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中职汽车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成为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然而目前中职汽车工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价值导向,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汽车工程教学;问题;策略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社会对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新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工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不能够故步自封,不能够死守传统的授课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就中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需要对其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和创新是中职教学的灵魂,汽车工程专业教学要突破固有的局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创新,这就对汽车工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中职汽车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待提升,他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培训学习才能适应岗位工作。为此,中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当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内容。创新需要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有所突破。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职汽车工程教学应当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价值导向。
二、目前中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汽车工程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这也成为学生能够在未来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中职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对目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引导课堂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师能否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情境,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师普遍存在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常常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单纯以教师讲课为主要手段,忽视了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新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并非教师。课堂授课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然而,事与愿违,当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常被抑制,这样的授课方式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源于学生的亲自实践,没有实践就不会产生创新。实践是产生创新的关键所在。当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陈旧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
汽车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步骤。就当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来看,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汽车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实践课程的课时量较少等。作为实践性的学科,实践课程设置比例不协调,必然会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师采用课堂漫灌式的授课模式,比较枯燥单调,常常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理论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而目前恰恰就是这两方面还没有实现有效结合。
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中职汽车工程专业的教学策略
汽车工程专业教学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导向。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如果脱离了这一价值导向,那么就难以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复合型人才。针对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价值导向,笔者提出了汽车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师应当灵活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授课方式的课堂授课模式已经暴露了诸多弊端,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授课模式,要根据中职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灵活选择符合课堂教学情境的授课方式。当前教学活动中出现了许多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方式,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比如体验式教学法、问题导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基于中职汽车工程专业特点,要灵活选择能够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课堂漫灌式的授课方式。汽车工程专业教学不单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根本,应当立足于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汽车专业教师转变陈旧的授课方式,灵活选择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授课方式,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灌输到课堂理论教学活动中。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课程教学
汽车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是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有效的策略选择。针对当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课堂体系设置不合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当前汽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课堂设置相对较少,理论知识的課程设置相对较多,这种搭配比例失调的课程设置需要调整,需要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课时中的比重。也可以将理论知识授课与实践授课同时放在汽车工程实验室进行,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中职汽车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为此,需要科学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时间观察、了解、学习和掌握汽车的相关知识,给予学生更大的想象思维空间,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灿谊,徐伟,王红云,等.面向汽车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7):92-93.
[2]李正.基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03):12-14.
[3]白彩盛.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