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雪,王 恒,冯永忠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3.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杨凌 712100)
“六次产业”的概念首先在日本提出,其目的是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使得农产品从中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以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农业发展的瓶颈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今村奈良臣在研究日本农业经济过程中提出了六次产业的概念。虽然这一概念提出已有20余年,但由于全球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复杂性,对于六次产业的理论和认知程度仍然比较低,仅仅停留在概念的解释层面上,没有形成经济学理论。但是产业融合这一概念在经济学范畴研究广泛,国外有关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起源于Rosenberg提出的技术融合[1],日本学者分析了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并提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各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2],Hacklin等将融合分4个阶段:知识融合、技术融合、应用融合和产业融合[3]。
目前,多数学者研究集中在产业融合的理论、类型、融合路径、效应、协同关系以及产业融合模式的探索[4-6],如美国传媒产业的融合、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业的融合及多产业的融合; 英国国家产业创新体系与金融产业的融合[7]等。截止到目前,中国关于产业融合的探讨主题多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并未明确指出中国“六次产业”的发展概念。产业融合本质上是增加经济效益,但日本“六次产业”与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概念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农产品市场已经饱和的状况下,通过开发当地产品,挖掘出新的消费点,而后者根本目的是振兴农业农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整合利用资源并带动区域扶贫开发。因此,如何依据我国农业情况丰富、完善“六次产业”的理论内涵,让“六次产业”在中国本土化、指导振兴农业农村、改变发展前景和促进扶贫开发成为了我国六次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结合文献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对六次产业形成的驱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陕西省西乡县农业产业进行实例分析。最后,就六次产业理论提出了产业提升的模式及对策。
继20世纪后期日本提出六次产业,中国产业融合的概念也逐渐加深,六次产业雏形初现。马健等[8]通过分析国内外21世纪之前的产业融合的涵义和特征、形成的原因及条件和带来的效应及意义,提出了产业融合涉及到跨产业之间的行为与关系,可从宏观上改变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许多学者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探索以农业为核心的生态观光、文化创意的产业融合模式[9,10]。随着众多学者对中国产业融合方式的深入探究,学术界对于产业融合的关注度正在逐步上升,其中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理论日渐完善,这是我国六次产业理论的初步形态,也为我国六次产业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融合逐渐成为乡村振兴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主题,六次产业也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11]。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坚持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构建区域种植业、养殖业等传统农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村养老、科普教育、技术推广等农村服务业相结合的产业体系,致力于发展农业,美化乡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学术研究方面,产业融合指标体系构建逐步完善。张来武指出六次产业划分重要的本质是一、二、三产的融合[12],为我国六次产业理论奠定坚实基础。在顺应科学性原则、系统整体性原则和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的背景下[13],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和模型也逐步完善[14,15]。随着产业融合评价研究的持续深入,学者加深了对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交互关系的探讨,以期揭示产业融合在我国的转化发展规律。宏观政策方面,2015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思路,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条,使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流通及销售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16],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拓宽发展思路。认知形态上,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从最初的概念探讨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
六次产业的概念可简化理解为“1+2+3=6”和“1×2×3=6”,包含并延长第一、二、三产业链条所形成的产业融合状态是六次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这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形式高度一致,故而可以认为,我国政策及学术界所探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就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六次产业”理论概念。随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和学者深入研究,六次产业理论内容已日趋完善,它包括但不仅限于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以“互联网+”和创意文化产业为代表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并形成第六产业中作用显著[17],成为六次产业中的创新突破口,并在实践应用中成为六次产业发展形式的新载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并联合第四、五产业成为当今时代六次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六次产业理论日渐成熟,许多地区结合六次产业概念规划本地产业发展模式,例如:山东省提出关于农业“新六产”发展目标,四川注重产业多元化和旅游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和“千村万户”、“千村万景”旅游富民计划; 陕西省充分运用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的特色产业优势,建立大型批发市场,促进农企对接、产销结合,加快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新局势。
