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淑娣
摘 要: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舆情载体网络不仅承载和传递着舆论引导信息,也是传媒和资本以及受众和引导四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博弈平台。传播媒介大致可以分为:大众传媒、新兴媒介、社会活动、文字语言,而在媒介即信息的传播时代,网络舆情的规范引导要注意以规范传播力为基点、以提高引导力为抓手、以控制影响力为核心、以增强公信力为目的。
关键词:网络舆情;载体分析;规范引导
一、网络舆情的载体分析
传播载体在议程设置的理念下成为信息的集合。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社会信息的传播大致有大众传媒、新兴媒介、社会活动、文字语言四种载体,在不同时期对于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新兴媒介对于大众传媒的冲击和对于语言活动的解读,使得社会传播中载体的内容因为载体发展而泛滥。
(一)大众传媒
在这期间网络是共同的圆桌在相互的讨论交流,说了什么似乎是那么重要留下来的好像是桌子的存在。人们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得益于报纸和广播,以及电影和电视的四大媒介的普遍应。在以往的社会生活里四大媒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信息传播方式,也是引导社会思想政治方向的重要武器。其中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要内容,定期面向广大公众发现的出版物,它是舆论引导最早的最主要的印刷媒介载体,其中《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就影响深远;广播是通过无线电设备传送声音,覆盖面最广的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的引導中由于不易保存和收听受限使得舆论的影响效果欠佳;电视,是在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同时传输图像声音和文字的大众媒介,在舆论的引导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和消极选择的状态不利于舆论的消除;电影,是在电视媒介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电子媒介,通常电影本身就是议程设置的生动展现,是制造舆论和传递价值的主要方式。
(二)新兴媒介
对于技术发展发展带来的传播领域的新变化,对此有学者说“新媒介技术所带来的传播革命则普遍地将传播权力从媒介的一方转移到受众的一方,从而使受众有更多的媒介选择和信息选择,并能更加主动地使用媒介”,自觉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和水平。新兴媒介的发展有门户网站和新闻跟帖,也有网络论坛和微博微信,其中当下最流行的要数抖音游戏和淘宝天猫以及优酷芒果,这新网络页面和应用软件创造了光怪陆离的世界。最具科技和创造的东西就是手机和电脑。基于芯片的核心技术创造的电子产品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像是放大器,可以捕捉到事物发生发展的全部细节和整个过程,对于人物时间地点的信息,而且甚至以最快速最真实的视频传输,让人们叹为观止科技对于时间的记录和见证;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也像是扩音器,以前只是能发现行动的痕迹,现在通过电子设备语言的声音也成为保存的磁带,生活的片段也可以视频的记载,时间记忆是可以保存的。
(三)社会活动
在社会生活之中对于网络舆情的反映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网络的隐匿性和多样性并不能澄清网路舆情的真实内容。对于网络舆情的社会反映必须加以引导和规制,避免将网络的穿枪舌战口诛笔伐演变为网下的打架斗殴勾心斗角。从社会活动研究来看网络舆情的具体受众和接受态度,主要从会议活动、群体活动、文化活动来看,会议活动不仅是舆论形成的重要方式,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活动载体,以历史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为典型;群众活动作为社会舆论最基本古老形式,以宪法规定的游行示威最为严肃,具有的组织自发性和社会冲击性;文化活动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文化活动载体,与舆论引导活动最密切相关的是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不及时大众最为喜爱的文化现象,也是舆论引导的关键在题,在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具体引导中,提神文化思想含量和文化活动建设是是舆论引导的价值要求。现实生身活中可以看出,对于网络舆情的那些娱乐话题、社会焦点、国际问题和高校建设,社会活动还是能给与及时、正面、有力的引导的。
(四)文字语言
在网络舆情发展的现代社会语言依旧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回顾历史金文铭文甲骨文,民谣和楚辞与汉赋,唐诗与宋词,明清的小说,歇后语和绕口令,这些都是文字语言的时代形式,不仅是交流的表达也是文学的形式。现代社会白话的提倡也促进了文学的普及。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种类与语言的普及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问题。在民族的交融之中汉语和方言也都存在着各自的魅力以及相互通用。社会也在继承和发扬着优秀的形式,义务教育中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是重要的最明显最直接的体现。在对于社会的现实接触中,发现对于文字的结束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留学潮流进入中国而又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由于网络的使用和创造,知识呈现碎片化和百度性的存在提取,而对于语言呈现娱乐性和直接性的表达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话语朝着中国化、民族化、时代化的发展。当下语言的表达形式有除了歌曲和段子、比喻和叠词、吹捧和讽刺,视频和图片往往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以淘宝体和艳照门最为典型和最为轰动。创新推动下的微信文章和微博动态,以及今日头条和抖音视频也都热议不断。以文字语言的为表达的形式成为网络载体的舆论表达的常见形式。青年网民在虚拟网络中通过语料嵌入、语态融合、语篇衍生重构网络话语文本,使得网络话语不同于以往的社会语境。
二、网络舆情的规范引导
