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公厕革命中的政府职能及其实现

2019-07-19 04:14赵梦婷张崇康武文风
财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临汾市临汾公厕

赵梦婷 张崇康 武文风

摘 要:本文通过聚焦临汾公厕革命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公厕革命发展中政府职能的表现。临汾政府在规划引领、要素支撑、服务保障、监督管理职能方面的优秀表现促使其形成特有的治厕模式,然而在制度建设及智能生态技术方面考虑尚不完善,但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公厕系统建设,将体制建设、品质服务、生态循环、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厕系统。

关键词:政府职能;公厕革命

公厕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承载着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环境卫生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民生问题关注的提升,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厕所革命。临汾公厕革命以其独特的治厕模式在全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临汾公厕革命为例,立足于城市公厕的发展,就城市公厕发展中政府扮演的角色以及政府职能来进行初步探讨。

一、临汾公厕革命历程

临汾自2000年地改市后,城市建设体制始终未能理顺,人口的增加使基础设施的欠账越来越多。这一时期,临汾先是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后因频发重大安全事故,政府官员变动频繁。城市环境面临着“行路难”、“休闲难”、“如厕难”三大难题,特别是环卫设施严重滞后,40多个地坑式垃圾站分布在市区各个街道,蚊蝇丛生,当时市区仅有的八座公厕,位置偏僻狭小,破旧简陋,沿街绿地随处可是人们大小便的地方,清理粪便一度成为园林工人最为头痛的事情。为了改善恶化的环境问题,弥补公厕民生服务的缺失,时任临汾市市长助理、住建局局长兼公厕建设总负责人(人们称为“临汾公厕功臣”)决定从改造道路入手,统筹解决交通和环境问题,自此,临汾市公厕革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历程。

2008年,临汾市从4座公厕示范起步,开启了实施城市标准化公厕工程,2009年起,公厕工程向全市17个县市(区)全面推进。连续十年的坚持,临汾公厕革命最先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管理、免费开放”的治厕模式,临汾市区新建标准化公厕88座,分布于20多条主次干道和公共场所,并建成全国公厕品牌第一街,基本实现“路路有公厕,街街能方便”。市区每年使6000多万人受益,解决了180多人的就业,是城市中受众面最广、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公共设施。各县市新建标准化公厕也达280多座,全市標准化公厕总量达360多座,实现了市、县两级全域达标覆盖,根本解决了市民“入厕难”的问题。同时,临汾公厕也以其独特的治厕模式在全国乃至世界引起了强大的反响,2012年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最佳范例奖”全球十佳,2017年荣获“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奖”。十年来,先后100多个城市和部门专程到临汾参观考察公厕,对传播公厕文化,推动全国公厕建设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二、临汾公厕革命中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1)政府主导,保证建设连续

2008年以前,临汾因环境等一系列问题未能有效专注地进行城市整体建设,加上公民和政府间的观念和意识处于极度闭塞状态,人们普遍对公厕有所误解。公厕革命后,临汾政府转变观念,认为无论城市发展多么繁华,如缺少公厕,则奢谈文明。临汾把公厕建设摆在了民生服务的重要环节,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政策先后制定了《临汾市城市标准化公厕建设管理规范》、《临汾市公共厕所设计建设标准》及《临汾市公共厕所管理服务标准》,规定了公厕设计、建设及管理环节的具体内容,极好的引导了城市公厕系统建设应有的标准规范。十年来,临汾政府一直担任“领头羊”的角色,坚持政府主导,从未间断,从未断层,体现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核心思想,即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满足不断发展的城市需求。

(2)干部领头,保障财物到位

以前,临汾政府在公厕民生服务建设上投入不足,使得广大市民对于政府即将推行的公厕革命持不信任甚至嘲讽的态度。十年来,临汾政府主导的公厕革命,改变思维,以公厕功臣为首的干部队伍突破了不同的压力与阻力,实实在在地把公厕建设落在了实处。他们在百姓中亲自做协调与沟通,以人格作担保,建不好就立马拆。第一座公厕开始,市住建局就成立“标准化公厕建设管理协调领导组”,就提出“一步到位,质量第一”的工作要求,公厕功臣亲自指导建设施工,市住建局则统一调动力量,公厕建设在主管部门领导下,协调环卫、城管、园林、供水、供热、供电、排水等单位统一组织实施。从城建到规划设计施工,从环卫市容到水电热的供给再到沿街单位和市民,全市上下已经取得公厕建设的高度共识,已经形成公厕建设的巨大合力。资金方面,临汾每年都有财政资金用于公厕建设(主要用于道路、公园、广场等地),从未中断,当前临汾市区共有的88座公厕总投资为8264.644万元,平均每座公厕投资近94万元,每年市区公厕相关管理费用约为8万元,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公厕建设,先后支持参与公厕建设的单位和企业等多达几十家。土地方面,政府要求新建道路或公园要预留出公厕位置,改建、扩建等也必须预留位置,本着民生问题不能等的原则,公厕几乎是“指哪建哪”,所有程序规则都应服务于实际民生,各部门的配合积极而又迅速,极大地保障了公厕的建设。

