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振家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体现了网络计算机的重要性。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特点与计算机课程相匹配,这是现代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重要学习模式。对此,从当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包括碎片化学习主题的确定、碎片化学习任务的确定、碎片化学习基础课程的确定以及学习资源的完善几个方面。希望通过研究内容,为我国高职计算机课程教育提供新的思想和学习模式启发,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 键 词] “互联网+”;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58-02
一、引言
在教育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为目标,并以此作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碎片化学习模式主要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情景式交互体验和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与网络时代的碎片信息化相符,进而衍生出知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等。具有学习实践更为灵活、可控性更强、学习内容分割后更容易获取等各方面优势。事实证明,这种学习方式,因为其整体学习时间更短,更容易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的吸收率。如何在“互联网+”的时代下针对高职计算机类课程开展妥善完备的碎片化学习模式,是现代计算机教学的核心研究问题之一[1]。
二、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研究
学习模式存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涉及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学习模式不是单一性质的某种教学因素,而是有其相对稳定的内部学习结构,包括“几位一体”的概念。基于这种认知理解,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如下概括:学习模式主要是指在一定教育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理论的指引下,师生之间为了完成某类特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学内容,在某种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持下,形成的教学活动程序。所以将计算机类型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可以看作是多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集合。其类别划分如下图所示[2]。
(一)确定碎片化学习主题
碎片化学习模式的首要问题是学习内容的主题选择。一个学习主题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碎片化学习模式的成功。而重要性的对应面是其艰难性,碎片化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主题设计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因为碎片化学习自身的时间性限制,所以其学习主题需要建立在指导教师对计算机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充分掌握和对当前网络资源的不断积累之上。从主题的選择流程上来说,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步骤:指导教师需要积累和选择主题、辨识学生的学习间距、整理教学资源、主题的决定[3]。一个好的计算机课程主题一定是日常积累的结果。有关指导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主题想法,将其进行分类汇总并进行记录。这些分类记录过的资料将会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帮助指导教师进行学习角色和主要场景的设置。在前期积累的前提下,可以较为容易地确定好碎片化学习的主题。但是主题的选择需要具有一定的内在复杂性,需要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利用计算机课程知识解决主题提出的各个问题。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在解决该主题时需要进行学习,尤其可以进行复杂事物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主题的选择除了内在的复杂性外,还需要辨识学习间距。学习间距就是当前学生最理想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如果是计算机专业类型课程的学生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身接触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快慢程度进行仔细分析;从教师角度出发,二者均需要实事求是,不可操之过急。在针对学习主题整理教学资源时,最好设定一个特定的核心,必要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利用主题资源链接等方法,对额外的内容进行拓展,找寻可以激发指导教师和学生思想的精彩资源。当然,这些资源并不仅限于以上的路径,所有可以摄取资源的网络社区均在搜索范围以内。根据上述过程即可最终揭示碎片化学习的主题,指导教师需要通过开发学生的高思维,积极解决学习主题涵盖的问题,进行碎片化学习。
(二)确定碎片化学习任务
碎片化学习任务是整个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设计的中心环节,是课程目标具体化的重要依据。指导教师在进行碎片化学习任务制定时,需要保证该任务自身的可操作性、自身的吸引力以及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深入思考,而不是单纯地制定学习任务,让学生死记硬背。在碎片化学习任务中,指导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看到学习任务后,高职专业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分析,探究任务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在完成任务分析后,学生可以确定一个初始的执行计划。碎片化学习任务具有真实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特征[4]。学习任务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与学生的技能实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想要完成学习任务,一定需要将若干个知识点进行相互连接,解决内部的小问题。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是由许多个小任务组合而成的,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小任务,最终完成大任务。在实现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感悟到任务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确定碎片化学习任务的具体步骤为:首先可以将现代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基础内容划分为六大组成部分,分别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概念故障修复、计算机系统设计、计算机文字处理、计算机数据处理、网络处理等。其次开始确定学习任务。进行任务设计时,需要将课程学习任务分别划分到上述六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中,具体内容设定可以为两部分也可以更多。最后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任务类型。有关指导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指导教学中要注重不同学习任务在解决学生各方面问题时所发挥的不同指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和掌握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在碎片化的学习模式中,高职计算机学习任务需要达到的最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对教学信息的需要,获取各种信息并进行有效利用的能力。
(三)确定碎片化学习基础课程
碎片化学习课程是碎片化学习模式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进行理论探究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碎片化学习的基础课程需要与学习任务紧密相连,根据任务阶段性需求搭配合理的知识点,组成学习基础课程。可以说,碎片化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和时间是整个碎片化学习模式最耗时的一部分,它需要指导教师具有思路外化的能力。在教学任务的指引下,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生的实际特征,将课程划分到一个可操作的层面。碎片化学习基础课程设计的实质是对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探究过程的帮助,是让学生成长为更具有经验的学习者,使其思维构建和计算机技术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是整个课程的制定者,更是整个学习活动的构造者。指导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一定教学步骤和教学资源的指引下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培养学生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高度发展。
(四)完善碎片化学习资源
碎片化学习资源是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学习模式重要的保障,也是高职专业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基础。指导教师需要对资源类别进行有序划分,并与教学课程和教学任务相对照,这样可以便于学生确定所需要的教学信息。完善碎片化学习资源可以划分为资源寻找和资源利用两部分[5]。
所谓资源寻找,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挖掘更多有用资源的过程。计算机类课程碎片化教学资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找到的,指导教师需要重视平时的资源积累,随时记录有效的学习资源,才能在课程或学生需要时及时提供。在日常资源积累过程中,有关指导教师也需要培养自身资源质量辨识的能力,高质量的学习资源通常具有明显的可读性和可分析性,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教师可以借助资源的可行性、可解读性以及整体任务明确度等因素判断资源的质量。搜索引擎的正确使用可以提高资源搜索范围和搜索质量,学生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较为完备的搜索引擎或者网络社区进行学习资源的访问和下载。此外,其他形式的学习资源也是计算机类课程重要的资源储备。例如录像、海报、地图、模型等。
三、结语
研究分析了当前高职计算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整体教学模式,其教学模式依然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讲解、演示和上机练习”三部分。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要,计算机课程领域的学生需要新的学习方法。高职计算机课程碎片化教学模式将基础课程、学习实践和学习空间进行有序结合,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征,通过课程任务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实现,可以确保学生进行有序学习。碎片化学习模式可以满足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整合,从而达成以学习先进计算机技术为目的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赵雪竹,冷慧.“互联网+”时代下碎片化学习对提高中职学生英语水平的可行性分析[J].校园英语,2017,8(9):87-88.
[2]山少男.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碎片化学习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以《网络媒体应用》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術学院学报,2017,8(1):137-139.
[3]游琪.“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信息通信,2016,5(5):283-285.
[4]王欣,周晓梅.云计算环境下大数据合理分流技术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6,33(3):292-295.
[5]常亚兵,郑建立.基于ZigBee和GSM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6,24(2):132-134.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