六次产业理论虽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但农民本身以弱势形态在产业融合中居于低端位置,其权益不能得到保障,且产业链条跨度大,农产品附加值虽然在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中逐渐增大,但为农民所带来的切实收入依旧有限。该文通过中国知网搜索以“六次产业”为关键词的文献,结果显示:自2000年文献年度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但近10年以六次产业为主题的论文总量仅为300篇左右。关于六次产业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研究领域有待拓宽,研究深度有待加强。六次产业在我国的理论完善及实践应用可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六次产业的本质是以农业为中心,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到其他相关产业中形成产业融合,关于我国“六次产业”的形成,受到了来自社会、经济和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影响。总体来说,市场需求是六次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提升是内因、国家政策起调控作用。(图1)。
图1 六次产业驱动机制
市场需求是六次产业的发展基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不仅限于衣食住行。对比都市繁忙生活,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首选,多样化的休闲方式渐渐成为了人们提高生活品质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以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俗体验为代表的产业融合产物吸引了大批消费者,乡村旅游大规模崛起。立足于市场需求,不但为六次产业带来经济效益,也对六次产业的发展起着保障作用。以“龙头企业”和“旅游品牌”为例,农民与企业之间签订合同,形成“契约”关系,达成稳定的供给、加工、销售渠道,不仅能保护农民的权益还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形成稳定、健康的产业融合体系。
产业提升是六次产业的发展内因,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者联合构成六次产业形成的内在因素。以农林牧渔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和以加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要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动力推进产业融合,其作用大致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为农业、加工业等产业链中各部分提供保障的技术创新,如优良种植品种和先进的加工机械等; 另一部分是面向消费者或市场需求引发的技术进步,如网络平台销售和立体化农业技术等。除技术创新外,还需要产业中各部分相互协调,才能将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需要产业结构及其管理方式随着社会技术进步不断升级。我国农业中原本的散户、小户经营逐渐被替代,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组织等经营方式的转变成为农业拓宽发展道路的关键手段,这也使农业在六次产业发展中具有了自我支撑能力。
国家政策对六次产业发展起调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基本制度框架下,国家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适当放宽管制,有利于资源、人力及技术跨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各产业之间壁垒逐渐被打破,产业融合加速,为六次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产业融合,拉动区域性经济,补齐“三农”发展短板,助力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契机。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巩固经济薄弱环节,实现乡村振兴,六次产业无疑是补齐发展短板的切入点。从宏观角度来看,以市场为引导,政策为保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助力六次产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更深入探究六次产业发展模式,该文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乡县为例进行产业融合度分析和六次产业评价,分析乡村六次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提供建议。
西乡县隶属陕西省汉中市,属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3.24万hm2,其中山区占64.79%,丘陵占28.35%,地方优势品种多样,其中“午子仙毫”茶叶已是陕西省名牌产品,西乡县也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著名茶乡”,形成以茶叶产业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发展模式(图2),通过产业链延长的方式进行产业融合,促进了西乡县六次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图2 西乡县茶叶产业链
在陕西省汉中市11个县区中,2000年西乡县在各县区中生产总值排名第8,2015年西乡县在各县区中生产总值排名第6。在15年的时间内西乡县各项经济指标排名在汉中市内均有所提升(表2),其中六次产业发挥了主要作用。因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受灾严重,西乡县被划为灾区,陕西联合多省出台系列灾后重建政策,以恢复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故该文西乡县为典型代表,选取2009年后各项经济数据讨论六次产业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融合度。
表1 2000年和2015年西乡县各产业生产总值
产业融合度反映了六次产业的发展水平。由于六次产业中产业链的延长方向多元,各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计算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度先要明确各产业之间是否发生融合。芮明杰[18]总结了识别产业融合包括功能与结构、定性与定量等原则。目前赫芬达尔指数、熵指数、序参量判断法和网络分析等[19]常用作识别产业融合的方法,与之结合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20],更有利于系统地评价产业融合体系。
2.2.1 产业融合度评价方法
赫芬达尔指数常用来测算业态集中度,表示为某类业态内所有业态所占份额的平方和,其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X表示市场的总规模;Xi表示企业的规模;N表示该产业内的企业数。且HHI值分为5个区间:0.2~0.36,0.36~0.52,0.52~0.68,0.68~0.84,0.84~1.0,表示的融合度依次为:高度融合、中高度融合、中度融合、中低度融合和低度融合。HHI值越大反映出融合程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总产值比例法可以反映某一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计算公式为:
Y=Vi/V
(2)
式(2)中,Vi表示某产业增加值,V表示该产业总产值,Y表示融合度。Y值越大,则说明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融合度程度越高。