(3)关注民生,塑造公厕文化

临汾公厕革命十年,政府各部门间已形成有效配合,始终坚持民生至上,打造公厕的文化品牌。首先,政府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厕建设,定期举办知识学习与普及活动,如每年的世界厕所日、城市日及中国厕所宣传日等活动,呼吁市民们建厕、用厕、爱厕,特别是2017年底临汾公厕文化馆的建成,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普及公厕文化的窗口,了解厕所知识,交流公厕经验,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传统观念的转变。其次,临汾公厕坚持“一厕一品,一厕一景,绿地、雕塑、楹联、公厕融为一体”,与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相协调,给人们提供舒适休闲活动的场所;同时与城市景观建设、文化建设相结合,展示多彩的城市文化。临汾市民自发谱写的中国第一首“公厕之歌”,也让公厕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现今市区88座公厕风格都别具特色,或仿古或有趣或大气,令人心生愉悦。另外,临汾公厕革命坚持“政府买单,市民方便”,把公厕运营管理纳入了公益事业,实行公厕免费,24小时昼夜开放,并向市民提供扶老助残、体重测量、应急救助等人性化服务,成为临汾市向市民免费开放的第一大民生设施。公厕已不是原先仅供人们解决生理需求的场所,更成为了人们放松休闲交流的地方,成为传播良好卫生习惯、环保意识及公厕文化的中心。

(4)完善監管,推进规范管理

公厕革命开始后,临汾以高质量的卫生设施装备公厕,从外观形象到内部设施,从建筑质量到管理服务,每一项都严守规定,全面实现公厕设施的标准化和人性化。如今临汾市区公厕相继建成,全部达到星级标准。2008年,临汾公厕建设带头人提出“设立专门机构,组建专业队伍,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的工作方针,把公厕管理统一纳入环卫部门管理系统。2009年起,为了打破县市民生设施的空白,临汾市住建局也把公厕建设首次列入对各县市城建工作考核的重点项目,着力普及公厕的标准化建设。2011年以后,在《临汾市城市标准化公厕管理制度》的总要求下,临汾先后制定了《临汾市公厕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公厕设施设备维修规定》等规范,并建立了规范的公厕档案。市环卫局专门成立的“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对市区公厕实行统一管理,“住厕管厕,爱厕如家”成为临汾公厕管理的核心。每座公厕配备两名专职清洁人员,统一着装,实行24小时昼夜职守服务,并设置了顾客意见簿,对公厕管理人员姓名编号及投诉电话全部公开。同时根据公厕分布划分管理区段,确定督查责任人员,督查人员岗位责任落实情况、设施使用运转情况及相关问题整改等情况。市建设局专门成立“城市公厕建设管理领导机构”,由纪检组长、市容环卫科长牵头定期不定期对公厕管理进行巡查监管。岗位培训、职守服务、设施维护、巡查监管四位一体,渗透于公厕管理的各个环节,这也标志着临汾公厕建设管理迈上了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轨道。

三、临汾公厕革命中政府职能的缺憾与提升

(1)公厕系统建设体制机制需要完善

目前,我国公厕领域的法律建设较为薄弱,甚至于紧迫,临汾公厕系统建设的相关制度也存在欠缺。在规划层面,存在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未能及时将城市公厕系统建设纳入民生及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每年的临汾政府工作报中也很少提及公厕建设的后续发展动态。政府也尚未将城市公厕系统建设纳入地方相关条例,目前只有一些建设管理的规范及标准,但却尚未有相关的规章约束,法律层次较低,强制力较弱。在建设层面,因没有具体规划,临汾后续公厕系统的升级转型可能会出现断层,而且在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上还显得尤为薄弱,特别是在相关优惠政策方面存在缺失。同时,规划的缺失也造成了临汾城市公厕建设水平的不均,市住建局统一领导下的临汾市中心城区各街道的公厕建设渐渐趋于饱和,但中心城区的外围(区住建局管辖范围),特别是人口及发展较快的滨河以西及东城,则出现公厕建设的空白。另一方面,临汾公厕革命成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倡导者十年来一直坚守岗位,他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和工作经验,长远来看,随着人员变动,新的负责人能否使公厕建设形成新的有效合力,公厕模式是否可以继续完善,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2)智能管理及生态效益尚待加强

临汾公厕现阶段虽然已经形成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但是相关智能管理技术的引入很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环节也存在缺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厕建设及管理的效率。

目前,临汾公厕仅开放了微信平台,只有少量信息发布,也仅引入了一些简单的智能装置(自动感应出水,人流量测量、音乐播放),总体而言,技术及技术人才的引入缺少相关政策,也缺少相关合作,导致现阶段智能管理技术引入及应用不足,还未能自动实现数据全纪录与分析。开放的相关网站及平台未能及时更新、整合信息,信息带动力不强,再加上地域限制,也未能起到行业间信息交流的作用;在生态循环方面,临汾公厕只有简单的节水装置,废弃物经化粪池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还未引入先进的废水等废弃物的处理装置,易造成很大的水资源受污染的压力,也不利于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缺乏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朱光磊.现代政府过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

[2]王浦劬.论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理论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31-39.

[3]宿青平.大国厕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赵梦婷(1990-)女,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管理。

张崇康(1960,3-),男,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武文风(1974,9-),女,博士,山西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

猜你喜欢
临汾市临汾公厕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临汾:召开临汾市家庭服务业第一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19年发展家庭服务业表彰大会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澳三成人患有“公厕焦虑症”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