有压痛灼热肿胀感[3]。

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性恶性肿瘤、凝血异常或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②近1个月给予其他方法治疗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③合并精神异常、认知功能异常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完善检查,确诊为下肢血栓性浅表静脉炎后给予相应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1)治疗,85 IU/kg,皮下注射,bid,每12 h注射一次[4]。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贵州拜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2020959)10 mL,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10%)中,静脉滴注,q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效果。治愈:肿胀、疼痛感消失,剧烈活动后没有不适,超声检查血栓消失;显效:肿胀、疼痛感基本消失,剧烈活动后患肢不适感较治疗前减轻,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存有少部分血栓残余;有效:肿胀、疼痛感减轻,超声检查提示血栓减少;无效:患者自感无变化或需调整治疗方案。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②症状消失。记录两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变小、颜色变浅、异样感消失、活动后不适感消失或减轻、无变化情况;③血清D-二聚体水平。两组治疗前、治疗后次日取空腹静脉血5 mL,血清分离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D-二聚体水平[5]。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下肢周径变小、颜色变浅、异样感消失、活动后不适感消失或减轻率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无变化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比较

3 讨论

现代医学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等手段治疗下肢血栓浅表性静脉炎,其中手术创伤可能发生感染;药物(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诸多因素给患者带来工作、生活、经济等各种不便。

中医学中,下肢深静脉血栓隶属脉痹、肿胀、癥瘕积聚、血瘀范畴。在中医理论系统中,肿胀、血瘀等的形成与气血不畅、脉络瘀滞相关,治疗应行气血、散瘀滞。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是从丹参与川芎中提取制成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素与盐酸川芎嗪,其中丹参素能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物质,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预防血栓形成[6]。盐酸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聚集的血小板溶解,扩张血管的作用。两种成分配合使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散瘀止痛的功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下肢周径变小、颜色变浅、异样感消失、活动后不适感消失或减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低分子肝素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下肢血栓性浅表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栓溶解,提高治疗效果。

D-二聚体是最简单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该物质水平上升,代表血块在血管循环系统中形成,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因此D-二聚体的浓度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丹参川芎嗪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的D-二聚体水平,预防血栓的发生。

目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生产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市场价格70~100元人民币不等,总使用疗程2~4周,并且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效果好。

综上,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下肢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栓塞、感染等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血栓性川芎嗪静脉炎
川芎嗪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发生移植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川芎嗪联合丹参多酚酸对家兔的抗凝血作用及其机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RP-HPLC法测定可溶微针贴片中川芎嗪的含量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