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沛沛
学习词典是词典的重要类型之一,同时也是二语学习者重要的学习工具。从词典类型学角度看,学习词典更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使用能力和外语交际能力,重视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因此学习词典强调用法信息的描写和呈现,也比一般词典收录更多的语用信息。
本文旨在研究汉语学习词典中语用信息的问题。语用信息是词典中负载语用意义的信息,它是学习词典中的重要信息,也是促进汉语学习者进行语用学习的重要方式。
在以往对学习词典语用信息选取的研究中,学界基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如多数学者都将语用信息分为词汇层面、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三部分,词汇层面可能包括称呼语、话语标记语、言语行为动词、情态动词、模糊限制语等。(杨文秀 2005;章宜华 2015;荣月婷 2015;刘帅静 2016)但这些研究都尚未关照到词典的使用者——学习者(汉语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本文基于前人成果,试图从学习者需求视角进行语用信息选取。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归纳学习者语用学习的目标和语用信息需求,再从这个角度来确定语用信息。需要补充的是,调查结果中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若干被试进行了后续访谈。最后,我们结合学习者的实际需求,考察了三部汉语学习词典语用信息的处理情况,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
本研究通过《汉语学习者语用信息内容需求调查》问卷来调查学习者语用学习目标和语用信息需求。问卷第一部分用于调查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国籍、母语背景、汉语水平或学习年限,以及“是否常常使用汉语词典(包括纸质词典或电子词典)”。
问卷第二部分是调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目标又分为“总体学习目标”和“语用学习目标”两部分。总体学习目标是要调查学习者对掌握不同语言要素(此处将语用也列为语言要素之一,因此包括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用五个方面的目标)的重视程度;语用学习目标是要调查学习者对掌握语用知识及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视程度,包括了“汉语中称谓语的用法”“汉语中表达问候的方法”“汉语中表达感谢的方法”“汉语中表示道歉的方法”“汉语中表达告别的方法”“汉语中模糊限制语的用法”“汉语中语气助词的用法”“汉语中情态动词的用法”“汉语中言语行为动词的用法”“汉语禁忌和避讳的表达”等共10项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问卷题目中出现了一些较为专业的语言学术语,为了让被试能够正确理解,我们会在题干后进行举例说明,比如模糊限制语的条目,我们解释为:“在汉语交际中,模糊限制语可以让表达更委婉。比如你想请别人帮忙,用‘你帮我拿一下课本’比‘你帮我拿课本’威胁性更低。常用的模糊限制语如‘可能、恐怕、一点儿、一下’等等。”本部分的选项是项目的受重视程度,依照李克特量表,依次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调查学习者对词典语用信息的需求,即调查学习者是否希望从词典中掌握这些语用项目。我们在每个语用项目下都设置题目,让被试来判断对这些语用信息的需求程度如何。如题目20是“掌握汉语中模糊限制语的用法”,在此项目之下,我们会设计“问题20中提到的信息是否需要从汉语词典获取?”这样的问题。本部分的选项为项目的需求程度,依照李克特量表,依次为“非常需要、需要、一般、不太需要、不需要”。
为了让被试能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我们将问卷分别设计为“中英”双解版(即前面是中文,后面是英文翻译)、“中日”双解版和“中韩”双解版。同时,为了让问卷中的翻译更为精确,我们在进行大规模问卷发放之前进行了试测,首先请三位汉语水平较高的英语、日语和韩语母语者试做问卷并提出意见,再根据意见对问卷进行了修订。
被试是来自北京、天津、福建等多所大学的汉语学习者。参与调查的被试共计183名,实际回收问卷183份,其中有效问卷173份。
参与调查的被试主要选择了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因为相对于初级水平,中高级的学习者在语用方面的需求更多,或者说交际双方对语言水平较高的交际者在语用方面有着较高的期待。此外,在教学实践中,语用教学部分也主要是针对中高级的学习者。
