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显微术后新生血管的影响

2019-07-23 01:56马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年6期
关键词:雷珠血管性眼压

马红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青光眼继发性疾病,主要因视网膜缺血缺氧出现病变,使纤维血管组织在房角及虹膜表面增生,继而导致房角狭窄和关闭,眼压逐渐升高,损伤视神经,降低视力,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可致盲[1]。小梁切除术及降眼压药物是临床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常用方法,手术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易形成结膜瘢痕、出现新生血管及并发症等问题,导致术后眼压控制效果不佳,降眼压类药物对新生血管无抑制作用,疗效不甚理想[2-3]。雷珠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增殖分化的作用,因此雷珠单抗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逐渐受到广泛关注[4]。本研究进一步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显微术后新生血管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70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69±5.24)岁;眼压32~60 mmHg,平均眼压(38.95±4.21)mmHg。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8.01±5.27)岁;眼压32~60 mmHg,平均眼压(38.97±4.23)mm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使用2种以上降眼压类药物治疗后,眼压仍在30 mmHg以上者;②房角及虹膜表面出现增殖性新生血管者;③伴有视网膜病变及玻璃体积血者;④均为单眼发病者;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伴有玻璃体出血及前房出血者;③入组前已接受玻璃体药物治疗者;④患者依从性较佳。

1.3 方法

观察组在术前7 d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于前房位置进行穿刺,待出现少量房水后,将0.5 mg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液(瑞士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公司,注册证号:S20110085)注入于角膜缘后3.5~4 mm睫状体玻璃腔内,注射完成后,将左氧氟沙星眼膏(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07,规格:3.5 g/支)涂抹于患眼处,进行患眼包扎,而后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杭州国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05,规格:8 mL∶24 mg)滴入患眼,待虹膜新生血管逐渐消退后进行小梁切除术治疗,于鼻上方以角巩缘为基底的1/2处巩膜厚矩形巩膜瓣做一切口(4 mm×6 mm)直至角膜缘位置,并于巩膜凹床上将小梁组织及相对性的虹膜根部进行切除,术毕缝合巩膜以保证房水引流的通畅性,对患眼进行加压包扎。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

①眼压控制。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眼压值。②术后视力变化。记录两组术后6个月内视力改善情况,根据视力改善范围分为0.1,0.1~0.02及<0.02三个级别。③术后新生血管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前房出血、包裹性滤过泡及脉络膜脱落发生例数。④术后新生血管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新生血管复发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控制

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压比较

2.2 视力改善情况

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改善比较

2.3 并发症

较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

对照组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为22.86%(8/35),观察组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为5.71%(2/35)。观察组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

3 讨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缺血性眼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属于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主要病因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因此临床治疗应以合理控制眼压及促进新生血管消退为基本治疗原则[5]。显微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传统方法,但单一的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临床多主张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辅以科学、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以控制眼压,改善视力[6]。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眼压升高的直接原因为新生血管组织在房角及虹膜表面增生导致房角关闭和狭窄,因此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增殖是促进新生血管消退的关键[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血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与单一显微术治疗比较,辅以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更利于促进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及视力的改善,降低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为雷珠单抗是一种抑制新生血管生长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能够靶向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从而减少其与受体的有效结合,继而降低新生血管的通透性及活性,最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房角狭窄及关闭情况,有效控制眼压[8]。但针对病情严重患者,房角及虹膜表面已经广泛出现新生血管膜,单一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无法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与传统的显微镜下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新生血管的彻底消退,降低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显微术后眼压,促进患者视力改善,降低术后新生血管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雷珠血管性眼压
雷珠单抗联合Ozurdex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血管性痴呆的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