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很多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一定难度,主要因为涉及较多的计算公式,再加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措施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知识,进而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数学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知识魅力。对此,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渗透生活化措施,提高学习学生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
一、借助生活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相关教育家指出,如果教师所教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那么自然而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并将所学知识融人生活中。尤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者,如果依据按照教案讲解知识则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将课堂主体交还给学生,自身则扮演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以“小数的基本认识”一课为例,教师在授课之前就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常见生活用品价格,当学生看到各类商品标签上的各带小数的价格后就会产生极大的探究知识欲望,这样会便于教师直接导入小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直接传授,而是以观察生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再例如学校组织春游活动,数学教师就借此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即每个学生都需要提前交50元车费,但实际车费是16元一人,午餐费5元,公园门票28元,最初收取的50元费用够吗?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有強烈的学习欲望,因为是要学生解决和自身有关的问题,所以可以促使学生以较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当中。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生硬地导入知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更便于学生理解。当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应用这些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深刻体验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增强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必要时可强化学生思维心理,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有着较强的关联度,由于小学生已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贴近生活,促使学生产生共鸣,把握数学知识实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归纳总结生活中各类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敏感度和熟悉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以“统计”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购买蔬菜情境,先为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不同种类蔬菜,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商贩和顾客。其中扮演商贩的学生需要统计售出的蔬菜数量和收入,而扮演顾客的学生则需要统计购买熟菜数量和单价,由此一来学生就能了解统计基础知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再以“小数乘除法”相关知识为例,教师让学生计算出一个家庭出门购物总花费,由于商店商品价格都有小数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就能深刻理解小数乘除知识,更能拉近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除了需要掌握,更需要巩固,只有这样才能熟练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具体生活问题开展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能力,一定程度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在情境中应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知识价值,增强学习数学自信心。以“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即张女士和李女士合伙开了一间杂货铺,其中张女士出资50000元,李女士出资30000元,杂货店在第一个月盈利10000元,但在月底分配利益时,李女士则要求两人平均分5000元,这种分配是否合理?大家可以为她们想想如何分配10000元收益。之后教师就围绕分配合理与不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问题,也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现实生活当中,调动学习数学积极性。其次在实践中研究;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大环境下建立大课堂观念,有利于课堂教学朝着课外拓展与延伸。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再以“统计”一课为例,数学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2012年和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情况,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统计活动,每组可以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统计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对这种活动有着较强的兴趣。例如运用黄色、银灰色和橘色统计金牌、银牌和铜牌,有的小组将这两年的金牌数记录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每年金牌数量都在增加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在做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
结语
总之,数学知识作为学生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应脱离于学生生活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将生活中问题逐步过渡到数学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从数学眼光看待问题,结合其已有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