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月
理性三问:喜悦与迷茫
第一问:技术工人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位置如何?
今年1月9日在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全国总工会提名的两名技术工人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两名工人,一个叫罗昭强,来自长春;一个叫王曙群,来自上海。罗昭强的项目成果涵盖和谐号、复兴号、国内外地铁,王曙群的创新项目已用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两位获奖,当之无愧,可喜可贺!同时,有个问题要思考。该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出285个项目,而一线工人获奖的只有两名。做工会工作久了,情感上和经验上,感觉少了点儿。这个奖,比的是实力,难道只有两名技术工人能达到这个实力吗?是不是应该考虑让“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类”的份额再大点儿,以鼓励一线工农?还有,2006年至今,只有7项一线技术工人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样是这种感觉,少了点儿。
第二问:劳模在职工技术创新中的位置如何?
国家奖项之外,工会也有自己的奖项。刚刚过去的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出60项,有28个项目由劳模领衔完成,不到一半。同时,60个项目,8项居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两个感觉,一是劳模创新占比是不是应该再高点儿?二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占比是不是也应该再高点儿?
第三问:职工技术创新为什么大都集中在“小”的层面?
工会十七大报告,讲到未来5年要深入开展 “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就是俗称的“五小”发明。当然,“五小”的目标是大的,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进行技术创新,当然还有企业技术难点等,但是它的规模,一般来说是“小”的。为什么会这样?职工技术创新能“大”起来吗?罗昭强和王曙群的科研项目不就很“大”吗?工会要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的科技项目上?
三问一答:“先锋队”与“本队”
以上三问,百思有解。这个“解”,就是一个答案。我借助工会前辈赖若愚的一个概念“本队论”。赖若愚的观点,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会是工人阶级的“本队”,“先锋队”要通过“本队”,领导全国工人运动。
赖若愚讲的“本队”是政治概念,我把这个概念用于技术创新领域,得出一个宏观的结论,就是在国家技术创新领域,也存在“先锋队”与“本队”。“先锋队”,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搞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突破性科技研究。谁来完成这个使命?主要是三种力量,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
这是科技强国的“先锋队”。他们的使命,是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比如5G技术。
工会搞的包括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内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绝大部分不在这个“先锋队”行列。我们不排除少量的技术工人可以跻身这个行列,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工人。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工人跻身到这个“先锋队”中来,但更多的人,是在“本队”中。
“本队”,就是企业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网上练兵和 “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谁来完成这个使命?主体力量是产业工人。
这是科技强国的“本队”。他们的使命,往大里说,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三大攻坚战中,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中,贡献才智。往小里说,就是企业需要什么,就要创新什么,最好能立竿见影,对企业和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五小”解决大问题。
劳模创新工作室,站在哪一队呢?
站在“先锋队”与“本队”之间,但更加偏重于“本队”。它是桥梁,也是纽带。它可以跻身于“先锋队”,但主要使命是留在“本队”。它的活动领域很大,有弹性,可进退,能承上启下,能左右逢源。
说到这儿,上面三问,就有了明晰答案。
第一问:技术工人在国家科技进步中的位置如何?
答曰:他们绝大多数人,在“本队”中,少数人跻身于“先锋队”。
第二问:劳模在职工技术创新中的位置如何?
答曰:劳模是连接“先锋队”与“本队”的桥梁和纽带,是“本队”中的先锋队,“先锋队”的后备军。
第三问:职工技术创新为什么大都集中在“小”的层面?
答曰:职工中的绝大多数技术创新,属于“本队”里的发明创造。需要说明,虽然看似“小”,看似“很基层”,但它是支撑“先锋队”的基础。没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不会有“先锋队”,而“先锋队”的所有成果,最终都必须借“本队”落地。“本队”技术创新,是“先锋队”的源头活水。
过去5年,全国县级及县级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达到1.8万家。全国县级市、县和自治县,加起来2000来个,平均一个县9个,而一个县或全国的企业有多少?总体分布上,感觉劳模创新工作室还是少了,应该再多点儿。
为什么要更多一些呢?
全国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有多少家?数量很大。与“先锋队”相比,“本队”的力量显得虚弱了。不到两万家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压不住“本队”的阵脚。
关键对策:让“本队”资源流起来
理论上,“本队”是“先锋队”的源头活水,但是不是“活水”,要看如何涌流。近來,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始了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联合,效果不错。这和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相符,只是力度、范围、频度还显不足。
众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技术型劳模和大国工匠为核心导向,开展全员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让“本队”更有“本队”的样子。“先锋队”的样子就是引领高科技,“本队”的样子就是做实应用研究、做实“大众创新”的底盘。在此基础上,要让劳模创新工作室积聚的人力、技术、信息资源充分涌流。
涌流到哪里去?市场!
这个市场可以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还要跨国界,并跨出“本队”与“先锋队”对接,也就是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科技企业对接。每年我们国家的基础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都很多,但转化率差强人意。如果劳模创新工作室这道“活水”流动起来,“本队”与“先锋队”通起来,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会有可喜转机。
以20世纪90年代为界,科研项目呈现的特点是,此前往往是一两个人完成,此后多是一个团队承担,而且团队人员越来越多。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现在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几个人的,也有几十个人的,支撑本企业本部门的技术创新,完全可以,但从做大“本队”的视角看,跟上信息时代步伐,更需要联合起来、彼此流动。
劳模创新工作室,如果能适应这些变化,未来一定大有看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