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与舞蹈之相通共契

2019-07-22 02:04王凡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现代性审美

王凡

【摘要】书法与舞蹈两种姊妹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两者相伴相生。本文从三个角度论述两者的相通共契。首先从美学韵味相通入手,通过古代书论和多位美学家的闸述解释两者之间的审美相通;继而论述两者具有相通的创作理路,比如都讲究欲扬先抑、欲左先右,并且在“势”与“力”的建构、营造和传达等视知觉层面上具备共通性;两者的表演性传统渊源更是在各自的现代性转型遭遇瓶颈的时候又重新被拾起,彼此成为对方现代性探索的路径之一,在汇通民间和回应现实等方面两者也具有相似的境遇。

【关键词】审美;创作理路;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艺术讲求一种内在化的模式,如唐君毅所言,是一种超越心觉而相互涵摄的“充馀之美”,并且“然此各种艺术精神之互相涵摄,亦即可谓每种艺术之精神,能超越于此种艺術之自身,而融于他种艺术之中,每种艺术之本身,皆有虚以容受其他艺术之精神,以自充实其自身之表现,而使每一种艺术,皆可为吾人整个心灵藏修息游所在者也。”①书法与舞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舞蹈和书法都是人类内心欲求的外在表达形态,虽然舞蹈为人体艺术,但其表现美的原则和规律与书法一脉相承,甚至在面对现代社会的转型境遇方面都有共通处。

一、书法与舞蹈审美韵味互通

书法与舞蹈美学相通之处,已有多位专家论及。如宗白华在对两者节奏表现的描述:“中国的书法本是一种类似舞蹈的节奏艺术,它具有形线之美,有情感与人格的表现。”②对空间精神关系的论述则有“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是贯穿着舞蹈精神,由舞蹈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③以及“书画都通于舞。它的空间感觉也同于舞蹈与音乐所引起的力线律动的空间感觉。”④王朝闻、郑诵先等专家对两种艺术的联系也分别从内在形式和动态语言等方面各有论述。其实,两种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共通点就是都强调对势的表现,书法艺术化自觉初期所有的书论都指向“势”,当时的各种“书势论”就是证明,对势的要求贯穿于书法艺术发展史的始终;而舞蹈作为一种动态性的表演艺术,是力与空间的传达,离开势的表现无异于自我否定。

舞蹈是在三维空间内借助时间通过物理力来展现生命和情感的张力,书法是在二度空间以力的运行轨迹来暗示张力,从书写的轨迹和空间中体现时间性。通过审美联想,“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之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之沦漪杂见,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生命之流,一回舞蹈,一曲音乐。”⑤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把草书比作“纸上的强烈舞蹈”,是因为那如走龙蛇而“刚圆遒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绎智遗行、联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那倏忽之间变化无常,忽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⑥值得关注的是唐君毅先生在谈到书画时,说中国艺术之所以能够尽显优美的极致在于能够“尽飘带精神”,并解释道“长袖善舞,长裙曳地,身游于衣中,而衣服通体如一飘带。”而“飘带之美点,在其能游、能飘,即能似虚似实而回环自在。”⑦唐氏并未直言书法与舞蹈的关系,在谈到诸多艺术相通共契之时也没有特意提到舞蹈艺术,却在有意无意之间为书法与舞蹈的相通之处提供了最好的注脚。中国的艺术最终要归结于人这一主体,在于个人心性、情感的表露,如宗白华说:“中国的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人格,创造意境,和其他艺术一样,尤接近于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构象美。”⑧不止近代美学家,古人也常拿两种艺术并举,如袁盎《古今书评》评论:“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薄绍之书字势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乃至挥毫振纸,有疾闪飞动之势。”

二、书法与舞蹈创作理路相通

书法和舞蹈虽然属于两种艺术门类,但共同点是它们都属于视觉造型艺术范畴,中国人的独特审美价值观更是统摄于所有的艺术门类,这就有了两者创作原理相同的前提。首先在于对法度的要求,并且两者的创作精髓都在于拿捏之间。具体的操作模式一般都是遵守逆反原则,比如书法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抑左升右、举左低右、促左展右、实左虚右等与舞蹈的实际操作理路相通。如,刘熙载《艺概·书概》中提岀的“笔锋八法”:中锋、侧峰、藏峰、露峰、实峰、虚峰、全峰、半峰,以及《翰林密论》中的迟笔、逆笔、涩笔、倒笔、转笔、涡笔等十二种“隐笔法”,与古典舞蹈中的“提、沉、冲、靠、含、腆、仰”等舞蹈元素相似,都是欲左先右、欲提先沉的运动过程。

舞蹈是身体的艺术,但其传神之处却在眼睛,即所谓顾盼生姿,而书法也讲究一幅字之间的呼应关系,精华处称为“字眼”。蒋彝在《中国书法的抽象美》一文中说:“中国书法的美,实质上就是造型运动的美,而不是预先设计的静止不动的形态美。这样的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形状的匀称安排,而是类似技艺娴熟的舞蹈中一系列协调的动作——冲动、力量、瞬息间的平衡以及动力的相互作用等,交织成一个均衡的整体。”⑨舞蹈中的相互映衬、提带也与书法的要求、书法的偏旁、布局结构都要注重和突出线条、结字的对比关系和整体的和谐呼应类似。这种和谐主要依靠曲线条来表现,所以评论褚遂良的书法时有一个赞语是“没有一根线是直的”,那种婉转、遒媚和舞蹈的柔美曲线颇有共通处。

