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食品类课程改革实践与研究

2019-07-19 08:18李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5期
关键词:食品类食品专业

李媛

[摘           要]  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以及能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食品创新型人才,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平台构建、考核方式对食品类课程实施改革,最终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使学生不仅是一个求职者,而且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食品类课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12-02

一、食品专业课程改革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导向

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且更为具体的要求。国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导向,是课程改革改革的重要依据。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提高学生相应的能力。

(二)食品行业发展的需要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就业的压力,是食品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动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并脱颖而出,食品企业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食品专业人才。而近年来对食品类专业就业调查中发现,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大学生很少,能够进行自主创业的更少,企业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缺乏创新、创造能力[2]。这就有必要在高职食品类专业教育领域倡导创新教育,不仅是继承应用,更应为创造性的应用[3]。

(三)高校课堂改革的需要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未形成明确的课程体系,教育理念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课时安排不够合理[5],课程内容也仅仅局限于一些创业基础理论知识,未能和专业很好地整合,它也未能较好地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不具备实战经历经验[6]。这就迫切要求高校适应社会需要,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实施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其中优化和改革课程教学是重中之重。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为培养出大批具有开拓创新意识且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食品创新型人才,本课题从课程教学理念、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构建、考核方式对食品类课程实施改革,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1.重新定位食品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食品类专业的课程目标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具备适应食品产业变化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具有组织管理经营才能,学生能进行产品创新研发和创业实践,并可以进行创新研发和创业实践。注重培养创业人才,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具备企业家精神,即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素质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成为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智者和强者。

2.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

要结合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其一,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以真实的企业任务贯穿课程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更新实验项目和相关内容,淘汰落后技术手段。其二,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突出课程模式的实践性,在实施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7,8]。如《焙烤加工技术》这门课,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基于项目并按能力递进顺序设计课程实训项目。按照产品类别共设置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储备项目、基础技能训练项目、创新开发项目及创业教育项目,引导学生进入岗位角色,实现课程能力递进培养,创新创业融合。基础知识项目讲解着重夯实理论基础,激发他们的热情;基础技能项目主要着重产品的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及产品质量标准的掌握,为以后创新创业活动打好基础、储备技能;综合创新项目主要是进行配方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项目着重产品品质评价、销售的各个环节,利用实践创新成果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循序渐进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对学生的综合知识面、综合技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也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既要满足学生的共性需要,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9]。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的,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开展资源共享课、慕课等建设,建立O2O(Online To Offline)立体教学方式。在线移动学习系统将为创新创业课程提供一個新型有效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依托各类终端线上学习课程,线下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显著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线上线下适当讨论科学趣闻,关注最新科技前沿,有助于拓宽科学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做到主动学习。邀请企业家、行业协会专家在线视频直播指导,使外界、企业的前沿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科研成果真正能够转化,学生能够了解技术转化的过程,减少弯路,了解创业道路的艰辛。

(三)加强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目前,创新类实践主要局限于基础研究,而创业类实践仍大多停留在“模拟”的层面,实际市场导向实践太少。然而对创新与创业教育来说,重在“实践”这一环节。学好理论基础知识之后,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技实践创新,如参加技能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和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进而我们可以利用实践创新成果来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1.基于第二课堂的兴趣小组的创新实践

通过组建学生兴趣小组,依靠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不同食品的创新性配方设计和功效性产品开发的训练。通过全方位的训练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不同种类食品的深入认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坚定学生对所投入的精力的价值认可,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综合能力训练效果。

2.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实践

对于创业类实践:不能只停留于书本和模拟,要求学生从“模拟”走向市场。先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市场上产品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再根据需求进行研发,并生产出质量过关、安全营养以及市场反响好的食品。先针对校内人员微店试卖,成熟后成立公司申请生产许可证,成立实体公司,面向广大消费者销售,接受市场的真正检验。

(四)考核方式设计

在课程考核方法上,有必要建立一种能综合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和能力的评价。本研究在授课中尝试采用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期末论文三个部分。课堂表现评价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发言活跃度、回答问题效果、课堂参与度给予综合评价。实践能力考核主要结合食品专业的特点,对学生生产的产品及操作规范要点进行考核赋分。期末采用论文考核方式,在老师给定的范围内,学生自由选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改革案例及成果展示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具体的改革如下:注重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结合新技术新方法;以项目为载体设计具有能力渐进的实训项目;基于Internet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及活动;成立公司,由创业模拟走向创业实战。《食品理化检测技术》根据教学目标来重新组织课程内容。依据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研反馈情况,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除了设置基本的食品成分检测项目外,还开设特色创新食品检测项目。于2017年已建成山东省省级资源共享课,拥有丰富的微课视频、课件、任务工单、标准操作视频,可供学生课上课下学习使用。在教学中,利用建好的精品资源课网站资源,开展线上线上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要着力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比较和分析,在新方法下所做的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比较高。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和寻找环保试验材料,提出改进意见并付诸实践。“食用菌栽培”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与网络多种形式相结合,实验课与科研相结合,改变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以技能评价、团队协作为主。

通过在三个食品类专业(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生物技术)两个年级(2016级、2017级)的600名学生中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17年学生徐悦参加“盼盼食品杯”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创业西点技术大赛获铜奖。2018年学生崔梦梦参加“盼盼食品杯”第八届全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创业西点技术大赛获铜奖。2017年,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中周庆新、张冰老师指导的项目《南极磷虾油精深加工及应用推广》荣获大赛一等奖。学生不仅学到专业技能的知识,更锻炼了适应食品行业变化的综合能力,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EB/OL].(2015-10—20)[2017-01—23].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0—20/7579904.shtm1.

[2]师文添,王彬.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食品类专业特色竞争力的构建路径研究[J].农产品研究,2016(5):74-76.

[3]王岩,王彬.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2016(12):82-84.

[4]董静,周玉东.众创背景下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机械职工教育,2017(7):29-31.

[5]吴汉东,于洋,郭雪松,等.高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体系建设的:以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继续教育,2015(8):36-37.

[6]李红侠,钱玉梅,方雪梅.“食用菌栽培”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基于创新创业理念[J].准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55-59.

[7]郭玲玲.突出“工匠精神”培养的《特色食品检测》课程建设[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6(6):8-10.

[8]何苗,何荣荣,吴芹.现代学徒制在《焙烤食品生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3):229-230.

[9]易有金,邓放明,李宗军.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6):1-2.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食品类食品专业
食品类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工科食品类专业不同性别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