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

2019-07-20 11:57
运动 2019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体育大学生

谢 安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青年人才的重任,立德树人是所有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需要的人才是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和身体双重压力的优秀青年,所以高等院校除了重视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之外,还应将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纳入重点教育课程。只有这样,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为国家提供一支强大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人才队伍。

1 高校教育培养现状

1.1 高校缺乏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局限于应届毕业生,对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就业服务指导,无法起到未来职业规划的教育作用。对毕业生来说,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也只是简单的发挥了传达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及办理相关手续等功能,并没有重视对如何就业等相关观念的指导,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就业之间过度引导缺乏系统培养,导致大学生就业后实际动手能力受限。

1.2 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一般经过长期系统的专业培训,所熟知的就业领域知识储备足,但一些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聘用的工作人员大多为非专业的指导员或其他科目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就业指导机构是连接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纽带,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可能直接导致就业指导的不足,进而影响就业指导质量,所以高校需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1.3 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简单,辅导水平较低

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一般采用开放式讲座的形式进行团体辅导,缺乏针对性。尤其针对体育等特殊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专业存在特殊性。其在就业时就存在更多的职业规划、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虽然有些高校新增了职业测评、线上指导等专项指导科目,但是距离形成一套完整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还存在很大距离。所以,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加强完善工作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辅导水平,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发挥实效。

2 体育文化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熏陶

随着就业形势和环境压力的增大,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一种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并及时调整心态的能力,同时还需培养锻炼出一个能够连续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健康体魄。高校只有同时加强心理和身体的综合培养,才能保证大学生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就业后都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并不断成长,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竞技比赛、全民健身活动、趣味运动会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教育的多元化,还可起到强身健体、净化心灵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这种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带来的教育效果是任何理论知识都无法取代的。

2.1 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

高校应切实考虑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在事业规划中实现自身价值,将自身打造成为一名专业技能满分、人格健全、身体健康及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更好地回报国家和社会,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体育锻炼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专业技能、完成学业、促进就业的基础。

2.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理念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任,必须时刻将终身学习作为教育理念传递给学生,使其真切理解拥有一个强健体魄的重要性,明白身体与成绩一样重要,决不能牺牲身体换来一时的荣誉.结合实际让大学真切地感受到保护好自身健康,是对家人和自己负责,也是对学校和社会负责。

3 高校体育在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

3.1 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大学生自信心

一个强大的意志力和个人品质不是从出生就有的,需要后天良好环境的熏陶和培养。奥林匹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强,通过努力不断突破自己、永无止境,这种积极进取、不断向上的优秀精神对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力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注重大学生体育教育的培养,不断推出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通过体育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学生的内在品质,提高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意识力。例如,中长跑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跳高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接力赛跑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自身能力进行测试和锻炼提升,提高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能勇敢面对。所以,体育精神不仅可以锻炼形成强健的体魄,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自信心。

3.2 永不停歇的体育文化培养大学生就业的全面发展

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可以将教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有机结合,力争打造综合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体育文化的教学方式与理论课不同,不会拘泥于固定的教学地点,如教室、实验室等,其活动空间更大、更自由,与大自然接触更直接,学生可以通过拥抱大自然来放松自我,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在学校或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提高参与度,增强责任感,同时也满足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因为大多数企业认为积极参与业余活动室提升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所以,高校应加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德智体美劳协同进步,为大学生顺利迈向社会并适应职场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4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4.1 以就业为导向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理念

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提升体育老师教育教学理念,以服务就业作为教育风向标。体育教师的教育责任不只是一味地传授体育项目的活动技巧,还应结合不同的体育项目将文化知识、活动理念等内涵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需要通过体育竞赛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社会不缺乏就业岗位,而是需要大家去认真分析岗位定位,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指南和健全的职业规划,将开设的就业指导理论课程运用到解决实际就业问题上,让学生切身体会当前就业形势,避免落差过大造成挫败感,影响其择业的自信心。企业在招聘无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时也格外注意其身体条件、综合品质及动手操作能力。

4.2 高校需发展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重育人模式

高校为了平衡发展必须关注体育教育,由于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必须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关注点,开展具有普遍号召力的大众体育活动,调动大学生参加强身健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业余生活。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在校园内考虑有针对性地选拔优秀体育健将,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针对那些有个人专长的在校学生开展体育竞技活动,争取特长荣誉,就业时特长也可作为一项优势在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据统计,很多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所以在招聘时越来越注意学生的业余爱好及特长,通过体育项目竞赛弘扬企业精神,已经成为各行业内一个大趋势。无论是大众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项目,都需要高校提供一定的体育设施设备,高校管理者应在预算时将此项支出纳入预算范畴,使体育教育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可以建设篮球馆、足球场、游泳馆等以供特长学生选择锻炼,建立健身馆并配备基本的体育器材,为广大学生提供自由活动场地,以此鼓励全校师生加强锻炼,保证在就业压力剧增的形势下以强健的体魄来应对各种挑战。

4.3 发挥社会职能,鼓励高校体育服务进社区

为保证高校教育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完美对接,高效管理者必须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调研分析当今社会的需求是什么,只有充分了解这些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高校应与社区体育建立联系,走进社区形成良性互动体系,其次需要专业体育老师科学合理组织体育专项实践活动,并给予专业的体育指导。同时,高校可以为社区联合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和设施,是社区民众能够积极参与不同种类的体育活动,从而与学生一起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享受校园的青春活力、娱乐放松。

5 结 语

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校内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体育活动的年度安排,保证实际操作科学合理,在正常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与社会和企业积极对接,以赞助形式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或者通过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国家、集体、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最终,通过体育教育的推动,使学校与社会衔接更加紧密,更好地获得企业认可,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途径、打开新思路。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体育大学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