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婷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控制高血压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没有特效药,必需进行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9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探讨中医食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36~87岁,平均(46.15±8.93)岁;病程1~13年,平均(4.29±1.43)年;高血压分级:I级23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文化程度:小学19名,初中13名,高中6名,中专7名,大专及以上3名。对照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35~86岁,平均(45.93±7.62)岁;病程1~13年,平均(4.58±1.39)年;高血压分级:I级24例,Ⅱ级16例,Ⅲ级9例;文化程度:小学19名,初中12名,高中6名,中专8名,大专及以上4名。两组的基线资料差异显著(P>0.05)。
对照组施以常规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施以中医食疗护理干预,按照每位患者的具体自身情况给予耳穴按摩或穴位贴药等;严格控制患者每日盐分的摄入量,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天生活中的食物要保持清淡,降低盐分的摄入量,以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严格控制每日热量的摄入量,指导患者食用热量含量低的食物,禁止食用脂肪含量较高且较为油腻的食物;保持营养摄入的均衡:嘱患者能食用如水果以及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并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以掌握影响其高血压病情的主要因素,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辩证饮食护理干预。
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疗效标准:①显效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②有效为临床症状、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出现一定程度的缓解;③无效为临床症状、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未发生任何好转。
采用SPSS16.00软件,组间率的比较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 %(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 %(39/49) (P<0.05),见表1。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收缩压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波动大、极易出现直立性低血压以及脉压增加等。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肾和心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2-4]。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包括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5]。临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会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口服降压药物具有血压波动大、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缺点,且长期使用化学药物的极易引发耐药性,从而造成治疗效果的降低,甚至能导致不良反应而变生出其他新的疾病。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中医护理技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运动功法、调畅情志)作为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药物疗法,具有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其以辨证施护以及整体观念为原则,主要范畴包括饮食、生活起居、情志护理以及运动养生等方面,主要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脉以及调整阴阳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临床目的[6]。中医食疗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为调理病理的体质,而中医食疗是调理病理体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 %(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 %(39/49) (P<0.05)。提示将中医食疗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