书法、舞蹈当然不是只有含蓄与柔和。明代书法家徐渭有诗云:“大娘只知舞剑器,安识舞中藏草字,老颠瞥眼拾将归,腕中便觉蹲三味。大娘舞猛懒亦飞,禿尾锦蛇多两腓,老颠蛇黑墨所为,两蛇猝怒斗不归。红毡粉壁争神奇,黑蛇比锦谁仰低。”徐渭通过自己的书写经验以及对剑器舞的观赏体验,将张旭的草书与公孙大娘舞剑的情景进行了想象、融合和加工。他提到“腕中便觉蹲三味”是对腕力的运用。腕力要沉,腕部随着运笔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做出相应的摆动。腕中可以蓄势,手腕部力量的运用对于书法创作和舞蹈动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引出来一个问题,即书法与舞蹈中“势”与“力”的涵摄与传达,采取的手法通常为靠静来积蓄动的力量,并与之形成对比,刚柔并济,相互衬托,具有节奏感,舞蹈当中的动势与笔画书写中逆锋动作相契合。结构欹侧和章法的排布与舞蹈肢体语言的高低起伏相似以及书法的结字就像是舞蹈当中的造型。这个造型定是带有动势的,从不平衡中寻找平衡,即阿恩海姆( Rudolf arnhein)所谓“不动之力”,是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却可以感知的一种物体内在的运动趋势以及力的集聚,是一种“具有倾向性的张力。”⑩

对于舞蹈的力,苏珊·朗格( Susanne K。 Langer)在其著作《情感与形式》和《艺术问题》中都有论述,对理解书法作品中的“力”不无禅益。她认为舞蹈传达的是一种虚幻的力,为人体运动所带来的发散与聚合、冲突与和解、高起与低落的矛盾张力所蕴涵,由不可见变为可感。她说:“当你在欣赏舞蹈的时候,你不是在观看眼前的物质物——往四处奔跑的人,扭动的身体等。你看到的是几种相互作用着的力。”

从书家所追崇的“力透纸背”的“力”到苏珊·朗格所论述的“虚幻的力”,这种蕴含于书舞之中的“力”,并不是指人固有的、生理的力,而是一种需要观赏者去用心感悟的“非物理力”。

三、书法与舞蹈现代性境遇共契

近年来,舞蹈这一优雅化手段的介入,为书法现代性提供了启示,王冬龄的“墨舞西湖”做了有益的尝试。而舞蹈艺术同样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带有窘迫的尴尬境遇。现代舞专家王玫认为中国当代舞蹈“一味传承西方技术和思维”是时髦但不是现代。在扁平化的全球浪潮中,我们不可能自我封闭,但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发展必然要依托中国的传统元素来诠释。书法与舞蹈的相互影响古来有之,当下的相互借鉴可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也并不妨碍它们成为相互打破专业壁垒进行现代性发展的路径之一。正如林怀民的行草三部曲不是书法作品,甚至也不能当作书法现代性探索的一个分支,但依然可以为接下来的书法发展提供一种思路上的借鉴。

现在书法领域占据最多数量的群体依然是书法爱好者,舞蹈则是大妈的广场舞。所以,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其内部生命力和思维的拓展不应该受到限制,而应该得到一定的引导。林怀民曾说过:“‘云门不是一个美学的,艺术的东西,而是一个社会公器,我希望它继续和社会对话。”当然,这种取向不能仅是概念的炒作、时据的标签、世俗的迎合,而是应该具备艺术发展的合法性自律。

四、结语

书法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精英文化典型符号之一,被熊秉明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诞生之初的书法借助巫术所依托的文字为统治阶级服务,而舞蹈的起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巫术的表演,都具有一定的占卜意味,可能就是这种同源基因决定了两门艺术的相通共契。相对于书法的静态、含蓄表现,舞蹈有其更加具体、直接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统观整个书法史,并没有妨碍其与舞蹈在节奏、韵律、曲线、情感表达、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两者都是以艺贯道,是艺术家内在情感的外在物化形式,创作过程有着相同的时间与空间诉求。西学东渐的百余年来,社会的发展使现代性嬗变成为所有艺术门类都必须面对和回应的挑战,而中国书法与舞蹈的现代性境遇又极其相似,以至于两门艺术的创作者都试图从对方那里寻找突围的力量,把对方作为现代性探索的路径之一。所以说,两种艺术是相同共契的。

注释:

①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③宗白华.美学漫话[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70.

④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⑤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⑥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⑦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⑧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⑨将彝.中国书法的抽象美[J].书法研究,1983.

⑩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 蘇珊·郎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猜你喜欢
现代性审美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重构现代性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艺术追问多样的世界
关于现代性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