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者伯麦(GernotBhme)2016年出版了《审美资本主义》(?sthetischerKapitalismus)一书。[1]这本有趣的小册子,旨在追踪西方资本主义批判的最新发展。伯麦认为,批判理论作为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内部实则有两路传统。学界耳熟能详的是马克斯·韦伯这一路,标举劳动、禁欲及工具理性等思想范畴。从卢卡奇到霍克海默、阿多诺,乃至哈贝马斯,皆可视为韦伯的思想后裔,端看如何围绕理性来组织正/反命题。不过,伯麦虽师从阿多诺,但在他眼里,经典批判理论尚有另一路传统。这路传统可沿着马尔库塞,追溯至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桑巴特(WerneSombart)。桑巴特其人,汉语学界并不陌生,其著作早在民国时期即有译介。他作为资本主义研究巨擘,与韦伯实为一时瑜亮。相比韦伯,桑巴特更强调消费、纵欲等范畴对于人类解放的核心意义。
在伯麦的启迪下,马尔库塞与桑巴特之间的亲缘关系,似乎一望便知。马尔库塞的代表作《爱欲与文明》,以其爱欲解放的宏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对20世纪60年代的激进运动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论及马尔库塞这一时期的社会哲学,通常强调的是其熔铸精神分析与马克思主义为一炉的创见,是其据爱欲分析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内在批判的激进锋芒。但这些学说之间的内在关联,目前论者仍寥寥。[2]伯麦的提示表明,在分析资本主义的核心范畴和大方向上,桑巴特的确可谓马尔库塞的先驱。但他也未明言,在马尔库塞与桑巴特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可相互通约的分析视角。那么,桑巴特到底有何独特之处,能诱使像伯麦这样的法兰克福学派后学,时隔数十年又来重审其理念?为此,不妨先考察桑巴特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视角。
众所周知,桑巴特既反对唯物论,又抗衡“禁欲”论,独树一帜地阐发了“纵欲”精神的现代性意义。所著《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充分体现了这一独特旨趣。[3]桑巴特认为,情爱世俗化解放了感官享乐,催生了服务于非法情爱的特定女人阶层。“非法情爱”一词,显示了无所忌讳的色情主义动机,蔑视婚姻与法律,歌颂肉欲与性享乐。爱情与金钱的媾和,刮起了迥异于家庭生活的奢侈之风,刺激大批量商品生产及贸易,成为资本主义兴起的关键社会因素。桑巴特直陈感官享乐本质上是性快乐;任何奢侈类型的发展,皆可归因于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性冲动。这曾颇令研究者感叹,认为桑巴特已接近精神分析的视野。
不过,这套关于资本主义兴起的历史叙事,最独特之处却在于女性被提升为了历史的主体。桑巴特毫不讳言,世俗情爱的胜利,本质是女人的胜利。正是上流社会在性关系上的逾矩与冒险,为文明带来了一个特殊的女人阶层。这个阶层扩散奢侈消费的效应可视为一个同心圆。处于圆心,始作俑者的是宫廷情妇:她们常伴君侧,攫取了权力和地位,制定了时尚标准,影响远及宫廷之外。继而,民间大都市有了高级妓女。再接下来,城镇女郎(普通妓女)大量涌现。宫廷情妇的吃穿用度,引起争先恐后的模仿,波及了所有社会阶层,甚至品行端正的女士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参与进来。桑巴特改变了男性作为历史叙事的主体视角,奢侈社会学第一次成为女性社会学,爱欲动力论也第一次明确具有了女性主体。《奢侈与资本主义》明目张胆地把女人送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在我看来,这个此前几乎不受关注的女性议题及其引发的性属争议,正是衡量《爱欲与文明》之得失的新视野。