除了上述方法外,总产值比例法、集中度、剩余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等方法也是测算产业融合度的常用方法。
2.2.2 赫芬达尔指数法评价市场融合度
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计算了2009—2016年西乡县第一、二、三产业的市场融合度指数。全县8年的HHI指数均位于0.2~0.36区间,即各产业之间高度融合(表2)。且该地区各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三次产业结构逐年调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占据一定市场优势。
表2 2009—2016年西乡县第一、二、三产业市场融合度
图3 2009—2016年西乡县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
2.2.3 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是指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在生产货物或提供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而增加的价值,为农林牧渔业现价中间投入后的余额。通过总产值比例法计算农林牧渔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图3表明,2009—2016年西乡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加值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农林牧渔业每年在其他产业中所获得的附加值占其总产值的比例都在0.57~0.59内,总体呈现小幅度上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2009—2016年西乡县各产业之间虽高度融合,但其融合程度年际变化并不显著,产业融合还需进一步推进,六次产业的主导地位有待加强。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与其他各产业之间联系密切,且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具有良好的六次产业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热度持续升高,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契机,西乡县把握消费趋势,统筹一、二、三产业发展,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项目,大力发展西乡县生态茶叶旅游观光园,形成以茶叶产业为核心,旅游景区为配套的六次产业发展模式。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前提下,陕西省政府、西乡县政府颁发系列文件,统筹区域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并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其目的在于促进当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就业增收。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引导下,西乡县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六次产业发展模式,但目前市场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产业理论有待完善。
以西乡县为代表的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缓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加强。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水平、综合服务能力较低,同时缺乏精品景区深入开发,使得市场空间较小,难以满足消费需要。导致市场运营主体发展缓慢,降低区域发展竞争力。
在区域扶贫开发中,西乡县所属秦巴山区是扶贫攻坚的重点片区之一。秦巴山区地跨甘肃、四川、陕西、重庆、河南、湖北6省市,其主体位于陕南地区,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具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自然资源。发展六次产业是带动秦巴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各县区可以西乡县作为六次产业发展模板,将当地杜仲、五倍子等道地药材和地方特产结合森林、瀑布等自然资源,用以建设梯田、果园等农业观光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六次产业形成,其发展前景良好。
基础设施的完善关系着六次产业发展的根本,多地区因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条件差而导致发展受限。以产业链延伸起点农业产业为例:种植业开展瓜果采摘、农田基地等农业观光园的形式,需要完备的农艺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方法作为基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必不可少。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为六次产业框架下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乡村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加快六次产业组织形式转变,从目前规模小且宣传力度低的散户形式向大规模、多合作的方向转变是优化结构体系、破解乡村经济失衡的科学途径。秦巴山区包括1个5A级、4个4A级、7个3A级等十几处景点,加强宣传力度,形成深度旅游和旅游品牌是该地区六次产业发展的关键步骤。通过景区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家乐等多种形式。在宣传地方特产时,应积极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利用品牌效应加大推广力度,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拉动地区经济,增加辐射影响,促进连片扶贫开发。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各产业中逐渐普及,对六次产业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创新点,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联结第四、五产业持续扩大产业网,是推动六次产业加速发展的手段之一。结合文化背景可进一步挖掘产品潜力,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减少上市环节,加快适应市场,乃至全球化销售。以此为主旨加快产业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用,也是增加六次产业活力和效率的枢纽。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保持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是保持农民积极性、实现美好生活的先决条件; 扩大产业链条,建立循环经济模式是发展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 提升产业水平,刺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而产业融合作为六次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打造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和构建产业网络的背景下,全方位多层次的提升产业水平,不仅能够带动扶贫开发,更对指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上,六次产业发展模式是立足我国国情、满足社会需要、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正确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