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2019-07-19 02:28何文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4期
关键词:五年制思维能力核心

何文英

[摘           要]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成果的公布对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教育不仅要立足就业创业,更应该为学生持续终身的职业生涯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主要学科阵地,五年制高职语文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有哪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方式又会发生什么转变?从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审美态度、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研究做贡献。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0-0058-02

一、核心素养的新要求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它肯定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进一步提出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的必备品格,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即教育不仅是为就业创业,更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健全的人格服务。它分为3个方面6大核心18个基本点,涵盖了高职生方方面面,涉及品格提升和能力培养。它是对五年制高职技术技能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一次升级。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职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认为培养高职生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人,倚重专业课,忽视文化课,重视能力素质,轻视其他素质。加上企业招聘的标准是技能是否过硬,这导致学生形成一种功利思想:学好专业才是实在的。这把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割裂开来,形成了孤岛,文化知识够用、实用即可,忽略了人的长远发展以及对知识的追求;技术技能掌握即可,忽视了人对自主学习的执着;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就好,轻视了人对实践创新的坚持。

所以说,核心素养一旦削弱,就会限制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这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背道而驰。

二、高职语文的重要作用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因此,高职语文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1]

首先,高职语文可以发挥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凭借深厚的人文底蕴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其次,高职语文可以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为就业和创业服务。

最后,高职语文可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应该相应具备的语文素养,如旅游服务专业,适宜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高职语文的核心素养

针对基础教育语文核心素养,不同的专家学者有自己不同的解读。[2]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育委员会秘书长薛峰曾在讲座《关注学习经历,落实核心素养》中阐述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等四个方面。笔者深以为然。

高职语文要立足于职业教育,它一方面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服务。它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人生本质的能力,触发学生的内驱动力,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此,高职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包括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审美态度、文化传承四个方面。

(一)流畅的语言表达,培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大多数高职生在初中时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语文文化基础薄弱,语感丧失,文字运用能力不足,汉字书写错别字多,写作语言不通、文不成段,口语表达缺乏自信,词不达意、观点表达不清或不到位。笔者曾见一高职生将“写完”写成“写玩”,也见全班近一半以上学生将“信誓旦旦”的“誓”字上“斤”多加一点。在余光中《听听那冷雨》篇章中,学生难以辨析词语“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区别。语感的丧失本质上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与体悟力的丧失,对美的想象力和敏锐力的丧失。语文课堂上,教师出现“对牛弹琴”之感,概因出乎此。

因此,课后要做好拼音、生字、字词积累工作,采取一些活泼的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文字书写;课堂上围绕文本展开关键词语辨析活动,通过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程度高低、范围大小、表达角度等重塑语感,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讲托尔斯泰逝世,有学生直接说托翁死了。笔者抓住契机,立刻请学生挨个表达表示死亡的词语,学生举例很多,如驾鹤归西、撒手人寰、含笑九泉、驾鹤而去、一命呜呼、断气、翘辫子……为了准确表现托翁的人格魅力,学生不放过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甚至主动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最后定下了各自心中最合适的词,有谢世、辞世等。这也启发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开展类似语感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良好的思维能力,培养“學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发展”

猜你喜欢
五年制思维能力核心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浅谈五年制教育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五年制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参考答案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