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摘要 以福建省84个县(市、区)作为监测预警单元,以土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加权分析法,从耕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开展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绿色无警状态,预警级别地区差异明显,2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高,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26.2%,主要位于沿海6市1区,以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为主,土地承载压力较大,耕地保障能力下降;6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低,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3.8%,以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土地承载压力较小,土地承载压力变化趋势良好。
关键词 土地资源;监测预警;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F 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2-008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2.02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We used GIS spatial analysis and weighted analysis, to start a research of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for land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from the aspect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by taking 84 counties of Fujian Province as th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units, the land resour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land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Fujian Province was green and without alarm, and the warning level had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ies. 22 counties had a higher warning level, accounting for 26.2%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ounties. These 22 counties mainly locate along the coast, most of which were optimized development zones and key development zones. The land carrying pressure of these 22 counties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support ability was reduced. 62 counties had lower warning levels, accounting for 73.8%. Most of them wer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zones and key ecological functional zones. The land carrying pressure of these 62 counties was relatively low and had a good changing trend.
Key words Land resource;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Fujian Province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对象,也是基本的生活资料[1],随着由于人口不断增长,人地关系紧张化日益显现。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是基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用于指导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持续长久发展的[2-5]。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制度,是我国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7]。承载力监测预警是指对能够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指标进行监测,划分相应预警级别,对超出正常范围指标进行预警[8],其中單要素承载力监测预警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地质环境承载力、海洋承载力等[9]。目前,已有学者开展相关研究,例如,郭艳红[10]从现状出发,分别评价了北京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建设规模承载力等,对不同类型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袁国华等[9]提出将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纳入“一张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监测预警,对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边界、地质环境等进行监测。笔者以土地资源作为监测预警对象,通过以县域为评价单元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摸清全省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和潜力,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1 研究思路
在收集全省人口、经济、建设开发利用、耕地保护等数据的基础上,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开展福建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首先,选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极大或自身变化较快的敏感因子作为核心指标,通过单因子监测,分析各因子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的影响。其次,参考集成评价的思路,通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监测模型,从多因子融合的角度分析和判断全省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耕地以及土地资源承载压力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建立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等级判断标准,将承载力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红色预警区(极重警)、橙色预警区(重警)、黄色预警区(中警)、蓝色预警区(轻重警)和绿色无警区(无警)等5个级别,结合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和监测结果,识别全省各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力警情。
2 研究过程
2.1 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
2.1.1 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选取相关敏感因子,在对县域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监测的基础上,综合判断县域土地资源承载压力的变化趋势(即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紧;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缓)。为了让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和土地承载力评价更好地衔接,将土地承载力监测内容分为建设用地和耕地两部分。其中,建设用地主要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方面进行监测;耕地主要从耕地保障能力(数量、质量)方面进行监测(表1)。
