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润泽课堂

2019-07-19 09:34卢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卢月

摘 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离不开基于真实生活情境与问题的本真教学。为了培育“四有”新人,不仅体现在教材的解读中,更体现在学生身上,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要让学生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通过素质教育,情景探究,学科整合,共享学习让其润泽课堂,润泽学生。

关键词: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近几年我在各类教育学习中,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大纲中,学习资料中大量接触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

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贯彻与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重要的作业,成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关键部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让核心素养通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板块去润泽课堂。我们要实现本学科的价值,落实核心素养,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要让学生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通过素质教育,情景探究,学科整合,共享学习,让其润泽课堂,润泽学生。

一、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培育”

1.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正如郭培学习时,顾润生教授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法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难能可贵的是,近年来,各类赛课活动中,教师普遍能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法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

2.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碎片式”情境教学转向“主题情境探究”

主题情景探究式教学方法,也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而活动和探究离不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学习的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试图改变过去那种随意、零碎、杂乱、无序的情境设计,通过这种以主题为中心、情境为载体、问题为桥梁。通过一系列问题设计,指导学生达成目标,从而使教学的主题性、整体性、逻辑性更强,并实现情境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国家社会到自身的有机连接。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培育”。[2]

二、尝试跨学科主题教学,变“学科教学”为“学科整合”

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品德课程逐渐融合了品德、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领域,成为一门综合性课程。2016年秋季起,新启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将法治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当前的课程内容结构,超越拼盘式的综合课程状态。学科整合将多科内容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展开,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很重要。现在的人才应具备哪些素养,与文化差异,文化背景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就需要学科整合,综合培养。

三、促进深度体验与探究,变“落实知识”为“素养教育”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诸多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与探究的课题。如“相亲相爱一家人”可以结合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从而为整个单元学习创设温馨、愉快的氛围,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思考道德课程的教学方式,真正促进学生学习中实践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的综合发展。这要求我们改变教师课堂教学的方式,把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大胆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和扮演執教者体验,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思想品德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思想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判断能力,让学生深刻到认识到道德素养对总结的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诚实守信,孝亲敬长,亲近社会,热爱祖国等等。

四、归还学生学习自主权,变“课堂控制”为“共享学习”。

当前随着“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敬老院”等新词汇的出现,也影响到教育,从共享图书,共享课程,共享资源、到共享学习,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趋势的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学习有了技术支撑,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设备,随时随地可以开启学习模式。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网课、磨课、网络公开课……正在深刻地改变教育模式。它不仅是对学习者的冲击,也给教育者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这势必要求教师归还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扭转“知识代理人”的“专家”角色,与学生一起迎接新时代的挑战。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然要求,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的角度来看,有共享的分工才是可靠的,共享经济呼唤共享学习,共享学习促进共享经济。[3]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思考课堂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主动去改变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分享学习和共同成长,体现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也促进双边活动。我们通过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交往中把握自己的定位,促进学生社会化。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线下和线上学习相结合,顺应时代脉搏,合作共赢,共担责任,使得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卢莉芳.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18(04):40-41.

[2]凌泳施.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2):29.

[3]宋雪春.基于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8(16):124.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