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财珍
新阶段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如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现阶段高校也更加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对“互联网+”等新模式与新技术进行研究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就针对“互联网+”在高校党支部建设中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与讨论,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运用“互联网+”的优势
现阶段,高校学生大多数以九五后为主,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并且生活在新技術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其思想更加开化,不愿意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与束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并且网络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迎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的特点,丰富传播内容的同时,有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党支部成员关系。通过网络可以打破传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学生提出各种意见,能够最大限度上的保障学生知情权与参与权,对于消除党组织间的隔阂有很大帮助。
二、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运用“互联网+”的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大背景下,现阶段大学生习惯使用网络、乐于使用网络,虽然这种接触新技术的做法是好,但是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甚至出现逃课打游戏、上网的问题,再加上国外敌对势力通过网络传播其不正确的理论与思想,能够很快腐化大学生思想,还有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等都会通过网络得到大面积传播,如果在运用网络时把控不好这个度,很容易让学生受到外界信息干扰,从而不能达到最好的应用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去沟通交流,而其运用最多的除了“聊天”之外还有“好友动态”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影响,由此大学生党性与政治立场是否能够经受考验已经成为一大问题,这对于党支部建设十分不利。
三、“互联网+”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对党员培训内容进行创新
结合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常常挂在嘴边的话题,虽然大学生党员相对于其他同龄学生来说从思想觉悟还是道德修养上都是十分出色的,但始终还是处于这么一个年龄阶段,在很多问题上还是会捉襟见肘,面对诸多诱惑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支撑。因此我们应结合时代发展对党员培训内容进行创新,前些年比较火的反贪大剧《人民的名义》,可以说社会各个阶层都被这部剧所吸引,一些老戏骨出色的演绎与精彩的剧情让该剧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很多大学生对这部剧多多少少会有些了解,这部剧主要从两个方面诠释了怎样以人民的名义办事,是打着人民的名义谋私利,还是真真切切为人民做实事,也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学生有着很深的触动。我们通过这部剧,再结合党建学习内容进行讲述,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该剧又是案例、又是剧集、又是实践,学生在观看与学习完后要写出感想,并相互讨论、共同进步,始终将党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有力武器,去应对各种问题,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榜样的力量。
(二)做好学生党员管理工作
学生党员有着专业各异、性格各异以及年级各异的特点,因此通过“互联网+”能够很好打破满足这些差异性的具体需要。我们可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让党课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建立健全网络授课机制,利用网络的诸多优点对党员进行把控,方便实现民主决策等。并且利用网络聊天或网络通话,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党员的心理变化,随时掌握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为进行有较高针对性的帮助奠定基础。
(三)完善党支部管理机制
学校应给与相应的重视从,做好物质保障工作,开发网络党支部平台,方便党员管理工作的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做好各项工作,实现党员量化考核、组织关系转接、党组织生活以及民主评议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有关人员只要有相关账号则能随时随地的登录该系统,并且在后台我们还能通过各方面的数据收集,做出相应的信息分析,从而实现信息化、系统化与常态化。
(四)完善奖励机制
完善奖励制度是调动党员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优秀党员评选以及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党支部成员参与其中,并利用网络平台将党支部优秀人员进行公示与表彰,带动更多人积极向上、奋勇向前。对于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党员应建立健全助学金制度,保障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并设立助学岗位,以合理的方式为由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于高校党支部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有关人员应重视起来,做好资金、设备与人员支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处理问题,发挥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努力创建高校党支部建设新局面。(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