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各种不确定风险随处可见。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中心,处在风险前沿,面临多种压力,这些压力呈周期性、普遍性、非预期性等特点。家庭应对压力的动态过程称为“家庭抗逆力”,家庭抗逆力是一个检验关系的过程,它促使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在遭遇逆境时得到维持或加强。研究发现,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家庭,面对各种逆境时,能够利用的社会关系网及从中获取的资源会发生变化,家庭抗逆的“力”随之改变:满巢期依靠情感型关系网形成家庭凝聚力应对压力;离巢期通过混合型关系网中的内聚力与拉动力克服困境;空巢期则依靠情感型关系网形成社区协作力应对空巢危机。社会关系网影响家庭抗逆力,通过关系网获取资源以克服逆境成为拥有抗逆力家庭的理性选择。
[关 键 词]家庭抗逆力 社会关系网络 家庭生命周期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魏爱春主持,编号为2018YBZZ060)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引领型市场体制研究”(李雪萍主持,编号为18BSH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魏爱春(1989-),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李雪萍(1966-),女,四川雅安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2-0036-08
风险社会中,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生存环境,会面临诸如自然风险(火灾、地震、洪涝、泥石流等)、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一系列促使家庭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风险事故,它们的存在给家庭带来形式各异的压力。面对各种压力环境,不同家庭态度各异,奋起反抗与低头妥协并存。压力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必经阶段,究竟是什么使得家庭在困境中一往无前,克服各种压力事件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当前学术界关于家庭抗逆力的动态研究主要分为阶段论与系统论,两者均偏重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鲜有学者对家庭抗逆力的动态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通过回顾家庭抗逆力研究进程,运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结合社会关系网与家庭生命周期两个维度,试图回答家庭抗逆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如何呈现。
一、 个体抗逆力至家庭抗逆力:抗逆力研究的已有路径
“抗逆力”(Resilience)一词源于物理学,用于描述物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时能够恢复最初形状的能力。美国心理学会给出的抗逆力指的是个人在面对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表现出的良好适应过程,这意味着一种“反弹能力”。①学术界关于个体抗逆力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特质论研究、中期作用机制研究及后期应用研究。个体抗逆力起源于发展心理学家对功能失调家庭中幸存下来的儿童的研究,最初研究者关注导致儿童在危机中产生适应不良的风险因子,随后,研究者的兴趣转向促使儿童在逆境中良性适应的保护因子的研究。个人的某些特质是早期个体抗逆力的研究重点,如Werner Smith、②Rutter、③Garmezy④等都认为抗逆力特质能够帮助个体适应高风险环境。20世纪90年代,个体抗逆力研究的关注点逐渐从个体特质研究移向作用机制研究。Garmezy通过对风险因子与保护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出行为目标模型,包括补偿型、预防型以及保护因素型三种;⑤Rutter从环境与个体两方面对保护性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个体抗逆力的四种作用机制:第一,降低风险的影响;第二,降低因为承受风险而产生的消极反应;第三,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感;第四,寻求得到经验的机会,降低早期的风险因子造成的影响。⑥Richardson提出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指出平衡状态如果被打破,会出现一系列的重组:抗逆力重组、回归性重组、丧失性重组以及机能不良重组。⑦从对个体抗逆力特质及作用机制研究开始,个体抗逆力研究就具有一定的应用趋势。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许多人深受其害,面对这次恐怖事件造成的影响,许多学者呼吁应从抗逆力角度入手,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受灾人群恢复。Masten根据抗逆力理论,提出一系列干预措施,希望以此帮助遭受恐怖袭击的人群尽快恢复正常生活。⑧
个体抗逆力研究围绕抗逆力特质、作用机制及其应用形成了清晰的研究脉络,关注焦点由对抗逆力特质的静态描述转为对抗逆力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研究视角也由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从关注个体自身转向关注生态系统。通过学界关于个体抗逆力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在对个体抗逆力进行探讨时,已经关注到家庭这个影响因子,但只将其作为影响个体抗逆力的风险因素。伴随抗逆力研究的深入发展,学者改变了只将家庭作为影响因子的研究,转而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提出家庭压力概念,并对其进行分析。Hill通过对战争引起的家庭分离与重聚进行探讨,对家庭压力进行界定,提出ABC-X家庭危机模型,他认为家庭压力是家庭生命周期中促使家庭系统发生变化的压力事件,⑨此模型通过对危机发展变化的静态描述,解释了家庭应对压力的调整过程。Hill的ABC-X模型虽然改变了学界关于压力必定会造成危机的想法,为之后的学者奠定了研究基础,但他的模型只是把家庭压力当做结构化的、静态的状态。Patterson and McCubbin认为Hill对家庭压力的分析并不适于解释家庭系统,因为在压力的应对过程中,家庭内部各要素总会相互作用并发生改变,因此,应该将时间因素加入。所以,在Hill已有模型基础上,McCubbin and Patterson把新压力的累积与产生的新资源加入,提出双重ABC-X模型(如图1所示)。
