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鹏 张轶凡 孙晓莹 杨贝贝 聂英进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指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由一类浮霉菌门细菌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以铵盐为电子供体,反应生成氮气及少量硝酸盐的过程[1~3]。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厌氧氨氧化具有不需投加有机碳源、减少60%以上的曝气能耗、剩余污泥产量少等优点[4]。但是厌氧氨氧化菌生长速率仅为0.002 7 h-1,倍增时间长达10~12 d[5]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严苛,DO[6]、氨氮[7]、亚硝态氮[7]等因素均会影响菌的活性,制约了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颗粒污泥具有生物组成多样、沉降性能良好、抗水质波动能力强等特点,培养出含厌氧氨氧化菌的颗粒污泥,将有利于后续工艺研究和工程应用,尤其是对氨氮含量高,仅靠传统生化处理难以实现达标排放的高浓度污水,如污泥厌氧消化后产生的厌氧消化沼液和垃圾转运、焚烧和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等[8]的处理。有研究[9]采用UASB 反应器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进行培养,试验过程中发现得到的颗粒污泥密度低且容易流失;也有研究利用SBR反应器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进行培养,却发现该方法有总氮去除负荷低于2.0 kg/(m3·d)的缺点[10~11]。
综上所述,开发一种总氮去除负荷高、颗粒污泥生长稳定的扩培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发酵罐中以SBR 方式操作,由配水来提供主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根据颗粒污泥的脱氮效能,随时调整进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逐渐提高体系的总氮负荷,使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逐渐适应进水水质的变化,避免基质累积产生抑制作用;摸索出总氮去除负荷高,颗粒污泥增长稳定的扩培方法,为后续的工艺设计、中试及现场试验提供基础。通过对扩培后的颗粒污泥进行高通量测序,可以鉴定颗粒污泥中包含的菌种及其功能,确定厌氧氨氧化菌在颗粒污泥中所占的比例,证明该扩培方法的有效性。
在天津某大学试验室内,从6 L容积的UASB反应器中取出2 L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污泥浓度为20 000 mg/L,取出时总氮负荷为15 kg/(m3·d);接种后,颗粒物泥浓度为800 mg/L,因此在扩培初期需要降低总氮负荷,在颗粒污泥驯化及增长的过程中,根据出水水质和总氮去除效率,逐步提高总氮负荷。
扩培过程所消耗的化学试剂分为主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主营养成分选用的试剂为工业级,微量元素选择分析纯的试剂。除EDTA外,试剂中均不含有机成分,避免异养菌大量繁殖对厌氧氨氧化菌产生抑制作用,所有试剂均从天津阔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直接购买并按表1的浓度配制好后使用。
表1 主营养成分与微量元素浓缩液配方[12]
扩培装置为上海百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C014 不锈钢发酵罐。其有效容积为50 L,内径0.65 m,高径比2.63。见图1。
图1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扩培装置
以SBR的方式进行操作,每个换水周期为24 h,排水前需静置1 h,待颗粒污泥沉降后,排出上清液40 L,再进水到40 L 并加入微量元素浓缩液。将10 L 主营养成分母液用蠕动泵连续滴加23 h并不断搅拌。发酵罐需密封并且避光,防止溶氧和光照对颗粒污泥的生长产生抑制。罐体自带加热及保温装置,可将水的温度控制在(35±1)℃,pH控制在7.8~8.5,反应过程中需要观察pH的变化并补加稀硫酸,厌氧氨氧化产生的氮气接入到气体流量计中(型号为LMF-1,购自天津阔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由于颗粒污泥不断产生氮气,水中的溶解氧(DO)逐渐被排出,DO 值降低到0,发酵罐中可稳定维持厌氧环境。
氨氮(NH4+-N)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态氮(NO2—-N)采用 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硝态氮(NO3—-N)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TN)采用过硫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13]。总氮负荷(NLR)、总氮去除负荷(NRR)及TN去除率由文献[14]中的公式计算得出。水的pH、温度和DO由发酵罐自带的电极进行测定。由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16 s RNA高通量测序,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鉴定出颗粒污泥所包含的微生物。