建设用地监测指标筛选情况如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从建设用地强度及其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表征。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方面,主要从现状开发强度、承载人口强度、承载经济强度3方面考虑,选择“国土开发强度”“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单位建设用地GDP”3个监测指标;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强度变化趋势方面,主要考虑人口、经济承载强度的变化趋势,选择“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率”“单位GDP 耗地下降率”2个监测指标。
耕地监测指标筛选情况如下:耕地保障能力从耕地数量保障、质量保障及其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表征。耕地数量、质量保障方面,选取“人均耕地面积”“耕地质量平均等别”2个监测指标;耕地数量、质量保障变化趋势方面,选取“耕地面积变化率”“耕地生产能力变化率”作为监测指标。
2.1.2 监测指标权重的确定。
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功能定位的区域监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例如,定位为城市发展为主的区域,由于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经济相对集中,应该侧重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效率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定位为农产品生产为主的区域,是福建省粮食主产的主产区,关系全省粮食安全,应该侧重对耕地利用效率及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因此,在实际监测指标权重确定过程中,依据区域在《福建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不同的发展定位,设置不同的权重。此次监测指标权重采用特尔斐法确定。邀请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土等部门长期从事土地评价工作的专家,对各监测指标权重进行打分,权重确定情况见表2。
2.1.3 监测类型的划分。
在监测指标分值及权重确定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分析法计算全省各县(市、区)建设用地开发、耕地、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分值。具体公式如下:
E=S×f1+G×f2
S=ni=1Ai×Wi
G=ni=1Ai×Pi
式中,E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势分值;S为建设用地承载压力趋势分值;G为耕地承载压力趋势分值;f1为建设用地承载压力权重;f2为耕地承载压力权重;Ai为第i个指标分值;Wi为建设用地指标权重;Pi为耕地指标权重。
根据指数结果,采用“60分及格,80分优秀”的思路,将土地承载力变化趋势划分为趋缓、趋稳、趋紧3个类型。其中,趋缓表示区域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承载压力加大的趋势减缓;趋稳表示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变化不大,承载压力变化趋势稳定;趋紧表示区域土地利用效率下降,承载压力加大的趋势增强。
2.2 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
2.2.1 预警等级的确定。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将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级别分别红色预警区(极重警)、橙色预警区(重警)、黄色预警区(中警)、蓝色预警区(轻重警)和绿色无警区(无警)等5个级别。其中绿色无警区表示区域土地承載压力处于健康可持续的优秀状态;蓝色预警区表示区域土地承载压力处于良好状态;黄色预警区表示区域土地承载压力处于基本要求线附近;橙色预警区表示区域土地承载压力较差,出现一定的问题;红色预警区表示区域土地承载压力特别差,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隐患。
2.2.2 预警等级的划分。
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和监测结果,对区域进行预警等级划分。将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剧的超载区定为红色预警区(极重警);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稳的超载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剧的临界超载区定为橙色预警区(重警);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缓的超载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稳的临界超载区定为黄色预警区(中警);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缓的临界超载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加剧的可载区定为蓝色预警区(轻重警);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稳或趋缓的可载区定为绿色无警区(无警)。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综合监测结果
(1)土地资源承载压力总体趋缓、趋稳,个别县(市、区)趋紧。依据监测结果(图1),84个县(市、区)中,26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高,土地耗损程度减缓,承载压力趋缓,占县(市、区)总数的31.0%;33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中等,土地耗损保持平稳,承载压力趋稳,占县(市、区)总数的63.1%;5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耗损程度加剧,承载压力趋紧,占县(市、区)总数的5.6%。
(2)全省26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缓,主体功能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由于耕地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适中,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缓。依据监测结果,全省31.0%的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高,土地耗损程度减缓,承载压力趋缓,其中65.4%土地承载压力趋缓的县(市、区)位于内陆3市。从主体功能区看,以农产品主产区为主,包括20个农产品主产区、4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和1个重点开发区。从耕地承载压力趋势看,26个县(市、区)中有24个耕地保障能力高,耕地承载压力趋缓,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是福建省的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力度大,土地整治项目安排较多,耕地保障力度不断提升。从建设用地承载压力趋势看,26个县(市、区)中有23个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适中,建设用地承载压力趋稳,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以农业发展为主,虽然现状人均经济承载强度较低,但建设用地增速较慢,建设用地承载强度呈增长趋势,2012—2016年,26个县(市、区)年均单位GDP耗地下降率为7.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全省53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稳,主体功能以建设开发为主,虽然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但耕地保障能力不高,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稳。依据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结果,全省63.1%的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中等,土地耗损保持平稳,承载压力趋稳,其中77.4%土地承载压力趋稳的县(市、区)位于沿海6市1区。从主体功能区看,以重点开发区,包括34个重点开发区、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9个优化开发区、2个农产品主产区。从建设用地承载压力趋势看,该类型区域主要位于沿海6市1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较高,属于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的43个县(市、区)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单位建设用地GDP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5倍、1.30倍。从耕地承载压力趋势看,53个县(市、区)中17个耕地承载压力趋紧,耕地保障能力不高,人均耕地面积仅0.024 hm2,不足全省平均水平,耕地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