McCubbin and Patterson的双重ABC-X模型中,aA代表累积的压力,bB代表新压力下的新资源,cC代表家庭对新压力与新资源的认知,xX代表众多因素作用下家庭的适应结果。双重ABC-X模型提出随着时间推移,家庭压力、资源与家庭的认知都会发生变化,更加重视压力累积以及资源重生。之后,家庭压力由静态化描述转向动态化过程分析。随着家庭压力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认为其不能有力地探討家庭成员应对困境的过程,于是将研究指向家庭抗逆力,他们认为家庭抗逆力是对家庭压力以及脆弱性的回应。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Walsh,她通过将家庭当作分析的整体,明确提出家庭抗逆力概念,探讨家庭在恶劣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从而证实家庭的抗逆过程。①但是,家庭抗逆力概念研究没有受到像个体抗逆力同样的重视。学者认为家庭抗逆力的概念界定更为复杂,因为家庭抗逆力研究涉及更多的个体和关系。②传统观念认为,家庭抗逆力是家庭个体成员抗逆力的总和。③立足当代,对于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形成了两个派系:特质论与过程论。特质论代表人物McCubbin认为家庭抗逆力是一种特性,能够帮助家庭应对危机。④过程论的代表人物Walsh认为家庭抗逆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危险因子与保护因子之间相互影响,保护因子可以缓和危险因子,并促使良性适应结果出现。⑤本文认为家庭抗逆力对于家庭内的动态发展方式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亦或阻碍家庭内个体应对重大挑战或压力,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关于家庭抗逆力的动态过程研究主要分为阶段论与系统论,阶段论将家庭抗逆力的变化过程按阶段划分,重点停留在抗逆过程的描述阶段,希冀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困境中家庭的特征与需求,旨在通过干预、预防措施促进家庭健康发展。系统论认为家庭抗逆力有三个关键过程:家庭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以及沟通过程。系统论虽强调家庭作为一个整体的关系属性或促使家庭在逆境中生存,甚至得到发展的关系过程,但其将关注点放在家庭内部,且家庭抗逆力的系统论研究是为确立社会工作临床实务而服务的。
(一) 情感型关系网中的压力应对:满巢期的家庭凝聚力
满巢期即第一个子女出生到最后一个子女出生,随着子女的相继降临,家庭会遇到一系列压力(如经济压力、养育子女的压力、子女早夭的压力等等),这些压力事件虽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常态,但对家庭来说却有常规性与非常规性之别。常规性压力即家庭生命周期中可承受的风险,非常规性压力指家庭生命周期中出现的意料之外的、家庭无法承受的打击,如家中亲人早夭等,这些打击可能会使家庭成员一蹶不振,影响家庭的进一步发展。遭遇这些逆境时,家庭主要从血缘关系、亲缘关系组成的情感型关系网中获取资源,所有家庭成员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家庭凝聚力共同对抗逆境。此阶段家庭抗逆的范围限于家庭内部,家庭成员可利用的情感型关系网辐射范围小,获取的资源多为物质与情感资源。
关系网对抗逆主体产生影响,主要体现为对抗逆主体信念的影响,信念转而又对抗逆主体的行为产生作用。家庭如何理解危机,并赋予危机一定的意义,对家庭抗逆力而言至关重要。当家庭成员将危机当做共有挑战时,他们会依靠彼此得到坚持下去的信念,而拥有共同的信念,也会使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得到增进,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家庭处于满巢期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此阶段中,虽然社会关系网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在有抗逆力的家庭中,所有成员都会心存一种信念:我们要团结在一起,主动迎接挑战,我们决不放弃,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关系网中的抗逆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抗逆力的主体在遭遇逆境时总会充分利用所处的关系网迎难而上,战胜挑战性环境,实现健康发展。
(二) 混合型关系网中的困境应对:离巢期的凝聚力与拉动力
满巢期阶段子女逐渐长大,进入适婚年龄,子女成家后开始与原生家庭分离,家庭随之进入离巢期。离巢期始于第一个子女成家并离开原生家庭,终于最后一个子女结婚并与原生家庭分离。子女成家并与原生家庭“分离”分为两种,一种是子女虽已离开原生家庭,但由其组成的新生家庭并没有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地域,只是有着自己独立的居处、财产以及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与原生家庭保持较为频繁的交往。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分离使得家庭关系网收缩,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减少,给原生家庭造成一系列困境,而家庭成员的丧失不仅意味着家庭资源的丧失,更意味着家庭关系网出现缺口,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创伤性打击。血缘关系与亲缘关系组成的情感型关系网是家庭在逆境中的主要依靠,这些关系网影响家庭行为并为家庭提供所需资源,家庭成员通过家庭内聚力应对逆境。另一种“分离”是新生家庭搬离地域共同体,前往新的居所,这种实质上的分离使得新生家庭与原生家庭可依靠的情感型关系网功能弱化,家庭通过利益型关系网中熟人或朋友提供的拉动力克服困境,促进健康发展。
任何社会中,家庭都是个体实现最初社会化的场所,但家庭关系网只是家庭在应对逆境时可获取资源的一个关系空间。关系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关键特征,大多数中国人都看重“关系”,着力营造各种人际关系,并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中心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网,每个人从中获取资源应对各种压力事件。离巢期阶段,情感型关系网的收缩虽然给新生家庭带来困境,但是社会关系网的扩展却为他们带来生机,推动其向前发展。陌生环境中,距离削弱了亲属关系的熟悉感,但非亲属关系却成为家庭可利用的另一个关系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家庭不断建构新的关系网并从中获取资源对抗逆境。
