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情
近年来,各幼儿园对于“三个自主”(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选择游戏材料、自主选择游戏活动)的落实正在推进。在实践中,教师困惑:既然孩子都自主游戏了,教师还需要指导吗?如果指导,怎样的指导才是有效和适宜的?其实,只有聚焦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指导才能成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助力。
一、指导必须以观察为前提
开展自主游戏,特别是户外自主游戏,我们对“三个自主”有很大的困惑,对“指导”更是一头雾水。第一次户外自主游戏时,教师放权,孩子们“蚂蚁搬豆”想搬啥就搬啥,十分钟都忙于材料的搬运。教师们着急了:“让孩子自己选材料,材料之间的联系不够,孩子们没有玩起来!”然而,幼儿是天生的游戏者,在教师的茫然、焦躁中,他们呈现了游戏的精彩——
一个瘦小男孩、一个圆胖女孩,拿一块长条的废旧木板,架在木跨栏横杠上,组成一个类似跷跷板的造型。因为女孩坐在板子和跨栏横杠连接处附近,所以在这样体形悬殊的情况下,她都没能把男孩翘起来。另一女孩赶来帮忙,没成功。于是,她用力一屁股坐到胖女孩身后,男孩被成功地翹了起来。三个孩子哈哈大笑!接下来的三人游戏中,他们不断尝试着通过“增加重量” 等方法解决“怎样能翘起另一个人”的问题。
三个孩子看似自由的游戏,实际是对“杠杆原理”的探索。有了这次的观察,教师们感悟到“不仅仅是集体教学或桌面游戏中有‘学习的发生,自主游戏中的学习更基于孩子的自主探索,更有价值和意义。只有通过观察,教师的指导才会有方向。” 在实践中形成共识——观察是指导的前提,我们要认真看看幼儿在玩什么,静心地思考“什么样的学习在发生”。
二、指导可以冷静或滞后
在明晰幼儿的自主游戏需要指导后,教师的指导呈现出“直接接管游戏” “着急点明探索方向” “静静旁观”等各种形态。
类型一:直接接管游戏。例如在户外野战中,孩子们混战一片。教师着急了,重新召集孩子们集合,分成红军、蓝军,规定双方阵地,要求打仗之前先用麻袋搭掩体,被打中了一定要“倒地阵亡”。这样直接接管,使游戏规则建立在教师的强权之下,双方的掩体材料一样、造型一样,孩子们纷纷按照要求“倒地阵亡”,游戏索然结束。
类型二:着急点明探索方向。例如,游戏伊始,一个中班的孩子用积木搭建了斜坡,然后将一个铁质的奶粉桶从斜坡上滚下来,正好撞掉摆在斜坡结束处做挡板一块薄积木。教师上前:“这个大桶子很厉害,你可以试试用小罐子滚下来,看看能打倒吧?”教师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积木)打不倒吗?”孩子试了试一个羽毛球纸桶,挡板积木还是倒了。教师连忙说:“这个(积木)这么容易倒,说明它怎么样?”孩子答:“轻。”教师又说:“那你应该换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回答:“重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着急为孩子点明探索的方向,师生之间的互动呈现“教师提问幼儿填空”的状态,幼儿的自主探索变成了教师有目标指向的探索。
类型三:静静旁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直接接管游戏”或“着急点明探索方向”的不适宜,不少人选择当“静静的旁观者”。在幼儿自主游戏的现场,“幼儿自嗨、教师拍摄”成为一种常态。但值得重视的是,教师在拍摄的过程中,是“只”做“旁观者”,还是做一个“思考着的观察者”,这对于“指导”孩子的游戏尤为关键。
我们要判断幼儿在玩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们的参与是丰富孩子的游戏,还是打扰他们?当我们不能明晰这些,指导可以是冷静或滞后的。
三、指导应当是精彩的多方互动
如果仅仅止步于“观察”而不做任何“指导”,孩子的探索过程往往漫长,难以深入,高质量的学习探究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自主游戏之后的分享与交流十分重要。
高质量的分享与交流,要聚焦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某一重点内容、聚焦本次游戏的经验分享和下次游戏所需的经验铺垫,还要聚焦同伴之间的关注、学习、模仿、实践等互动。
例如户外野战游戏,教师不要急于介入游戏,而是在分享环节首先播放孩子的游戏视频,请参与的孩子分享自己在游戏遇到的问题,也请其他孩子说说自己看完游戏视频之后的感想。孩子们都谈到“不知道谁和谁是一队的”“很容易打死”之类的实际问题,虽是童言稚语,但的确是孩子们真实的游戏感受。教师通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类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孩子们热烈谈论。教师给孩子出了一道难题:“如果在游戏中,自己这边的朋友差不多都阵亡了,可是我们又想把游戏玩下去,怎么办呢?”孩子们静默一会儿,就有个孩子说:“还可以多找一些朋友加入。”接着又有孩子说:“制造神奇药水,救活,就像电脑游戏里面一样。”经过交流,孩子们迅速达成一致,同意这两个好办法并运用到下一次游戏中。
在实践中形成共识,在分享与交流中,孩子获得“说”的机会。在多方互动中,教师指导孩子们一起延续游戏的快乐和精彩,并为推动游戏寻找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