我们主要通过在线调查工具“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1],这样被试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填写。问卷收集的时间主要在2016年10月至11月期间。
如前所述,后续访谈主要是针对调查结果中的一些疑问而设定的。调查结果显示,“表达道歉”“称谓语使用”和“表达告别”等三项语用内容的受重视程度较低;此外,学习者的词典语用需求整体低于语用目标需求。为何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在问卷调查完成之后,又选取了六名参加过问卷调查的被试(这些被试在问卷调查中所做的选择也体现出上面所说的倾向)进行了后续访谈,被试的选择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访谈时间为2016年11月15日至16日。地点分别在天津和北京的某高校教室内,访谈形式为一对一,访谈时间每人约20分钟。访谈结果附于相关调查结果之后。
访谈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一: 为何“表达道歉”“称谓语使用”和“表达告别”等三项内容的受重视程度较低?二: 为何学习者的词典语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低于语用目标需求?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部分访谈对象语用信息需求基本情况
如前所述,问卷第二部分是调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目标又分为总体学习目标和语用学习目标两部分。总体学习目标是要调查学习者对掌握不同语言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用等五个维度的重视程度。
结果显示,五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在3.84以上,汉语词汇、发音、汉字和语用规则四项平均得分均超过了4(其中3代表“一般”,4代表“重要”)。其中,学习者对词汇和语音最为重视,而语用、汉字、语法次之。可见我们所总结的五个维度都受到了被试相当程度的重视。而“语用”长期以来作为比较被忽视的一个语言学习目标,其实学习者也比较重视,其受重视程度超过了汉字。掌握语用规则、提高语用能力是汉语学习者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对学习者目标需求的调查结果为汉语学习词典选取与呈现语用信息提供了合理性。
语用学习目标用于调查学习者对具体语用内容的重视程度,共包括10项内容: 汉语中称谓语的用法、汉语中如何表达问候、汉语中如何表达感谢、汉语中如何表示道歉、汉语中如何表达告别、汉语中模糊限制语的用法、汉语中语气助词的用法、汉语中情态动词的用法、汉语中言语行为动词的用法、汉语中如何表达禁忌与避讳。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10项内容所得平均得分均在4以上(4代表“重要”),其中受重视程度最高的是“情态动词使用”,受重视程度最低的是“表达道歉”。而这个结果也再次证明了汉语学习词典选取和呈现语用信息的必要性。
图1 汉语学习者语用学习目标统计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这10项语用内容之间是否有显著性的差异。如果某项内容和另一项内容存在显著差异,那就意味着这两项内容的被重视程度的区别程度达到了显著程度。我们计划使用SPSS进行LSD多重比较,在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经过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性达到了方差分析的要求(P=0.538>0.05)。经过SPSS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表达道歉与情态动词使用、言语行为动词使用等两项语用内容在重视程度上呈现出了显著差异(P=0.005<0.05;P=0.042<0.05),即情态动词使用和言语行为动词使用的被重视程度显著高于表达道歉。这也说明具体要素内部有所差异,“表达道歉”的受重视程度较低,但其他语用项目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对学习者具体语用目标需求的调查结果也为汉语学习词典选取和呈现语用信息提供了合理性。
此外,根据经验,道歉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言语行为,并且在较为复杂的言语行为中充当辅助行为(如“请求”“拒绝”“建议”等情景),学习者应当认识到如何道歉的重要性。之所以该项得分最低,我们推测,可能源于中高级学习者认为道歉行为较为简单,而自己的汉语水平已经能够驾驭。此外,问卷中的“禁忌与避讳表达”的得分达到了4.17,可见,学习者对此类语用信息的重视。而六位被试的后续访谈也证实了这一点。