桑巴特的资本主义叙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照亮了此前未系统关注过的问题。实际上,在弗洛伊德关于资本主义文明的论述中,“女性”的文明论意义已经得到了部分揭示。而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承袭了这种观点,分析了“女性”功能在文明社会中的演化,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机制:压抑—补偿。
依据精神分析的文明史论,女人是对文明“不满”的始作俑者。据弗洛伊德解释,[4]152页及以下人采取直立行走,周期性的嗅觉刺激遂被视觉刺激所代替,性刺激也趋于持续与稳定。男人因此要留住女性(性对象),女人则顾虑孩子,被迫留在男人身边。原始家庭(部落)一出现,统治也相伴而行:父亲独占生儿育女的女人,创造了乱伦禁忌,建立起对儿子们的残酷统治。儿子们被剥夺了性权利,只能将性能量转移到劳动上。同时,由于目标受抑,性爱只能改头换面,从家庭(亲情)扩散到陌生人之间(友谊)。一言以蔽之,文明建立在“爱—亲情—友谊”这一压制爱欲的本能结构之上。弑父因而成为文明发展的转折点。家长专制结束了,继之而起的是订立社会契约的兄弟宗族制,人类迈入了严格意义上的文明阶段,社会组织、道德及法律方始产生。但是,原始父亲幽灵仍在,始终表征了人类自我保存所不可颠覆的生物正当性。弑父带来了负罪感,迫使统治者自我压抑,以维持文明发展。
无论如何,家庭要约束个体,而文明却敦促人们凝聚为更大集体。个体的取向纯然是持续的快乐满足,仅当个体为了自我生存不得不服从于现实原则时,才联合构成了社会(家庭);社会的取向则是团结。文明迫使男人压抑并升华本能,建立社会层面上的联合,从而威胁到了基于爱欲的家庭关系。工作世界凌驾于私人世界之上,迫使女性退居次要位置,她们不满并对文明产生了怨恨。只要性—爱仍被视为压抑文明中的最高快乐,爱就不可避免地在兩方面威胁文明:其一,爱的关系并不稳定,会造成人的软弱,不利于集体生活;其二,爱具有最强烈的排他性,情至顶峰时,难容第三者(包括儿女)插足。父子冲突便基于爱(性)之权利的分配。弗洛伊德曾尖刻地说,文明之所以还能容忍性爱,不过是未能找到对生息繁衍的替代手段而已。[4]159
为了抵消女性的“不满”乃至“怨恨”,压抑与补偿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最重要的一对核心机制。这也构成了男性原则与女性原则之间的基本关系。马尔库塞认为,压抑理论早期强调力比多与自我之间的对抗,其较晚的修正版本则引入了生本能(爱欲)与死本能(死欲)之间的冲突。本能天然会保守地向无机物状态复归。死欲成为与爱欲难分难解的对立本能,并衍生出了攻击性倾向。唯有在特殊性爱(施虐)中,死本能才通过凶残的情感显露本不易觉察的存在。在西方思想史上,性反常虽为社会秩序所不容,但其美学价值却随着审美现代性问题获得了一席之地:萨德赞美性受虐狂,克尔凯郭尔也描述过昆虫交尾即死的涅?美学。这种美学旨在弥补生命亏损所带来的痛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酝酿美学革命。但在压抑文明中,这种美学批判失去了激进色彩,反而以审美价值来消解人对文明的“不满”,将上述“爱—亲情—友谊”的本能结构,理解为资本主义社会合理运行的产物。
上述文化机制最成熟的历史表现形式就是资产阶级婚姻。在资本主义的清规戒律中,家庭是资产阶级最后的避风港。合理婚姻(一夫一妻制)也意味着爱欲与道德(社会秩序)破天荒的联合。在马尔库塞看来,成熟文明赋予婚姻的是统治色彩:“人们的生存主要受其产品和操作的交换价值决定;但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床笫生活却洋溢着神圣的精神和道德律。”[5]此时,社会劳动分工起了决定性作用:父亲不再作为母亲的占有者,而是作为家庭劳动力的代表来施行压制。一旦经济领域的权力结构成型,美学的革命意义也蜕变为乌托邦。当个体越发成为社会机构中劳动的主—客体,爱欲也完全降格为一夫一妻制生殖器性欲。这样,非法情爱也必然作为婚姻的补充现身,但被解读为制度压抑范围内的性欲爆发:类似的性道德松弛反而有助于制度本身。大众文化(商业、广告等)中的性泛滥,不过是压抑原则的进一步延伸。至此,“女性”作为“补偿”的文化意义也达到了顶峰:“女人的丽质及其提供的幸福在文明的工作世界中极其重要。”[5]144
