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参股公司中国有股权管理的思考

2019-07-19 02:36宋媛媛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

宋媛媛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参股公司蓬勃发展,国有参股股权的有效管理问题也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因此,在国有参股企业中如何维护国有股权权益,如何加强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很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对参股公司的国有股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与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不同,政府只是普通参股者,在国有参股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权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在国有企业改革或政府投资过程中,国有参股公司还有可能存在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对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困扰。再者,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也对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是国有资产监管部门需要慎重思考的地方。因此,在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过程中,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参股企业业务特点及实际经营情况,多途径灵活开展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质量。

一、国有参股公司的形成

1.由国有企业改革形成

中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管理,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管理和经营企业。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革后,政府只保留较少股份,从而形成国有参股公司。

2.由国企混改形成

即在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中通过引入非公有资本、集体资本或外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混改后,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国有控股,但也有部分企业国有股份比例相对较低,达不到控制和重大影响标准,因此也形成了一部分国有参股公司,而且这部分参股公司属于大型企业母公司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是间接持股的中小企业。

3.由政策性投资形成

这部分参股企业主要是按照政策定向投资所形成的,而且绝大多数是政府为加强地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扶持项目等,根据上级要求或地区发展规划,由上级拨款或本级政府筹集资金,让具有国有资产投资经营职能的部门作为投资主体,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从而持有部分股权,形成参股公司。

4.由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部门的投资形成

为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或拓展自身业务,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部门也会将自身所持有的一部分国有资产用于投资其他企业,一般情况下,它们都会选择市场前景良好,有发展潜力,或是收益较高的项目作为投资对象,从而增加资产收益。在投资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会或国有资产经营部门会根据经营需要、资产总量等因素,权衡利弊控制投资金额,一部分企业会成为参股公司。

二、国有参股股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有参股企业实行公司制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参股股东的持股比例又比较低,无法实现对被投资公司的控制和重大影响,在被投资公司的管理及决策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制约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股权管理片面化

国有参股股东因为其在被投资公司中所占的股权比例较低,因此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管理没有实际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有参股的实际股东,地方政府更加看重参股股权的经济收益,并且以投资收益作为国有资产经营监管部门或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指标之一,这也直接导致企业也仅仅将关注点放在每年的股权收益或分红上面,而对被投资公司管理的其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如现实中出现过被投资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重大事项决策不按程序走;企业不注重经营管理,导致经营风险过大,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甚至面临破产局面;企业盲目融资,不注重分析自身盈利能力及现金流分析,导致出现财务风险等等。

2.信息不对称

许多地方政府投资的参股公司中,被投资公司的控股股东往往能够直接管理公司,行使决策权,而对于国有参股股东而言,由于自身持投比例的限制,导致不能及时获取企业重要信息,对企业的运营状况把握不充分、不及时。部分被投资公司由于内部管理问题,对经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决策时,往往不按程序召开董事会进行表决,而是专断独行或是先斩后奏,剥夺了其他股东的知情权和话语权,这其中也不排除部分企业的管理层故意为之的可能性,这都给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和风险,使投资主体对潜在的风险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置。

3.国有参股股权的监管手段单一

许多地方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及国有参股股权的投资主体,对国有参股股权的监管往往仅限于委派董监事参加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年终收取国有资产收益,国资监管都落实得不够全面,不到位。对于国有参股股权的日常监管及重大事项监管等方面仍存在空白,这也是对国有参股股权管理不尽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部分国有参股股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参股股权贬值。

4.股权退出有阻力

政府对企业进行参股投资,一方面是为了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另一方面是为了支持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国有参股股权虽然在被投资企业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国有参股股权的细微调整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也比较大,同时股权转让工作流程复杂,耗时较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政府对国有股权退出作出决策。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企业发展出现问题时,国有参股股权很可能会丧失机遇,甚至出现损失。

5.参股企业意識管理欠缺

国有参股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都是按市场经济要求管理和运作的,但国有参股企业又与其他企业不一样,那就是它的股份中含有国有股份。国有股份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国有资产实际上是全体人民的财产。国有参股企业经营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资产、其他投资主体的资产,还有广大人民的资产。企业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人民负责,这种意识应该在企业中扎根,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三、优化国有参股股权管理的措施

1.探索建立全覆盖监管体系

高度重视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在国有参股股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对国有参股股权的监督管理工作不能仅停留在委派董事、监事参加被投资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等静态管理层面,可以探索尝试多样化管理方式。坚持内部监管与外部审计相配合,充分发挥多部门、多机构联合审计的作用,对国有参股企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督促引导其规范经营。另外,着重加强日常监管,重点监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及落实,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的规范性、日常经营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同时,负责国有资产运营或监管的部门还可以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应急处理机制,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及时做出科学预估,并及时研究化解方案,确保国有股权安全,特别是在企业采取扩张增长阶段,更要着重监管被投资企业的融资规模、现金流量等,以防出现盲目扩张或恶性圏钱行为,降低金融风险。

2.探索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在加强对国有参股股权的管理过程中,要主动与被投资公司多沟通,及时掌握企业最新发展经营信息,同时,还可以探索搭建投资者、被投资公司及其他有关方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要求参股企业将涉及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事宜、企业发展计划,财务信息等及时上传到平台,方便每个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提高预测准确性,同时也可以保证小股东及其他信息使用方的知情权、话语权等。

3.转变观念,降低股权退出阻力

地方政府要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应转变观念,遵循市场经济秩序,对生产经营已陷入困境且无力恢复的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及时退出保全。对低效无效资产,通过产权交易市场按照市场公允价格加快处置。

4.探索对国有参股企业的思想引领

在国有控股企业中,从高管到普通职工的思想认识需要加强。在国有参股企业中,虽然政府持股比例小,也应让参股企业的员工认识水平提升层次,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思想引领与企业自主经营的分寸把握,要始终明确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要适应现代化市场竞争规则,遵循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

5.完善監管部门的考核

建议监管部门对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监管质量的考核实行定量与定性考核并行。对可以量化的指标实行定量考核,不但要考核指标的绝对值,还要考核指标相对值,与自身比,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对于指标异常的,要及时分析原因,可以从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或及时查找风险点,做好风险应对准备。对于不能量化的指标,要采用定性考核方式,不但在年中、年末考核,还可以考虑将定性考核纳入日常监管工作中,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完成考核。定性考核工作量大,考核事项繁杂,这方面可以考虑借助外部第三方机构进行。

四、结语

国有资产经营监管部门在进行参股公司的股权管理工作中,要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改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并不断完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宁宁.有关国有企业对参股公司投资管理的研究.现代商业,2017(10).

2.张春波.加强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的对策研究.经济师,2017(05).

3.褚文晓.国有参股企业股权管理难点和对策.中外企业家,2017(07).

4.郭力维.国有企业参股股权管理对策研究.中国有色金属,2019(04).

5.吴秉钢.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股权管理的对策.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

6.贺雅丽.国有参股企业小股东权益保护研究.纳税,2018(11).

7.赵春雨.推进竞争性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03).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
分析国有企业互联网党建系统的开发与建设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