六位被试都参与了问卷调查,访谈在调查结束后一周完成。在访谈中,几位被试均表达出认为“用汉语表达道歉感觉很容易”,而且“很早就学了”,所以重视程度不高。被试A这样表述:“道歉比较容易,我经常……常常用‘对不起’,跟中国人聊天没有问题。道歉很早学过了,我觉得不需要词典。”但当我们问及被试不同道歉语的区别时(如“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的差别),被试A也表示“不清楚”。他说:“不好意思”我有时候说,有时候说“对不起”,比较轻松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真的有什么区别……。
访谈内容说明被试对表达道歉的重视程度较低,既源于他们认为“表达道歉”很容易,也源于他们对道歉具体用法掌握不够。而道歉作为重要的言语行为内容,理应作为语用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这说明,词典编纂不能仅以学习者的需求调查结果作为绝对、唯一的标准。
根据需求分析理论(Hutchinson & Waters 1993;陈莉萍 2000),需求分析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上文我们对学习者的语用目标需求进行了调查,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学习者对词典语用信息的需求,意图是考察学习者是否需要从汉语学习词典中习得语用信息。词典语用信息需求调查的项目和语用目标需求项目一致,共10项语用信息的词典需求。
图2 词典语用信息需求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2),10项词典语用信息需求所得平均分均在3.7以上(3代表“一般”),其中需要程度最高的项目是“言语行为动词”,需要程度最低的项目是“表达告别”。
同样,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这10项词典语用信息需求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某项内容和另一项内容存在显著差异,那就意味着这两项内容的需求程度的区别达到了显著程度。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称谓语使用”和“表达告别”的需求程度较低,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两项和其他项目之间是否呈现出显著差异。我们计划使用SPSS进行LSD多重比较,在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经过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性达到方差分析的要求(P=0.056>0.05)。经过SPSS的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 (1) 称谓语使用词典需求显著低于言语行为动词词典需求(P=0.06<0.05)和模糊限制语词典需求(P=0.033<0.05),而与其他项目没有显著区别;(2) 表达问候词典需求显著低于言语行为动词词典需求(P=0.037<0.05),而与其他项目没有显著区别;(3) 表达告别词典需求显著低于模糊限制语词典需求(P=0.019<0.05)、言语行为动词词典需求(P=0.003<0.05)、情态动词词典需求(P=0.033<0.05)和禁忌与避讳表达词典需求(P=0.042<0.05),而与其他项目没有显著区别;(4) 表达道歉词典需求显著低于言语行为动词词典需求,而与其他项目没有显著区别。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在词典语用需求方面,10项词典语用需求都受到了被试相当程度的重视,10项内容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一般”而趋近于“重要”。10项内容中只有“称谓语”和“表达告别”的词典需求程度较低。由此也可以看到,汉语学习者对词典语用需求方面的重视程度较高,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希望通过词典呈现的语用信息来掌握语用知识,提高语用能力。以上调查结果也直接为汉语学习词典选取和呈现语用信息提供了合理性。
至于“称谓语”和“表达告别”的词典需求程度较低的问题,我们也对六位被试进行了后续访谈[2]。在访谈中,几位被试认为学习“称谓语使用”不需要借助词典;而“表达告别”“在教材中学了”,所以重视程度不高。其中被试C这样表述:“称呼别人不需要查词典,跟我的朋友在一起我会知道,这个我没有问题……”我们提问是否有过不知道怎样称呼别人的情况?他说:“嗯,是有时候不知道叫他,怎么叫他……会问朋友,但没有查词典……我不知道词典会有(这些内容)。”而关于“表达告别”,被试D这样表述:“‘告别’就是再见,跟谁都可以(说),(所以)不用查词典……很早就在书上(教材)学过的。”我们提问是否考虑过其他的告别形式?他说:“应该有别的(形式),我不知道,我可能会查查手机……”
以上访谈内容说明被试对“称谓语使用”和“表达告别”的重视程度较低,可能源于他们对这两项内容认识不够深入,学习者想当然地认为这些内容并不难;同时,对用词典学习这些内容的意识不强,因此即使自己不会,也不会想通过词典来找到答案。这也再次提示我们,词典编纂不能仅仅以学习者的需求调查结果作为绝对、唯一的标准。