资本主义文化机制的意义是,将与工作世界(理性、父权)相对立的领域(非理性、女性),视为支撑前者顺畅运行的合理要素,视为对前者压抑的消极或积极的补偿。若止步于此,桑巴特对爱欲社会功能的解释,充其量是步弗洛伊德后尘。他承认,近乎无限的爱本能与社会秩序不相容,仅能在合理婚姻中统一。但非法情爱不仅没有威胁婚姻制度,反在形式上构成了法外补充。同时,非法情爱召唤出来的奢侈潮流,仍是凡勃仑意义上的炫耀性消费,体现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趣味。性的商品化抹杀的不仅是个体差异,也是性别差异。这么一来,桑巴特看似将女性确立为历史主体,但根子上仍与父权制同谋。因此,必须进一步分析,为何直到马尔库塞,对女性主体在爱欲解放中的批判潜能都视而不见。这种理论上的盲视,削弱了其现实意义。
当然,无可否认,马尔库塞的论证最具彻底性:他把女性原则视为男性原则的衍生物,而非辩证对立的条件。女性的社会功能及文化意义是“补偿”。换言之,男女性别差异具有功能合理性。这一论点可透过《爱欲与文明》中的解放允诺得以验证。马尔库塞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引入压抑理论,为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压抑被区分为基本压抑与额外压抑。前者是文明的普遍特征,后者则服务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统治利益。文明的意义是人类为了生存而斗争。基本压抑在文明初期具有必然性,但随着生存条件改善,转变为了出于阶级统治施行额外压抑的必然性。其次,现实原则压抑了本能,并在特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下实现为“效率原则”(DasLeistungsprinzip)(中译本据其英文表达“Performanceprinciple”译为“操作原则”)。效率原则对应的是“效率社会”(Leistungsgesellschaft),即工具理性所操纵的异化社会。效率意味着时间上的严格管控,正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突出景观。只要成熟的工业文明能够消除导致匮乏的社会条件,实现需求满足到自由消遣的历史转换,效率原则就走到了逻辑终点。这是“爱欲解放”的历史前提。但马尔库塞强调,爱欲解放并非是性解放的狂热、放纵与泛滥,而是对力比多的释放与改造:“即把它从限于生殖器至上的性欲改造成对整个人格的爱欲化。”[5]183肉体从劳动工具恢复为快乐工具,也就取消了补偿意义上的性欲满足。但同时,改造力比多关系必然会引发激进的社会后果:“将导致那些组织私人人际关系的机构,特别是一夫一妻制的、父权制家庭的瓦解。”[5]
一旦要革普罗米修斯(男性原则)的命,“补偿”功能也就失效了。有趣的是,马尔库塞的文化英雄并不是象征灾祸的“女性”潘多拉,而是俄尔浦斯及那喀索斯这样的同性爱者。从《理想国》始,哲学教育就激进到要通过斩断生育秩序来瓦解原初的社会纽带。看来,柏拉图的哲学—政治理想仍在马尔库塞脑海中挥之不去,其关于哲学爱欲的构想直接影响了马尔库塞关于社会解放的设想。至少在现实语境中,马尔库塞否认颠覆男权就能实现女性解放。吉登斯在《亲密关系的变革》中曾严厉地批评马尔库塞忽视了性别特征,把现代性困境简化为男性困境。[6]但公正地说,马尔库塞已揭示了现代社会之立足点(效率原则以及社会理性组织)的男权特征;同时,他也敏锐地看到,追求“所有人”的爱欲解放,并不是性属权力的简单颠倒。这种天才的深刻也是一柄双刃剑。反过来,马尔库塞在构思非压抑性文明图景时,并未摆脱柏拉图爱欲政治的构想。他不是从社会发展视野下女性的现代性潜能出发,而是从资本主义压抑机制赋予女性的固有值出发:女性是压抑性文明为了消除压抑而创造出来的补偿物,两者都不过是理性同一性的产物。在这类文化批判中,“女性”不过是随洗澡水一同倒掉的婴儿,远不是一个所谓的“主体”。