运输途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活性可能下降;因此,刚接种到发酵罐的颗粒污泥需要时间恢复活性并适应新环境。在扩培初期,先降低体系的总氮负荷,防止因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下降导致进水中的基质累积,对菌的活性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由反应方程可知,厌氧氨氧化反应需保证进水中NO-2-N/NH+4-N的摩尔比在1.32∶1左右。
各测试项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各测试项随时间变化情况
启动阶段,NLR 由0.2 kg/(m3·d)逐渐提升到0.8 kg/(m3·d),此时进水NH+4-N、NO-2-N 的浓度分别为314、406 mg/L,NO-2-N/NH+4-N为1.29∶1;根据出水水质和TN 去除效率,判断颗粒污泥的活性,从而调整进水水质(NH+4-N和NO-2-N的浓度);该阶段目的是使颗粒污泥恢复活性,适应扩培环境,共持续40 d左右;在启动阶段,NLR、NRR 和TN、NH+4-N 和NO-2-N 去除率,进出水水质均存在波动;NRR 与NLR 的变化趋势一致;当NLR提高速度快时,出水中NH+4-N和NO-2-N的浓度也升高,NO-3-N 出现累积,此时的TN 去除率明显降低,颗粒污泥的活性被抑制。需要及时排水,降低进水的NLR,让颗粒污泥恢复活性,适应水质变化后再逐渐提高NLR,可将TN去除率恢复到80%以上。
经过40 d 的启动及适应期后,颗粒污泥适应了环境,到扩培第80 d时,NLR已经提高到1.5 kg/(m3·d),此时进水中NH+4-N、NO-2-N 的浓度分别为831、1 033 mg/L,NO-2-N/NH+4-N为1.24∶1;出水中NH+4-N、NO-2-N的浓度分别为 20、28 mg/L,NH+4-N 和NO-2-N 的去除率达90%以上;当出水中NO-3-N的浓度升高到254 mg/L时,NO-3-N/NH-N 为 0.30,接近 0.26 的理论值,TN 去除率仍达80%以上,证明颗粒污泥正在进行厌氧氨氧化且活性较高。第80 d 时,测得颗粒污泥的MLSS 为6 000 mg/L,与刚接种时MLSS为800 mg/L 相比,扩培效果明显。需额外注明的是,第45 d 时,图 2a、c、d 中出现的异常波动,是由pH控制误差导致,纠正后未再现。
到 106 d 时,NLR 已升高至 3.5 kg/(m3·d),进水中NH+4-N、NO-2-N 的浓度分别为1 597、2 038 mg/L,NO-2-N/NH+4-N 为 1.28:1;出水中NH+4-N 浓度为 7.1 mg/L,NO-2-N 的浓度为 15.4 mg/L,NO-3-N 浓度为 429 mg/L,NO-3-N/NH-N为0.27。颗粒污泥正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TN 去除率在80%以上,NO-3-N 是由反应生成,没有抑制颗粒污泥的活性。体系的NRR 已经提高到3.38 kg/(m3·d),克服了采用SBR法扩培NRR难以达到2.0 kg/(m3·d)的缺点[10~11]。第106 d 时,测得颗粒污泥的 MLSS 为 11 300 mg/L,对比第 80 d 时的 6 000 mg/L,在26 d 内污泥浓度增加了5 300 mg/L。第100 d 时出现的NLR降低为停电导致的反应暂停,通电后扩培恢复正常。
从发酵罐中取出颗粒污泥进行观察,其为红色,颗粒直径在0.2~1 cm 之间,形状不规则。对颗粒污泥进行16 s RNA高通量测序,可以得到微生物的种类和含量,见图3。
其中:Candidatus Kuenenia 菌为目前已经发现的10 种 Anammox 菌之一[15],属于浮霉菌门,是污水处理系统中常见的优势厌氧氨氧化菌,其比例占到了整个颗粒污泥微生物数量的11%;颗粒污泥中还有19%的反硝化菌(Denitrotisoma)[15],它与厌氧氨氧化菌共生,可提高TN去除效果,减轻反应过程中NO-N的累积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1%的氨氧化菌(AOB,Nitrosomonas)[15]可将NH4+-N 氧化为NO-N,但由于扩培是在厌氧条件下运行,所以氨氧化菌含量很小,NO-2-N是由配水提供;亚硝态氮氧化菌(NOB,Nitrospira)[15]在颗粒污泥中没有检出,说明在厌氧环境下,出水中的NO-3-N是由厌氧氨氧化反应生成;异养菌(Chloroflexi,数量约占颗粒污泥的23%)可去除体系中的有机成分(如进水中的EDTA 以及厌氧氨氧化菌等产生的细胞分泌物和胞外聚合物),避免其他异养菌大量繁殖,同时也有助于颗粒污泥的成形[15]。
图3 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外观及菌种鉴定
1)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为接种物,以SBR 的操作方式在50 L 发酵罐中进行扩培试验。通过监测进出水水质,根据TN去除效果调整进水中氨氮和亚硝态氮的浓度,可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抗水质波动的能力,适应扩培体系并稳定生长。
2)在106 d 内,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浓度从接种时的800 mg/L 增长到11 300 mg/L,颗粒污泥呈现红色,大小在0.2~1 cm 之间,总氮去除负荷达到3.38 kg/(m3·d),TN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
3)通过16 sRNA高通量测序,Candidatus Kuenenia菌在颗粒污泥中的数量比为11%,该菌为常见的厌氧氨氧化优势菌之一。反硝化菌、异养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共生,能够增强颗粒污泥抗硝态氮和有机成分累积的能力,提升TN去除效果。
文中所述方法能够稳定、高效的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进行扩培,克服了SBR反应器总氮去除负荷低的缺点,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开发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