(5)全省5个县(市、区)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紧,全部属于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偏低,同时耕地保障能力不足,土地资源承载压力趋紧。依据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监测结果,涵江、秀屿、惠安、龙文、漳浦5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耗损程度加剧,承载压力趋紧,其中惠安、龙文2个县(市、区)主要是因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建设承载压力趋紧;涵江、秀屿、漳浦3个县(市、区)因为耕地保障能力低,耕地承载压力趋紧。该类型区域建设用地增长较快,人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单位GDP耗地下降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同时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省平均水平,耕地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
3.2 土地综合预警结果
(1)土地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绿色无警状态,预警级别地区差异明显。依据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结果(图2),84个县(市、区)中,19个县(市、区)属于橙色预警区,占县(市、区)总数的22.6%;3个县(市、区)属于黄色预警区,占县(市、区)总数的3.6%;5个县(市、区)属于蓝色预警区,占县(市、区)总数的5.6%;57个县(市、区)属于绿色无警区,占县(市、区)总数的67.9%。
(2)全省2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高,主要位于沿海6市1区,土地承载压力较大,耕地保障能力下降。依据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结果,19个橙色预警县(市、区)中除梅列外均位于沿海6市1区,3个黄色预警县(市、区)中除泰宁外均位于沿海6市1区。从主体功能区看,除安溪、泰宁外均属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从土地承载压力看,19个县(市、区)土地承载力超载,3个县(市、区)土地承载力临界超载,其中,鼓楼、台江、仓山、思明、海沧、湖里、集美、石狮、晋江9个县(市、区)建设用地和耕地承载力均超载。从土地承载压力变化看,22个县(市、区)土地承载压力变化均趋稳,12个县(市、区)耕地承载压力变化趋紧。
(3)全省62个县(市、区)预警级别较低,土地承载压力较小,土地承载压力变化趋势良好。依据全省土地资源承载力预警结果,涵江、秀屿、惠安、漳浦、平和5个县(市、区)属于黄色预警,其中涵江、秀屿、惠安、漳浦4个县(市、区)土地承载压力较小,但由于建设开发速度较快,土地承载压力趋紧;平和主体功能为农产品主产区,耕地承载压力较大导致土地承载力临界超载,但随着耕地保护力度加大,耕地生产能力增加,土地承载压力趋缓。57个县(市、区)属于绿色无警区,主体功能以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57个县(市、区)建设用地和耕地承载压力均为可载,土地承载压力较小,其中25个县(市、区)土地承载压力趋缓,土地承载压力变化趋势良好。
4 成因分析
(1)建设开发强度过高,可拓展空间不足,是导致区域建设用地预警级别较高的主要原因。全省建设用地承载力黄色预警及以上的县域单元数量为11个,约为全省县(市、区)总数的1/7,其中5个县(市、区)属于橙色预警区,6个县(市、区)属于黄色预警区。11个县(市、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7%,GPD总量却占全省的28.0%,人口总量占全省的20.1%,建设用地承载人口、经济强度大,利用效率高。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地区土地资源有限,由于承载人口、经济强度,导致土地开发强度过高,11个县(市、区)除泰宁外,国土开发强度均超过40%,其中鼓楼、台江、湖里3个区国土开发强度均超过80%,建设用地承载压力大,建设可拓展空间不足。
(2)农村建设用地占比高,人口增长耗地增多,影响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导致建设用地承载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依据监测结果,导致建设用地承载压力增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村建设用地占比高,农村土地利用低效、闲置问题突出,“空心村”“一户多宅”现象普遍存在。2016年,全省农村居民点面积34.50万hm2,占全省建设用地比重為41.4%,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比重达56.5%,人均农村建设用地面积168 m2,超过150 m2/人的规划上限;二是人口增长耗地偏高,建设用地增长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全省人均城乡建设用地由2012年的146 m2/人,增长到2016年的158 m2/人。全省80%以上县(市、区),城市扩张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口承载强度呈下降趋势。
(3)耕地资源不足,耕地生产能力下降,是导致区域耕地预警级别较高的主要原因。全省建设用地承载力黄色预警及以上的县域单元数量23个,超出全省县(市、区)总量的1/4,其中16个县(市、区)属于红色预警区,4个县(市、区)属于橙色预警区。23个县(市、区)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5%,GPD总量却占全省的46.4%,人口总量占全省的38.8%,是全省人口经济主要承载空间。导致区域耕地预警级别较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耕地资源缺乏,23个县(市、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9。二是耕地生产能力下降,2013—2015年,23个县(市、区)耕地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
(4)建设开发与耕地保护不协调,耕地保障能力下降,是导致区域耕地承载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依据监测结果,导致耕地承载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建设开发与耕地保护不协调。全省约50%的优质耕地分布在沿海6市1区,同时这些地区也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开发的区域,建设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占用了部分质量较好的耕地,2016年沿海6市1区建设占用耕地约占全省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的80%。
参考文献
[1]卢必慧.基于多指标体系的临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及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2] 胥清波.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3] 岳晓燕,宋伶英.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1):254-257.
[4] 贾立斌,袁国华.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以安徽省凤台县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8,35(1):61-72.
[5] 吴传国,王兰霞.基于状态评价法的哈尔滨市土地承载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75-77.
[6]樊杰,王亚飞,汤青,等.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35(1) :1-10.
[7] 新华网.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2013-11-12)[2015-08-02].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235.htm.
[8] 袁国华,王世虎,罗世兴,等.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研究[R].北京:国土资源部,2015.
[9]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与预警思路设计[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20-24.
[10] 郭艳红.北京市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