同时,这类文化批判因而有自身无法轻易消解的悖谬之处。马尔库塞彻底革命男性原则的构想,暗中仍依赖着女性原则所代表的审美乌托邦。只不过,女性原则无法进入交往主体的建构,而是进一步缩减为纯粹的美学价值。在马尔库塞看来,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最终会使文明类型发生改变,原本由于本能压抑而于社会有用的劳动,将会转变为由于本能解放而于社会有用的工作。成熟文明只要消除额外压抑,工作就不再是苦役(劳动),而是创造(游戏)。这种颠覆具有深刻的席勒美学背景。但是,这条解放的道路,仍服从青年马克思包含了浪漫主义美化的“生产美学”。[7]换言之,为了创造新的现实,就必须摆脱“劳动”,诉诸非压抑性的人类活動。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语境中,非压抑性活动恰恰只能是艺术创造。在审美之光的照耀下,“劳动”的本质被把握为“异化劳动”,劳动本身就受现实原则支配。但是,爱欲解放并不是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和解,而是快乐原则对现实原则的全盘颠覆。因此,消遣和游戏不可能仅仅作为局限于趣味领域的审美功能而存在,还必须取代“异化劳动”,成为创造崭新现实的人类活动。可是,真的能够设想这么一种纯粹感性的,非压抑性的“劳动”概念吗?显然,从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语境中没法推论出这一概念。那么,马尔库塞就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来回答如下问题:异化劳动创造出解放爱欲的历史条件之后,如何能有效地转化为人的创造性活动,譬如“游戏”?劳动(=异化=压抑)若在本质规定上与游戏(=非异化=非压抑)背道而驰,又如何能在两者之间建立过渡?马尔库塞并未明确回答,但却暗示在解放了的社会中,异化劳动并不能完全消除:“消遣和表演(应为‘游戏)作为文明的原则,并不表示劳动的转变,而表示劳动完全服从于人和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潜能。”[5]177这种对更高阶的新感性的设想,就是暗中依据女性原则组织起来的抽象的审美乌托邦。不妨说,只要马尔库塞不从交往的角度来理解男女(主体)联合的基本原则,就无从摆脱这些难题。稍加注意便可看到,尤其《爱欲与文明》最后几章中,悲观氛围出人意料地越来越浓。
归根结底,爱欲所有的冒险表现,注定是效率原则统治王国中的骑士游戏。马尔库塞声称,西方文明中的文学巨著只赞颂不幸的爱情。就连非法情爱,也不过是“补偿”的一面旗帜。在“主体哲学”的传统视野下,女人是“理性的他者”(哈贝马斯语),她的美学意义相似于资产阶级“艺术自律”。所谓“爱欲解放”,是马尔库塞基于同性爱的社会交往构想,仍继承了自柏拉图以来压制女性的基本遗产。这充分说明,马尔库塞未能彻底审查现代社会转型的主体潜能,尚未走出主体哲学框架,无法真正看到“女性”独特的启蒙功能及意义。在当前思想语境下,有一个问题已迫在眉睫:没有女性主体性参与的启蒙,究竟能否称得上真正的启蒙?
由于没能成功地处理女性议题所蕴含的批判潜能,马尔库塞的资本主义批判显示出了未完成的一面:它虽揭示了“补偿”功能必然消亡的历史条件,但女性并不会随之消亡,因妇女解放进入了工作世界的女性贡献也不会消亡。女性成长代表了启蒙的积极成果,也提供了看待启蒙的另一种视角。启蒙的面相实则有二,不仅是理性启蒙,也是爱欲启蒙。若脱离了主体哲学理解爱欲,即不把爱欲简单地视为理性的对峙,而是互补,爱欲便展现出可形构交往关系的潜力。爱欲启蒙在历史进程中的合理性,才是爱欲解放的真正前提。
在这个意义上,桑巴特才成为马尔库塞的真正先驱和重要补充。奢侈社会学表明,性快感及其商品化有效地解释了现代资本主义如何能从基于劳动、纪律及自我否定的禁欲秩序转向基于享乐、游戏及自我放纵的需求秩序。这一点值得批判,但也应该看到:在巨大的、多样化的社会符号体系中,分析社会的范式也从生产—分配转变为了消费—交往。关键在于,桑巴特揭示了女性建立符号体系的独特能力,看到了符号交往可形成巨大的社会效应,深刻地影响了“移风易俗”的社会进程。同时,对交往关系中性属关系的重视和反思,也应归功于桑巴特的启发。如果不重新发现和奠定男女(主体)关系之基础,资本主义的符号体系始终是社会压抑与社会分层的工具。总之,桑巴特所提示的女性视角展示出了真正的批判潜能,迫使我们重新反思启蒙问题。
那么,《爱欲与文明》是否提供了与《奢侈与资本主义》相容的基础呢?这种“反观”是一次重构。马尔库塞的大众文化理论需要改写,因为它基本上承袭了霍克海默、阿多诺的悲观看法:“如果消遣领域在另一个与此不同的压抑性世界上等于是注重装饰、奢侈和欢愉的领域,那么……是不负责任的‘唯美主义。”[5]171显然,这种论断忽视了审美的交流功能。马尔库塞之所以对符号的交往功能视而不见,除了轻蔑大众文化之外,根本上也受精神分析人类学假说的影响。最重要的一个例子是对“邻近感觉”(嗅觉和味觉)压抑的解释。这种学说认为,比起声音,视觉也好,嗅觉和味觉也罢,都是极为肉欲的、身体的:
