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铁鑫
摘要: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旅游的开发又对乡村的生态环境起到促进作用,两者的协调发展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梳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动力效应机制,分析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非生态化现状。通过构建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以新昌县为实证,进行耦合度和协调度的比较和分析,探讨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并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生态化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75;F32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1-0030-05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乡村地域遼阔,农村人口众多,自然风光独特,农业文化内涵深厚,而且乡村民俗风情多姿多彩,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乡村旅游把自然景观和农业文化景观完美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型态,既丰富了旅游产业的内涵,也是当今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中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和重要途径,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必将有大作为、大贡献,特别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对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提升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和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可以有效推动“三农”转型,有利于乡村贫困人口的就业和创业,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大发展创造经济效益、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反过来又会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内开发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完善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途。
1 研究综述
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的永恒课题。以资源与环境依赖为重要特征的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乡村旅游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尤为突出。在国外已有的研究中,已经认识到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关系。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始于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在库兹涅茨曲线的基础上,许多学者研究了环境质量和收入水平的变化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旅游活动的空前繁荣和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强度逐渐加大,这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Wall 和 Wright 最早提出旅游对环境影响的概念,揭示了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1]。Tsaura等认为必须解决好旅游者、资源、社区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Mbaiwa研究了旅游产业发展给非洲奥卡万戈三角洲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3]。
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中,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关注到了产业的耦合与融合发展。对于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两者耦合的机制、耦合的政策和管理、耦合路径等方面。很多学者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2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有定性的理论研究,也有定量的实证分析。施润周识别了旅游与生态环境间相互影响的4种效应:促进效应、胁迫效应、支持效应、约束效应,并构建了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图形评价方法[4]。韩镇从旅游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效应、交互耦合作用的基本定律、互动作用规律、演化阶段及演化类型等方面研究了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定律和机制[5]。刘佳雪分析了农业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与协调的关系,借助耦合理论和协同学思想构建了两者之间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南京江心洲近10年的农业旅游开发耦合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6]。王秋元从耦合视角出发研究了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的承载与制约作用[7]。邹细霞等以清镇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羊昌洞社区为例,借助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理论,运用野外实地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揭示了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过程、途径和机制[8]。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进行两者之间的模型构建、数据采集和定量分析,但是专门针对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且在指标选取上缺乏结构性和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为此,在吸取前人研究文献和成果的基础上,从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在分析耦合现状的基础上,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探讨实现乡村旅游生态化开发的路径与对策。
2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动力效应机制
2.1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服务业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业经营形态,这种新的旅游活动形式是以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资源作为基础,以农村风貌、乡村民俗、农业劳作过程、农民生活场景等作为主要吸引物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旅游产品。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休闲特色、环保特色、自然特色,因而广受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乡村旅游的开展依托于原始优美的农村生态环境、天然的农村自然景观和淳朴的乡村生活方式,这一过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筹兼顾,因而带有天然的生态属性,要求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设计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时,尽可能减少人工的干预,保持农村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乡村特有的原生态环境、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等等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型态的本源,也是最大的旅游吸引力所在。换句话说,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以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生态景观为前提的,离开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土壤和源泉。纵观全国乡村旅游发达地区,无不是生态环境领先的区域,进而衍生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2 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的生态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村地区和农业生产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保护,并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有效挖掘和充分利用;二是在旅游活动前的设计规划、旅游活动开展期间的旅游行为、旅游活动结束后环境影响评估等环节引入生态环保意识,实现全过程生态化控制;三是以达到旅游产业、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目标。
