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2019-07-19 06:14董巧玲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董巧玲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精神的享受,因此旅游地逐渐成为旅游活动主体的聚集点。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地,这里不仅自然地理环境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业也已初具规模。因此本文采用综合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简要分析了向海湿地资源的概况、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等,基于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条件,提出了解决向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向海

一、向海湿地概况

向海自然保护区地处松嫩平原西部,通榆县境内,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向海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鸟类拥有近300种,高等植物600余种。同时向海是蒙古自治乡政府所在地,境内一些村中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文化,在向海每年都要举办蒙族的传统盛会——那达幕大会,你可以在这买到独具蒙族风格的工艺品,纪念品,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向海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向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向海湿地由20多个湖泊交错相连,利用广阔的湖面,开发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湖面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首先,在近岸地区划分一定的水域发展水上娱乐项目,开展划船等旅游活动;其次,发展湖泊水产养殖,参观、捕鱼、垂钓、品尝水鲜及捕猎野鸭等一系列生态旅游活动;再次,在湖泊中心区,通过水质改良,引进北方没有的莲花,形成本区独具特色的荷花景观。此外,在湖泊沿岸的沙滩上,建设滑沙场、滑草,开展滑沙、滑草、沙滩浴等娱乐活动。在湿地林区,可适当划分出一定的狩猎区,开展游客狩猎旅游,丰富旅游的内涵,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二)向海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向海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多种多样,这对教育和科研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资源。1984年由世界国际野生生物基金会组成的国际鸟类专家考察团来向海考察,仅几天光景就观察到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58种。向海自然保护区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国内科学工作者进行科普旅游和科学考察。因此,注重向海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向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对向海湿地农业观光、品尝的开发利用

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但农业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现代生产农业、观光农业,发展较快,造成资源浪费。本区可通过利用高新技术建立高效生产的农业模式,生产绿色产品,组建农业观光园,发展种植、养殖、园艺等旅游项目,让游客享受田园般的生活。

三、向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向海湿地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作为湿地生态系统而建。目前由于连年的干旱加之水库上游的截留,向海湿地中的霍林河、额穆泰河也都进人枯水期,导致水位急剧下降,甚至有些区域无水,水资源的严重缺乏致使向海周边生态不断恶化,湿地面积也急剧减少,芦苇、蒲草等植被部分退化,裸露和沙化严重导致生态严重失调,使在此栖息的鸟的数量减少。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景观的可欣费度和游客的数量,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二)生态调蓄功能减弱,湿地污染加剧

随着湿地的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加,部分湿地已开始退化甚至丧失。湿地面积减少使其调节径流功能大大下降,水旱灾害交替发生,湿地蓄水能力下降,引起水位降低和径流量增加,自净能力降低。再加之近年来工农业的发展,湿地污染日趋严重。

(三)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化,生物多样性下降

人类的开发活动,尤其是道路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湿地围垦等活动,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得天然湿地被割裂成若干孤立的“生态岛屿”,湿地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急剧增加,这必然造成物种的减少和湿地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破碎化不仅改变了其地表径流特征,而且减弱了其与周围生态系统的水文联系及物质交换过程,湿地生境的破坏使得鸟类、鱼类的栖息生境受到威胁,对其“驱逐效应”加剧。

四、向海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一)制定科学的旅游开发规划,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鉴于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现状及国内外类似的经验教训,尽快补作旅游开发规划。根据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对区内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开发计划、总体布局、景区体系、景点建设、旅游设施、服务系统、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与规划。其当务之急至少应对向海旅游服务社区与设施的选址与布局提出专项规划,从根本上扭转目前任意选址、盲目建设的混乱局面,使保护区的原始风貌、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得以最大限度的保护。

(二)保护珍稀水禽、开辟各具特色的旅游路线和景点

注意保护珍稀水禽不受旅游者的干扰,其旅游区与水禽栖息地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隔离地带,在建观鸟台时,以不破坏生境和景观质量为度。多途径、全方位开辟各具特色的生態旅游路线和景点,均衡、分流与疏导游客,以改变目前少数“过热”景点的短期超负荷状态。

(三)与湿地保护并举,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控制湿地开发规模,遏制掠夺性开发,寻求湿地与周边非湿地地区之间互利互惠、克服破坏性干扰、协调发展的途径,保障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代际公平原则。在开发利用时要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对核心区实行绝对保护,禁止狩猎、捕鱼和围垦,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抑制区内湿地退化,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将湿地水文变化控制在其阈值内。

结论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分析了其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和广阔前景。开展向海湿地旅游业要将脆弱生态环境中不合理与盲目、粗放的资源开发已带来了明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进行有效控制和改善,我们必须将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并切实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技术措施,真正实现向海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资源整合探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型苏州古城旅游产品策划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