嗅觉和味觉产生的仿佛是某种本身未升华的快乐(和未受压抑的厌恶)。它们不必借助于一般的、约定的意识、道德和审美形式,便可以直接地把个体联系起来(和分离开来)。这种直接性是同有效地有组织统治、同某种社会格格不入的,这社会“使人孤立、分离,并阻碍自发联系的形成以及对这种联系的‘自然的类似动物的表现”。[5]29
压抑造成了视觉刺激对嗅觉及味觉的统治,是男女联合成为原始家庭的文明第一步。弗洛伊德认为这也是人类统治形式的文化原型。在这一点上,马尔库塞正确地批判了弗洛伊德,后者始终认为匮乏及统治是永恒的,因而本能压抑也是永恒的。这种假定旨在为现存文明秩序的永久合理性辩护。
不过,符号媒介(包括声音和视觉)要摆脱压抑理论,凸显社会意义,则须仰仗于理解范式从主体哲学转向交往论。哈贝马斯曾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中重构了这类交往媒介的人类学进程,为人类交往潜能的现实化寻找依据。[8]符号媒介不仅是社会交往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飞跃。但对马尔库塞来说,符号(话语)似乎从一开始就渗透了权力压制。符号创造了对感性直接性的禁忌,因而根本上显示了理性的强制:一切释义已然是对原始意义的褫夺。但是,一种(尤其体现在审美经验中)未经中介(符号)的感性直接性,稍有不慎便容易成为对日常规范的颠覆与消解。在批判理论的美学传统中,这正是从德国古典美学一直延续到先锋艺术的一个关键论题,名曰“审美主义”。而在马尔库塞对符号的不信任中,也有其老师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讲座的回响。[9]
总之,从桑巴特、弗洛伊德到马尔库塞,这条思想路径或许称得上批判理论的一个别样传统。该传统不仅上承凡勃仑、西美尔,下接巴塔耶、波德里亚乃至日常生活美学,而且与当代思潮如女性主义等形成了互动。这是当代批判理论的重要延伸,有助于在当代语境中理解启蒙那远未达成的另一面相。弗洛伊德曾指出,对人而言,服从合理论证与听凭本能愿望的支配之间难分伯仲,也许具有同等的普遍有效性。这意味着现代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的爱欲、情感以及由此建立的社会纽带、社会团结以及社会交往。不妨说,启蒙的另一面相便是爱欲启蒙。但与理性启蒙相比,它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曾在非法情爱中偶露狰容,也许须仰仗亲密关系的变革才能找到栖身之地。它追求男、女成长的关系平等,强调情感关系对社会合理化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爱欲启蒙既是自我发展的阵地,也是交往关系的王国,它能够照亮现代性進程中尚未完成的道路。
注释
[1]参见GernotBhme,?sthetischer Kapitalismus,SuhrkampVerlagBerlin,2016.
[2]参见曹卫东,汪尧罛.审美资本主义批判[J].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3]参见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参见弗洛伊德.一种幻想的未来/文明及其不满[M].严志军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182.
[6]参见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陈永国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9.
[7]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75—78.
[8]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M].孙周兴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