由于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开展的载体,客观上要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特别突出的地位,势必促使相关管理部门和决策者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规,来有效保护绿色、天然的乡村旅游原生环境。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力地增强了乡村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为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和整治提供了资金保障。
3 乡村旅游的非生态化开发现状
虽然乡村旅游产业具有生态化的属性,但是在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非生态化的现象和问题,它伴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乡村旅游开发步伐的情况。由于一些地方的认识不足,只看到了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可能会对脆弱的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对于因发展旅游而急剧增加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等应对不足,导致乡村自然景观被破坏,生态环境退化,水土流失严重。
3.1 开发理念的非生态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根本方向和目标。从当前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各类产品不断拓展,但出现了无法保障农村生态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问题,甚至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究其原因,是相关主体还没有树立生态化开发的理念,缺乏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自律自觉意识,不管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旅游经营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者,还没有将保护生态环境融入自身行为中的意识。
比如一些企业以及农村居民在开发、经营诸如“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产品时,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以1户1 d接待上百人次游客的乡村农家乐为例,产生的生活污水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然后被直接排放到土地或河流中。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水生态质量下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到下游地区的饮用水安全,甚至威胁到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3.2 开发模式的非生态化
对于乡村旅游开发来说,要走与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等有效对接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生态化发展模式,进而使生态理念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一些地方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还没有深刻认识到乡村旅游与整个农业和农村资源对接的重要性,因而在开发模式上呈现出非生态化倾向。
农业体系的生态性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前提,也是乡村旅游的属性。由于缺乏对这一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很多经营者过多地依靠技术手段开展经营,乡村旅游产品的人工痕迹浓重,以牺牲环境效益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这与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属性是背道而驰的,比如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包装,反而大兴土木,拆除原有的乡村建筑,代之以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和材料,而相应的环境监管标准却远远没有跟上,减弱了乡村旅游应有的乡土氛围,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但大大损害了乡村旅游品牌的塑造,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3.3 开发机制的非生态化
一方面,普遍存在政府引导不足的问题,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开发、资源开发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由于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方面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而从事乡村旅游开发的企业和个人普遍缺乏经济实力,而且在开发理念方面也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出现了缺乏生态效益观念、可持续发展意识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在产品设计方面,工艺落后、设计粗陋、包装简单的问题十分突出,产品开发附加值相对较低,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也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在当前“跨界”和“融合”已经成为重要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开发思路不够拓展,没有将其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融合,使得乡村旅游整体运行体系不够完善。尤其在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尽管拥有很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但由于开发思路缺乏拓展,还没有将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结合,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不仅不利于乡村旅游产品及相关项目科学稳健推行,而且对“精准扶贫”也缺乏有效的支撑。
3.4 基础设施建设的非生态化
一些农村在开展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对农村生产关系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性,在整体设计与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融合,特别是没有将乡村旅游设施及相关资源与农民日常生产、农村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开发出现“同质化”倾向,相关设施建设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吃、住、行、娱、购、游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性、连续性以及系统性,与生态化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开发科学、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4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理论与模型
耦合是各种内部要素相互作用而使系统之间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这种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程度大小一般可以用耦合度来表示。2个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决定系统之间在达到临界点时结构走向的重要因素。系統间的耦合、协同推动着系统从无序趋向有序,反映了系统相变的规律。
4.1 耦合度模型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评价需先建立功效函数。设子系统个数为i,Uij为第i个子系统第j个指标对耦合系统的功效。Xij(i= 1,2,…,n)为相应的指标值。αij、βij为耦合系统呈现稳定状态时相应指标的上限值和下限值。据此,可将功效系数Uij表示为:
Uij=Xij-βijαij-βij(Uij为正向指标);
Uij=αij-Xijαij-βij(Uij为负向指标)。
式中:Uij∈[0,1],体现的是变量Xij对耦合系统的功效贡献大小值,Uij趋近于0,则各评价指标达到目标值的程度越低,Uij趋近于1,反映各评价指标越接近于目标值。
在计算子系统内各指标的总功效值时,常用的方法有几何平均法和线性加权和法,本研究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来计算各子系统的指标总功效,构建函数如下:
Ui=∑nj=1λij×Uij。
其中,λij为系统内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且满足∑ni=1λij=1。
