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涛 于亚萌
【摘要】兴平棺画历史悠久、工艺繁多、独具特色,是我国优秀的民俗艺术。然而,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传统棺画工艺面临消亡。本文对其制作工艺进行归纳整理,为研习者提供参考,将其工艺应用到当代,在生产生活中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工艺;兴平棺画;应用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机械产品逐渐代替手工制品,导致许多手工技艺面临失传。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仍有不少未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对于这部分民间技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和弘扬,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机械雕刻和丧葬习俗的改革下,兴平传统棺画已剩下凤毛麟角,年轻人不愿从事,棺画艺术陷入困境。因此,本文揭示目前传统棺画所面临的问题,呼吁世人保护民俗艺术,探析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发展。
一、兴平棺画艺术的历史渊源
兴平市位于陕西中部,东临西安,西接宝鸡,传统文化浓厚。棺画艺术,渊源流长。大约在七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造漆器了。夏代之后,漆器品种渐多,战国时期出现了漆棺,漆器业独领风骚,形成长达五个世纪的空前繁荣。兴平棺画在秦汉时期主要为装饰纹样,唐宋时期加入了山水人物画,明清时期出现了雕塑,近代风格简约、民俗气息浓厚,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一)兴平棺画简介
1.风格种类
兴平棺画也叫画材、画枋活,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硬头子,是带有立体圆雕浮雕效果;另一种是软头子,是纯粹的平面绘图;还有一种是七分活,指的是棺画制作中的一种沥粉挤法。棺画工艺及其复杂,集多种艺术与一身,完成棺画制作需要泥塑、漆裱、彩绘等工种,有熬胶、熬油、涮材、拌油泥、张布、上油等十几道工序。兴平棺画以红色和普蓝色为主,整体风格清淡雅致。棺画工匠大多没经过专业的美术培训,凭自己的理解作画,造型狂放夸张,形态抽象生动;色彩原始厚重。兴平棺画有四种常见的画法:点色画法、晕色画法、攒色画法和平涂画法。
(二)题材寓意
所画内容必须符合亡者的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性别、年龄等,多画孝道故事,瑞祥图案。男性的图案有鹿鹤同春、旗杆方斗、戏文典故以及二十四孝中有关男性的故事等;女用图案有麻姑献寿、三娘教子、十美女进膳以及二十四孝中有关女性的故事等。特殊图案有棺上加冠、平升三级等。兴平棺画艺术有着极为讲究的制式类别,诸如“男画鸡女画莲,同门名讳不画嫌”的要求,如不能单列将二十四孝图中的“郭举埋儿”单幅出现,亡者为官员时才有资格画鸡绘虎。
三、棺画工艺制作过程
笔者调研了兴平西部两位棺画老艺人,就以他们的做法展开介绍(仅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和棺内处理
材料准备:生漆、糯米、桐油等。工具:刮板、压花嘴花剪等。
涮材:首先,用灰铲将细麻塞进棺内四个通缝中,砸实,防止松香溅出烫到人。接制熬松香,在铜锅中倒入松香和矿蜡,等沸腾后加少许菜油,再倒适量红漆,继续加热至沸腾。将熬好的松香立刻倒入棺内,高度大约两厘米,趁热四五个人抬起棺材左右摇晃,使棺材内壁都均匀地浸到,干后棺内形成一层无气泡的蜡膜。用松香涮材,目的是封闭棺内的缝隙,达到很好的密封性。
(二)刮土漆
首先,采集桐仔,榨出桐油,采集生漆,熬漆。然后,取土崖边半风化的红土块,研磨成粉末,用细筛过滤。拿少量漆与土粉拌成硬漆腻子,填补钉眼。待干后,用同样的方法调制漆腻子,反复搅拌,直到粘稠黑亮。用抹子整体刮一遍找平,厚度大约在半毫米。干后,拿出三丈土白布,先用漆将布的上边粘在棺材上,然后用刮板刮平,在布上满刮一遍腻子 , 将布裱入漆中。刮腻子时先从大头依次刮向小头,刮板先横刮再竖刮。阴干后,刮第三道腻子,土漆越厚越好,根据需要可以多刮几遍[1]。最后,等每層漆腻子都干透后,用瓦片背面打磨平整,再用棕刷上漆,干后呈暗黑色。
(三)做硬头子
1.米泥塑