上文是从横向角度来对比各语用目标及词典语用信息的受重视程度。另外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是,学习者的语用目标需求和词典语用信息需求受重视程度是否一致。我们将各项内容的平均得分进行了分项对比,对比结果见图3。
图3 语用目标需求及词典语用信息需求对比
调查结果显示,各项语用目标需求的平均得分均高于词典语用信息,即各项语用目标的受重视程度均高于词典语用信息的受重视程度。那么,这种差异是否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程度?我们对10项内容分别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以验证以上问题。结果显示,10项语用项目中有称谓语使用(P=0.001<0.05)、表达问候(P=0.002<0.05)、表达感谢(P=0.002<0.05)、表示道歉(P=0.001<0.05)、表达告别(P=0.005<0.05)、模糊限制语使用(P=0.033<0.05)、情态动词使用(P=0.002<0.05)、表达禁忌和避讳(P=0.022<0.05)等8项语用项目在语用目标需求和词典语用信息需求方面有显著差异。而语气助词使用(P=0.097>0.05)和言语行为动词使用(P=0.116>0.05)在语用目标需求和词典语用信息需求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从统计结果来看,汉语学习者的词典语用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低于语用目标需求,换句话说,汉语学习者有比较强的需求去学习语用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然而,想要从汉语学习词典中去学习语用知识的需求则没有那么强烈。
至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对学习者进行调查。针对此问题,我们对六位参加问卷调查的被试进行了后续访谈[3],以深入了解学习者做出此种选择的原因。在访谈中,有不少被试表示,问卷中所列的内容“可以在教材中学习”,所以“不需要从词典中学习”,或者“不习惯从词典”学习。被试F这样表述:“这些(语用内容)很重要,我常常在教材里找到、学到,我常常不用词典,因为词典有点重,不方便……我不知道(纸质)词典里有没有(这些内容)……”也有被试表示,“词典(主要指电子词典)中一般没有这些内容”,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被试E这样表述:“我常用的词典是naver,我用的词典里好像没有这些(内容),只有(词语的)意思,还有一些例子……我不知道纸的词典有没有,我没有用过,不知道哪个好……这些内容在上课学过,书上有,嗯,有一些……”
根据以上访谈内容可以知道,学习者的词典语用需求整体低于语用目标需求,主要源于几个原因: 1. 学习者不常使用汉语学习词典(尤其是纸质词典);2. 学习者没有通过词典进行语用学习的习惯和意识,而是习惯或期待从其他途径(如教材)进行语用学习;3. 学习者认为汉语学习词典不适合呈现语用信息,因此并不期待通过词典进行语用学习。
本文认为,一方面,词典虽不同于教材,不可能充分呈现语用信息,但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或提炼,辅助学习者的语用学习。另一方面,词典应当注重语用信息的展示,这样也有助于提高词典的使用率。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对三部汉语学习词典中语用信息的选取情况进行了考察。这三部学习词典分别为《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学习》)、《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商务馆》)、《汉语教与学词典》(以下简称《教与学》)。
我们首先按照上文分类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富含语用信息的词目,每类选取3个,如称谓语选取了“叔叔”“总”“哥”,具体选取情况如表2所示。而后我们考察了这些词目是否被三部词典收录,以及是否在释义时将语用信息呈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词目没有被词典收录,我们用“×”标示;如果该词目被词典收录,但未呈现该词目的语用信息,我们用“○”标示;如果该词目被词典收录,并且呈现了该词目的语用信息,我们用“√”标示。
表2 三部汉语学习词典语用信息选取情况调查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我们所考察的三部汉语学习词典在语用信息的选取呈现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 词目漏收
如在问候语中,本文选取了“(某某)好、好久不见、吃了吗”等三个常用的问候语作为调查对象,三个词语中,仅“(某某)好”被《教与学》收录,“好久不见”和“吃了吗”都未被三部词典收录。“好久不见”可能因为难度较高或不被视为“词”而未被收录,但“吃了吗”是一个难度较低、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中国特色的问候语,三部词典理应收录。