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以规范新闻舆论传播力为基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提高新闻舆论引导力为抓手,注意区分政治原则思想认识学术观点错误问题;以控制新闻舆论影响力为核心,注重正面宣传和党性原则的正面推动作用;以增强新闻舆论的公信力为目的,增强新闻舆论的人文情怀和时代引领,坚持互联网络中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重中之重,是对网络舆情的现实规范与严格管理,是建过程中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
(一)以规范传播力为基点
理性驾驭新闻传播技术,网络数据与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催生形式各异的软件平台,以自媒体、客户端、微视频为代表使大众娱乐成为可能,在以媒介大众共享共有的现在,个体成为社会新闻的生产者与消费者,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者和受众者,对于传播规范呈现出茫然和无度的心态,既缺乏个人的媒介素养又缺失社会的制度指引;规范丰富新闻传播载体,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不仅取代是电视广播报纸电话的传统地位,更以空前强大的互联功能成为链接东西南北的力量。网络的创造性和技术性产生多种多样的传播基点,创造丰富多样的传播基点以及规范这些传播基点的使用对于新闻传播力意义非凡;满足大众新闻传播需求,努力适应受众特点和受众需求,除了时政新闻的及时报道和社会热点的适时推送外,对于自媒体在人际交往和娱乐生活的环境熏陶和权利隐私上,也成为关注和热议的重要问题,在提供丰富传播内容的同时平等尊重传播客体;延伸社会新闻传播空间,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下,不仅解决好网络为人民服务突破最后一公里问题,而且构建好网络意识形态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整体提升互联网络的话语权力,特别是防止虚假信息和娱乐低俗的冲击以及意识形态和多元价值的影响。
(二)以提高引导力为抓手
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導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正面宣传的导向力,对于新闻宣传者来说最基本的素养就是对于议题设置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处理能力,必须坚持正面宣传的主线和核心价值的主题,增强弘扬社会正气和树立社会新风的文化营造;提高新闻舆论定纷止争的主导力,在权力与资本角逐的背后,娱乐与消费奋起的时代,媒介主体与受众群体的相互争议,提高当对新闻舆论的主导能力,不仅加强对于新闻传播载体和传播技术的控制,而且要增强对于媒体人员和议程主题的选择;提高新闻舆论核心价值的引领力,对于核心价值的议程设置和正面宣传的不足,使核心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得不到形象而生动的传播与呈现,加强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阐释,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宣传,对于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标榜;提高新闻舆论团结凝聚的号召力,壮大新闻舆论的主流价值增强人们对于社会认同的普遍信任,深入新闻舆论的传播末梢实现对于团结广大人民的宣传任务,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新闻宣传和团结组织的作用。
(三)以控制影响力为核心
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载体的广泛应用,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播进入全民娱乐的新型时代。媒介技术的普遍掌握,个体成为独立而自主的文化基因和社会角色,对于社会化和时代化的核心主题得到最快速和最前沿的问题答案。媒介载体的广泛应用,不仅基于媒介受众的群体扩大,而且基于群体意识的普遍觉醒,在此基础上载体的工具型和便捷性使得空间得以穿越时间得以折叠。这背后隐藏的是技术的革新和创新的力量,社会的改变和大众的推动产生巨大的生产。壮大主流媒体控制影响力走向,以辐射的方式为思考控制影响不仅在于建立多个权威和主流媒体,而且在于引导主流媒体的未来走向,对于时代主题和社会问题的关注方向和关注时间处理是掌握影响方向的首先;壮大主流媒体控制影响力声音,对于自媒体的发生发展主流媒体独木不成林,影响力不仅在于自身的权威以 及历史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命运和社会的支持,支持主流媒体地位和声望,规制传播领域制度与体制,才能在社会舆论出现后控制适时适度适效;壮大主流媒体控制影响流向,控制评论转载跟帖等围观看客频率特别是事件主体的情绪。
(四)以增强公信力为目的
新闻宣传是工具性和载体性的集合。不仅宣传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而且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有利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而这些的基点与顶点都在于组织和团结所有工农群众的凝心聚力,所以公信力即聚集所有公众的信任和力量以民主团结和同仇敌忾。以理服人壮大舆论引导的接受起点,用事实说话新闻宣传总在真实的记录平凡而伟大的生活,了解过去活在当下憧憬未来,在时空中连接着自我与世界的面与面,真实的触角以文字或以照片最给人现实的呼喊和前进的力量;以文化人壮大舆论引导的身份认同,网络文化诞生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革命似乎方兴未艾,情感交流似乎取代信息互通产生影响,但主流价值的人文情怀尚未适应现代科技的工具理性,赋予传统文化以技术特色,赋予科技产品以时代主题,才能主动拥抱人文关怀和现代科技;以情感人壮大主流舆论的社会参与,点对点和线与线以及面与面的交流连接方式,使个体的独立网络空间显得狭小而广阔,现实空间保持平凡而朴实,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的情绪和思虑的发酵通过铺天盖地和纷繁复杂的娱乐和消费所淹没,投入人文关怀和人文享用提高社会理想和责任;以德养人壮大主流舆论的人文关怀,网络改变民主政治的社会进程,改变了社会力量的价值实现,以德养人尊重个人权利履行个人义务,践行核心价值弘扬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谢玉进.多样态的网络自我及其认同困境[M].北京:教学与研究,2018(07).
[3] 漆亚林.基话语分析的青年网络政治表达[J].北京: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02).
[4] 贾卓威.网络环境下言论自由及其界限法理探究[M].山东:山东大学,2010.
[5]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N].人民日报,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