米泥柔软、易操作,适合做大面积的雕塑。米泥塑的技法有揉、捏、揪、挑、压等。米泥塑的特性与面塑相似,造型圆润饱满、古朴深厚。首先,在锅中放入一碗糯米,大约三碗水,蒸三十分钟,蒸熟后程稠糊状。找一块玻璃,挑一刮刀米,食指压刮刀,与玻璃面成三十度,从上往下刮,反复刮成半透明糊状,趁热刮完。将刮完的热米糊倒入盆中,加适量立德粉,搅拌搓揉至光滑,放入保鲜袋中备用。在棺材大头档板处,画出宫殿的墙、庭院和内景,留出塑门楼的地方。接下来给门楼搭骨架,找四根细水管,切成斜角做柱子用。将长方形木条锯成三个梯形,从大到小依次为一层二层三层的屋顶,要贴的那面切成斜角,用钉子钉在上面。然后,给骨架上粘米泥,在做米塑的地方先刷一遍胶,增加粘合度。捏一个和屋顶形状相似的米泥片贴上去,用压刀压出一条条瓦当,用剪刀剪出屋脊和鸱尾,再捏一对风铃挂上去,通过挑、刻、剔、拨等手法深化调整。接着做出人物、花鸟等,手法与面塑相似。最后,手指蘸水把做好的米泥塑表面涂抹光滑,待干后上色。
2.老油泥塑(漆泥塑)
老油泥的特性是防潮、防裂、坚硬、细腻,适合做立体效果强的精致花鸟人物。兴平老油泥塑色彩上强调“艳”,造型上强调“满”,采用大红大绿的强烈对比,挥洒写意、形神兼备、粗犷厚重。首先,用蓖麻油、菜籽油等小火熬制老油,放凉备用。在土涯边取红土,磨成粉末,过细筛,放在塑料纸上。用木棍挑出老油与土搅拌,加少量生漆(防裂),裹起来用石棒砸。边砸边翻,边加土,直到光亮变硬为止。接下来用米泥塑的手法塑花、龙凤、人物等。
(四)绘画和沥粉
在碗中倒入热水,加适量白乳胶,搅拌使充分溶解,加入适量有色漆,再倒立德粉,边倒边搅拌,直到筷子拎起不下掉为止。接着,将调好的料倒进纱布袋里进行过滤。找来软的空酸奶袋,一边全剪开,一边剪出一个二厘米的角,然后,将挤花嘴从上往下塞进去,用防水胶带粘紧。最后,将调好的料例进酸奶袋中,用麻绳扎紧袋口。一手捏酸奶带,一手用食指按住挤花嘴,沿着拓印的点挤出。注意沥粉线条要流畅,粗细均匀,一气呵成。
(五)上色和检修
传统棺画有植物颜料和石粉颜料,石粉颜料是有色矿石研磨的粉末与骨胶(或其他动物胶)混合搅拌而成。棺画背景色以普蓝色为主,多用攒色和晕色(如红黄晕),多采用点花。桐油与漆大约2:1混合,在棺体刷一遍,可增加亮度。用硬纸叠灯笼、红线做门絮,装饰棺材大小头,修补不足的地方,此时所有工序已完成。
四、兴平棺画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当今,工匠们为了提高效率,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传统棺画做法被大量简化。塑料成品雕塑代替了米泥塑和老油泥塑,化学漆料铺天盖地。机器喷绘逐渐取代了手工绘画,电脑棺雕千篇一律。老匠人不收徒弟并且相继离世,以及其他工艺的影响,导致棺画风格杂乱、艺术水平下降,传统棺画已经变了味,失去了地域特色,不伦不类。目前,无人重视和开发棺画艺术,丧葬改革又势在必行,致使传统棺画工艺危在旦夕。如果农村火葬全面推广,棺画艺术该何去何从?棺画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急需大家献言献策。
五、棺画艺术在当代的应用与传承
近几年,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兴起,我们可以将棺画工艺应用到文化产品、文物修复、工艺品中,如民俗立体装饰画,书签,漆器、陶瓷、古建雕塑修复中等。通过转型、创新、开发与利用,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现代资源,在生产生活中保护与传承[2]。
六、总结
兴平棺画艺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用民间艺术的形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凝聚力,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赋予新的生机,是广大农民最真挚的精神追求。将传统工艺精神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使民间传统工艺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棺画工艺才能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胡玉康.潘天波.大漆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00-102.
[2]张夫也.关于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J].芾野文苑(访谈录),2016.
作者简介:张松涛(1995-),男,陕西兴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研究;于亚萌(1993-),女,河南开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民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