根据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可推广得到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2个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即:
Cm=u1u2…um∏(ui+uj)1/m;
C=u1u2(u1+u2)(u1+u2)1/2。
C的取值范围为C∈[0,1],当C= 0时,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度最小,反映了2个系统几乎没有关联,耦合系统趋向于无序发展;当C=1时,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度最大,说明2个子系统正处于两性共振耦合阶段,趋向于有序化发展。
由于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呈现出动态发展的态势,且发展过程和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初级发展阶段,子系统综合评价值较小而大小相近的情况下,由上式得出的评价结果是耦合度较高,与现实情况不符,也就是所谓的伪协调。
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D=CF;
F=au1+bu2。
式中:D代表耦合协调度,C代表耦合度,F反映的是2个子系统整体协同效应或贡献的综合值,a、b为待定值。
为方便区分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2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进而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协调等级分类,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表1)。
4.3 指标体系构建
(1)构建预选指标体系。结合已有的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研究基础,本研究从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景观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驱动力、状态、响应等6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系统层(乡村旅游业、生态环境)、要素层(经济效益、基础设施、景观质量、驱动力、状态、响应)和指标层( 共26个指标)组成。其中,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包括乡村旅游收入、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乡村旅游业利税总额、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率、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包括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基础设施投入、旅游从业人员数量等指标;乡村旅游景观质量包括旅游舒适期等指标;生态环境驱动力包括乡村人口、人均粮食产量、单位面积耕地农用化肥施用量、单位面积耕地农药使用量、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农作物净化能力等指标;生态环境状态包括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水库库容量、森林覆盖率、农用有效灌溉面积比例等指标;生态环境响应包括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乡村沼气池产气总量、乡村自来水普及率、水土流失治理度、自然灌溉率等指标。
(2)主观筛选。对指标体系的主观筛选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对乡村旅游和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22位专家、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官员、高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达到100%。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3)统计筛选。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鉴别分析,并计算剩余的24个指标的差异系数。将差异系数的界值设置为0.06,凡是差异系数小于这一值的指标即被删除。经计算后,确定被删除的指标有乡村旅游业利税总额、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程度、农作物净化能力、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和自然灌溉率。
(4)定量检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上述步骤中被删除的指标进行定量检验。以被保留的18个指標为自变量,被删除的指标作为因变量,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分别以乡村旅游业利税总额和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作为因变量回归得到的复相关系数R较小,说明删除这2个指标之后的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指标体系不能有效反映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在经济受益和生态响应方面的耦合协调度,因而将这2个指标放回指标体系中。
(5)指标权重确立。运用层次分析法初步计算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值Rj,并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检验,以确保权重的合理性。设随机一致性CR<0.1时,则矩阵一致性较为满意,再计算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向量,得到的权重Rj较为合理。
4.4 实证分析
以绍兴市新昌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是绍兴市辖县。新昌县有16个乡镇街道,其中包含8个建制镇,5个乡和3个街道。2018年上半年,新昌县实现旅游总收入72.6亿元,增长14.4%。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比上一年同期的 1.18亿元增长近2倍,实现爆发式增长。
新昌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先后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等称号,曾两度捧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县“大禹鼎”,空气优良率达89%,森林覆盖率多年保持在63.8%以上,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4年绍兴市第一,生态市建设市级考核实现“五连优”,实现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近年来,新昌县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计划,围绕打造全域旅游体验区这一工作主线和“百村成景、百业增效、百姓致富”的愿景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由于该县在乡村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效,且两者在该县得到了和谐共生,因此,选择该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把新昌县近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代入前述的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其中,待定值a、b 系数分别取值为0.5,计算得出新昌县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各自的综合评价值和二者的耦合度及协调度(表3)。
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新昌县2014—2018年间两者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2014—2018年间,新昌县乡村旅游经济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新昌县乡村旅游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卓有成效,耦合协调度从2014年的低度协调逐步发展到2018年的中度协调等级。另一方面,从具体数值分析,目前还处于中度协调初期,距离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发展还有较大的距离,两者的耦合协调进程还有待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和加快。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个系统之间存在耦合性,耦合协调性越高,两者良性发展的合力越大。从新昌县分年度情况来看,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年度差异,总体上呈现向好的发展趋势。但两者的耦合协调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且乡村旅游的发展快于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旅游带动生态环境发展的水平和条件还较低,两者的相互作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5.2 促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开发的几点建议
