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林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 400038)
严重创伤是急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通常病情较重,具有病情发展快、不可预见等特点,如果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极有可能会引起死亡[1]。目前,急诊科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在最短时间内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分诊、抢救、临床指标监护、病情判断以及生命支持等,常规护理管理效率较低,抢救成功率有待提高[2]。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能够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有利于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链式流程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抽取112例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为21~6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4.81±11.76)岁;其中坠落创伤13例,交通事故创伤34例,锐器伤9例。观察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为23~6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5.23±11.13)岁;其中坠落创伤14例,交通事故创伤32例,锐器伤10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血液疾病、重要器官病变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在一般指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包含病情判断、临床指标监测、生命支持、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性等急诊基础护理措施。
观察组:给予链式流程护理管理,首先,建立链式护理小组,对小组中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链式流程护理管理的特点,有利于管理流程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其次,接到急救电话后,分配护理人员,检查急救器械药品,完成交接记录,在接到急诊电话5min之内,迅速安排相应的医护人员出诊,并根据出诊人员的反馈提前安排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和病房床位,使严重创伤患者到达医院之前,能够做到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病房护理的无缝连接;再次,到院接诊之后,由会诊医师完成病情问询、分诊等程序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链式护理方案;最后,准备相关药品及医疗器械,协助医生完成吸氧、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等治疗措施,保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此外,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分为痊愈、好转和死亡,痊愈:严重创伤愈合,临床症状消失且成功出院;好转:临床症状以及创伤有所改善,但未完全脱离危险期;死亡:未能成功抢救,病情恶化引起死亡[3]。抢救成功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使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 0.3 6%)显著低于观察组(94.64%),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情况n(%)
严重创伤是急诊常见危重症之一,由于具有病情为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死亡率较高,因此,要想降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必须要提高急诊救治的护理效率和质量。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方式,其主要是以患者为本,通过在危急病症患者死亡高峰期优化护理流程来开展抢救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率[4]。由于急诊护理流程较为繁琐,且对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要求较高,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能够明确急诊护理人员分工,提高护理效率,缩短出诊时间,大大增加了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存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在本研究中,采用链式流程护理管理能够明确护理人员的分工,缩短患者从发生严重创伤到接受抢救的时间,及时做出院前急救的同时,到院之后能够立即接受院内急救治疗,大大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加抢救成功率。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4.64%)显著大于对照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链式流程护理管理有利于加强急诊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急诊的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链式流程护理管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提高急诊护理效率和抢救成功率,从而降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