2. 语用信息未被收录或收录不完整
以模糊限制语中的“恐怕”为例,三部词典基本都收录了两个义项,一是表示估计,并有担心的意思;二是表示估计、推测。但三部词典都没有收录表达“委婉语气”的义项。我们可以对照《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九版中“afraid”条目的释义,其中就加入了“I’m afraid”这一表达委婉的用法,并释义“used as a polite way of telling sb sth that is unpleasant or disappointing”(一种礼貌表达的方式,用于告诉别人一个令人失望或不快的消息的情况下)。
另外一种情况是,虽然收录了一部分语用信息,但也忽略了另一部分语用信息。以道歉语中的“不好意思”为例,《现汉学习》和《教与学》都收录了“不好意思”,收录了其基本的功能信息(表达道歉),但却忽视了事件程度信息(表示程度较轻的道歉):
不好意思①……②……③谦词,表示对人的帮助感到不安。[例]我一直麻烦您,实在~。(《现汉学习》)
不好意思①……②因麻烦别人或拒绝别人的要求、好意而感到不安。[例]朋友的邀请,~推辞|看老师那么忙,~麻烦他|近30岁的人了,~再向父母要钱|昨天有点儿事儿没有参加你的生日聚会,真~。(《教与学》)
本文尝试在此释义的基础上,结合学习者的需求,对其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如下所示[4]:
不好意思
(1) 在陌生人面前或者怕被人笑话而感到不安和害羞。例: ① 他第一次上台演讲,有点不好意思。② 大家一直夸奖他,让他挺不好意思的。
(2) 因为麻烦别人或拒绝别人而感到不安。例: ① 朋友请我吃饭,我不好意思拒绝,就去了。② 我已经30岁了,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钱。
(3) 〈委婉〉对不起,表示道歉行为。例: ① (在地铁上不小心碰到了别人)碰到您了吧,不好意思啊。② A: 你刚才为什么发火?B: 不好意思,刚才是我态度不好。③ 不好意思,我晚了两分钟。
注意:“不好意思”通常用于程度比较轻的道歉。
以上调查结果及分析说明当前汉语学习词典在语用信息方面仍有改进和完善的空间。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后续访谈的方式来调查汉语学习者的词典语用信息需求状况。通过学习者语用目标调查及词典语用信息需求调查发现,汉语学习者对语用学习有着较强的需求,表现为对语用项目的重视程度平均得分均在4以上(4代表“重要”)。对于是否需要通过汉语学习词典进行语用学习的问题,学习者也有相当程度的需求,但从总体来看,学习者在该方面的需求总体低于语用目标需求,并在八项内容方面显著低于语用目标需求。
这样的统计结果显示: (1) 学习者对语用目标的需求是比较强烈的。这说明对词典语用信息进行研究有现实需求的支撑。(2) 尽管和语用目标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学习者对词典语用信息也有相当程度的需求。这一方面说明对词典语用信息进行研究有现实需求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习者对通过词典进行语用学习心存疑虑,或者说词典中的语用信息内容选取不足或展示尚存不合理之处。(3) 不管是语用目标需求还是语用信息需求,其内部项目之间的重视程度有所差异,并且有些差异达到了显著程度。这提示我们在进行语用信息选取过程中,要考虑学习者对不同语用项目的需求差异。
此外,我们对三部汉语学习词典中语用信息的选取情况进行了考察。调查结果显示,这三部学习词典在语用信息方面存在词目漏收、未收录语用信息或未充分收录语用信息等问题,仍有改进的空间。
本文针对学习者需求分析的问卷调查部分,虽在涉及专业术语的地方举例,并给出了英、韩、日三个版本的翻译。但仍存在语言表述偏专业化的问题,可能会影响被试回答及问卷的效度。此外,问卷中未设置开放性问题,也可能遗漏一些学生认为重要的语用项目。
当今词典正在向多模态化发展,尤其是手机词典的快速普及,未来的词典研究不应只局限于纸质词典。今后,我们也将尝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多模态形式。
附 注
[1] 调查中,为了避免同一被试多次作答,我们在问卷星中进行了有且只能有一次作答的权限设置。为了避免非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或母语者作答,我们在实施时给问卷加了密,锁定IP了地址范围,并限时开放。对一些不方便在线填写的同学,我们为其准备了纸质问卷。
[2] 此处访谈和上文“表达道歉”处访谈同时进行。
[3] 此处访谈和上文“表达道歉”处访谈同时进行。
[4] 随后,我们设计出了一个满意度调查实验,考察了中高级留学生对修订后词条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经SPSS统计分析显示,本文的处理显著高于其他版本,限于篇幅,我们将另文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