(三) 情感型关系网中的危机处理:空巢期的社区协作力
家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温暖港湾,不仅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还为他们提供精神慰藉。但是,家庭生命周期中,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老年成员的晚年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家庭进入空巢期后,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居住环境、生活照料、经济收入每况愈下,生活圈越来越小,急需得到来自家庭以及外界的物质与精神支持。在此阶段,空巢家庭依靠血缘地缘情感型关系网获取资源应对空巢压力。但是,在血缘关系网不断收缩、空间距离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新生家庭能够提供给原生家庭的支持有限,原生家庭需要与同一地域共同体中的其他空巢家庭抱团取暖,以应对空巢危机。
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会对他的身体与精神产生深远影响,赵延东认为人们通过与社会关系网中其他成员互动会形成对资源可得性与资源获取方式固定的心理感知模式,这种模式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对其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发挥积极作用,规模越大,他的身心健康状况就会越好,而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密度越高,同质性越强,他的精神健康状况就越好。①空巢家庭的出现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家庭成员仍是其最重要的照顾资源,但是因为原有家庭关系网的松散,空巢老人出现经济压力大、照顾缺位以及情感缺失等困境,构建新的社会关系网能够帮助空巢老人缓解生活中出现的这些压力,还他们一个比较安逸的晚年生活。
五、 结语
家庭抗逆力是一个检验关系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关系过程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促进家庭的发展。家庭抗逆力结果如何取决于家庭可利用的社会关系网及关系网中能够获取的資源。家庭抗逆力对于家庭内的动态发展方式以及家庭周围的社会关系网至关重要,而应对逆境的态度可以促进或阻碍家庭成员应对重大的挑战或压力。
社会关系网关注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影响行动主体的行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结构。社会关系网络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交错的网络构成的系统,倾向于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考察主体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网为抗逆主体提供了一种隐性的信任,可以通过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为抗逆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各种所需资源。在家庭抗逆过程中,社会关系网发挥关键性作用,促进或阻碍家庭的抗逆力进程。但是,社会关系网本身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逆境中的家庭除自身拥有的资源外,还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网获取其他抗逆资源。家庭生命周期中,家庭关系不断变化,家庭与外部环境持续互动,家庭经历着各种困境与磨难,这些困境与磨难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常态事件,应对逆境的态度及如何积极抗逆是家庭应该考虑的重点。随着困难时期家庭遇到的压力源特质、脆弱性与资源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家庭遭遇的困境也会不同,家庭所能依靠的关系网及从关系网中获取的资源也会有所不同,家庭应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力”也随之发生改变,满巢期以凝聚力为主,离巢期以拉动力为主,空巢期则以协作力为主。
社会关系网络与家庭生命周期维度的结合深入探讨了家庭抗逆的“力”之来源,进一步阐释了家庭抗逆力的变化过程。国内研究者在进行家庭抗逆力研究时,应重视其本土化发展,不断拓展家庭抗逆力的研究维度,丰富家庭抗逆力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徐澍)
Abstract: Family resilience is a process of testing relationships and a means of connecting relationships, which can prompt relationship of family maintained and enhanced in adversity or pressure. In full nest period stage, families obtain material, emotional resources to face adversity relying on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period of leaving the nest, families in the adversity overcome difficulties by family internal cohesion and driving for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provided. Empty nesters cope with life of empty nest through forming collaboration or cooperation forces with other empty-nest families in the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s.
Key words: family resilience; family life cycle; social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