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雁群
摘 要 卜筮是古人用来预决吉凶、消除疑虑的两种方法,对中国古代社会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卜筮自有其兴衰过程。大体而言,有商一代,龟卜极盛;西周、春秋,卜、筮并重;春秋之后,卜逐渐趋于消亡,筮亦开始不为人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人对卜筮大体分为三种观念:深信不疑派、强调佳师派、以卜筮为文饰派。
关键词 卜筮 深信不疑派 强调佳师派 文饰派
中图分类号:B992.5文献标识码:A
卜是对龟甲或兽骨进行钻、凿等处理,然后以火灼之,据其裂出的兆象来判定吉凶。筮是用蓍草通过复杂的程序而求得不同的数字,即卦,而以之判决吉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卜筮自有其兴衰过程。伴随着这一兴衰过程,古人对于卜筮的观念亦有所变化。此事有关当时人的思想认识水准及演化轨迹,故笔者不揣浅陋,对三种观念进行了评述,敬祈方家指正。
其一,深信不疑派。这一派古人,对于卜筮能够预决吉凶,进而消除人们的疑虑、指导人们的行动,是毫不怀疑的。《尚书·洪范》云:
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洪范者,大法也,治国之准则也。在这儿,《洪范》的作者详细列举了卜筮的兆数、遵从的原则,并明确指出卜筮是君主有疑问时的一个重要咨询对象。《诗经·大雅·绵》云:“爰始爰谋,爰契我龟。”《左传·桓公十一年》记斗廉之言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史记·龟策列传》亦云(案,《史记》此篇虽为褚少孙所补,但“太史公曰”必为司马迁之文):
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以上几种说法都肯定了卜筮的祛疑、指导作用。
其二,强调佳师派。这一派强调的是卜筮人的修养与能力。《礼记·缁衣》云: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曰:“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孔子在这儿强调的是卜筮者的恒心。班固亦有言:
“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及至衰世,懈于斋戒,而屡烦卜筮,神明不应。故筮渎不告,《易》以为忌;龟厌不告,《诗》以为刺。
班固强调的是卜筮者必须慎重虔诚。颜之推甚至强调卜筮须圣人为之方可:
卜筮者,圣人之业也;但近世无复佳师,多不能中。古者,卜以决疑,今人生疑于卜,何者?守道信谋,欲行一事,卜得恶卦,反令恜恜,此之谓乎!且十中六七,以为上手,粗知大意,又不委曲。凡射奇偶,自然半收,何足赖也。
以上三人都认为卜筮的灵验与否取决于卜筮者。
其三,以卜筮为文饰派。这一派古人,认为卜筮并非是要求得兆数以作借鉴,而只是用来文饰自己所要采取的行动。《荀子·天论篇》云: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荀子的意思是,卜筮就像求雨、救日月食一样,其自身并无实际效果,只是君子用来文饰自己的行为的。《白虎通·蓍龟篇》云:
圣人独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也。
意即圣人只是用卜筮来表示自己并非一意专行。而王充在这一点上论述得最透彻。他一方面批判“兆数报应”说,认为“蓍不神,龟不灵,盖取其名,未必有实。”“卜筮不问天地,兆数非天地之报。”另一方面又认为:
圣人举事,先定于义。义已定立,决以卜筮,示不专己,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下信用不疑。
以上三人都认为圣人君子看重的并非兆数,而是卜筮的文饰作用。
站在科学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来审视卜筮,二者无疑都应当被归入迷信的范畴。迷信的产生,根源在于生产力的落后、社会的愚昧。先民之所以发明卜筮并对其尊信有加,正是由于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还很幼稚,而认知能力正是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
商代与西周以及春秋的前半期,还没有铁制生产工具,奴隶制度下的生产效率亦极为低下,因此当时人的迷信思想,比如对“天”、“鬼”、“神”的崇拜,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自春秋后期开始,由于铁器、牛耕的应用及水利工程的兴修等诸多因素,封建制生产关系得到确立,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人们的思想也大大进步。反映在卜筮上,部分人已经注意到了占卜结果的不准确或不灵验,“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面对这种与前人的经验及说教相左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寻找自己的解释。于是,一部分人曲为调和,这就是“强调佳师派”;一部分人揭示其荒谬,这就是“以卜筮为文饰派”。具体而言,前者认为占卜不灵验并非卜筮自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卜筮者的修养与能力不行,如果由圣人来卜筮,那自然就灵验了。至于谁才是“圣人”,那就不得而知了!后者彻底否定了卜筮作为神秘指导工具的身份,这是十分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他们又遇到一个难题:前辈圣王都十分信任卜筮,这应如何解释?如果否定了卜筮,岂不是也否定了圣王?而这是他们万万不敢做的。于是他们就提出了“文饰”的说法。从这一点上来说,“以卜筮为文饰派”也有一定程度的调和性。
我们还要指出的是,春秋以后的人也决不会全部属于“强调佳师派”和“以卜筮为文饰派”,“深信不疑派”仍有其存在的余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思想发展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时,往往会有一二反复过程,所以也不足大惊小怪。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隋唐以后,知识分子已很少有人相信卜筮了。降至近代,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卜筮更是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张苓.道德的起源[D].济南:山东大学,2014.
[2] 許子瀟.西周甲骨材料整理及相關問題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