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深入实施,特别是在我国大力推动“全域旅游”的新形势下,乡村旅游将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破解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也必然会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从系统耦合的角度来看,要使乡村旅游开发取得良好的成效,重点要在以下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1)创新乡村旅游生态化开发理念。各地在开展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与开发活动时,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到整体开发当中,推动乡村旅游开发朝着“生态效益观”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将其与三次产业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要着眼于解决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问题,各地要对乡村旅游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使乡村旅游开发更有系统性和针对性。要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着眼于推动乡村旅游稳健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生态系统、生产系统的保护,按照生态化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规划和设计,既要有效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也要对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优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要具有系统性和协调性,不能为了开发而开发,而是要依托“三农”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努力创新具有“对接”特点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要将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对自身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有效融合,利用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化其对乡村旅游的支撑作用。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乡村旅游思路,着眼于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化开发系统,将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强化乡村旅游开发的多元化建设。尤其要牢固树立“跨界”和“融合”理念,将乡村旅游开发项目与现代农业、农业工业化及农业生态化等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乡村旅游开发的综合性体系建设,并且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休闲、生态、绿色模式。
(3)完善乡村旅游开发机制。对于开发乡村旅游来说,一定要坚持政府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特别是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使生态化开发的理念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各级政府要发挥引导性、指导性乃至强制性作用,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及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入手,加大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力度,比如各地应当从打造“全域旅游”出发,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开发战略规划。从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的角度,针对乡村旅游开发、市场拓展、旅游管理等方方面面做出战略部署,为乡村旅游科学发展提供指导。
尤其是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应当更加重视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和掌握旅游爱好者的需求,开发高生态性、高附加值、高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相关产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是否成功,主要从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方面来衡量。随着大量乡村旅游者的到来,势必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冲击,乡村旅游开发者既要考量经济收益,也要十分重视社会发展因素,如乡村旅游地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方式,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圍。尤其是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产品内涵挖掘不够重视,使得乡村的原有文化失真变味。要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来提升旅游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起一个以乡村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为基础,人文生态旅游产品占较大比重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4)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任何旅游业态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特别是由于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生态属性,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否则就会制约其科学发展。各地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特别是要从生态化、绿色化、环保化、持续化“四化”入手,着眼于保护农村生产关系和生态系统,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投入力度及设施的系统性、特色化、针对性设计,将其与农民日常生产、农村产业发展、农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乡村旅游品牌,解决“同质化”问题,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更具有吸引力。要更加重视吃、住、行、导、购、游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建设,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既体现乡村旅游的特色,同时也可实现生态保护、绿色旅游和低碳消费。
(5)加大环保投入,提升旅游参与者的环保意识。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生命线,时刻绷紧生态环保这根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的生态化。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花大力气治理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等,为乡村旅游环境重塑奠定基础;二是要积极推动相关立法,用制度和法律的力量为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保驾护航;三是要引导广大旅游参与者的旅游行为,强化旅游经营者和普通游客的环保意识,通过环保宣传、环境知识科普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广大游客自觉遵守环保公约,自觉维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Wall G,Wright 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utdoor recreation[R]. Ontario:University of Waterloo,1977.
[2]Tsaur S H,Lin Y C,Lin J H. Evaluating ecotourism sustainability:from the intergrated perspective of resource,community and tourism[J]. Tourism Management,2006,27(4):60-65.
[3]Mbaiwa J E. 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Northwestern Botswana[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3,54:447-467.
[4]施润周. 海南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学,2015.
[5]韩 镇. 旅游与生态环境耦合机理研究[D]. 秦皇岛:燕山大学,2011.
[6]刘佳雪. 农业旅游开发的耦合效应研究——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9):220-222.
[7]王秋元. 武汉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8]邹细霞,杜芳娟,熊康宁.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与社区旅游系统耦合研究——以清镇羊昌洞为例[J].中国岩溶,2009(12):40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