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新动力

2019-07-18 11:36:38法人赵青
法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航拍升级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赵青

80后的陈果是一名考古工作者。几年前,他需要背着昂贵的无人航拍机和照相机到偏僻的考古现场进行记录和监控。当时一台无人航拍器的价格是3万元左右,照相机的价格却相对便宜。他谈及“当无人机受到野外环境影响而损坏航拍镜头时,”心疼不已。随着航拍器变得越来越普及,“现在我反而担心损坏的是照相机,因为照相机镜头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航拍器。”陈果告诉《法人》记者。

从“高品牌溢价”到“高性价比”,不可否认,过去一些昂贵的、高附加值的商品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宜。消费者的消费新内涵也逐渐从价格敏感过渡到价值敏感,这便是当下消费升级的缩影。

消费升级是更贵吗

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消费已经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1%,达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历史第二高点。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记者分析称“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消费逐渐取代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驾马车。”

消费人群的结构变化、消费体量的快速增长、消费场景的快速进化,这些都成为了消费升级最好的土壤。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消费升级的这样一个过程与新科技的应用是同步的。

今天市场上冉冉升起的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内容电商、快速物流、短视频等,都是“消费升级”的标签,也成为风口上的“共享背书”。

大牌、时尚、个性、舒适、性价比、体验、好的服务……这些同时成为消费者的诉求。

那么,消费升级是更贵吗?

“显然不是。消费升级不是价格升级,而是品质保障和个性化,比如清洁工具从传统的扫帚到现在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从传统的电话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典对此表示认同,他强调,“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很多家庭的消费理念呈现出时尚化、现代化的特点。这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另一方面规模效益红利的影响使得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消费品质提升,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这背后并非必然选择,这样一种消费方式会产生更大额的开支”。

刘典指出,“一般意义上我们理解消费升级,是消费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上升。而现实中却是高品牌溢价的商品在消费市场上逐渐走弱,消费者反而更青睐于性价比高的一些产品。”

在艾毅咨询CEO张毅看来,消费升级是对商品的品质要求更高,比如包装、消费环境、服务、售后以及创意等。“当然,可能有一部分商品因为成本上升而更贵,但不应该是绝对。不管是在一个或者多个层面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都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但不意味着售价必须提升。过去粗糙的服务也未必成本就一定低。效率提升了,服务提升了,成本也有可能下降。”

谁在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先富起来的4亿中产和80后90后的新无产这两大消费主流群体。”丁长发如此评价消费升级的核心人群。

“以前说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美国,现在我国在不断孕育国内市场,中国也从过去所谓的世界工厂变成了现在的世界市场——一个全球最大规模的中产群体,这背后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消费需求的经济体量。”刘典进一步补充说。

随着80后中的中产群体以及90后的年轻一代成长为消费主力军,他们立场鲜明,价值观坚定,追求新时代和新消费,既是实用主义者,也是完美主义者,在消费方式上,不仅追求颜值、品质、风格,而且强调“不太贵、不用等、不麻烦”。在崇尚理性消费的同时,看重体验,愿意为喜欢和服务买单。他们的消费潜力释放了新一轮的市场红利。

无人便利店

相较于传统的中高档餐饮店,当下以“网红店”为代表的潮流品牌更能满足年轻一代的社交方式和审美趣味。而飞利浦电动牙刷、戴森吸尘器、小米平衡车等产品,凭借着智能、便捷、享受等功能,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欢迎,同时也成为当今中国新中产的标配。

刘典认为,“消费升级其实是消费市场内在结构性的一些变化。现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可以消费过去消费不起的产品,而一些中高收入水平的家庭逐渐走向更高,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很多家庭走向消费升级的一个过程”。

“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注重品牌和自己内心的愉悦,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追求名牌。在消费形态发生变化的背后,情怀、消费者生活多样性、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消费联动以及商家营销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宋清辉谈到。

如果说70后是早些年的中流砥柱,那么80后、90后便是今天消费金融的绝对主力。比起走“储蓄消费”路线的父母辈们,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年青一代,他们天然就能接受信用消费,并且已经将其融入到生活方式中。

《2018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指出,2010年到2018年间中国居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增长了1143%,8年间年均增长超过143%。

消费升级在延续

如果说过去“消费升级”还未影响到大多数人的生活,那么,从2018年开始,消费升级将势必影响到我们,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恩格尔系数的变迁,从1978年的63.9%到2018年大幅下降到28.4%,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见证了消费升级的步伐,也反映出当今居民消费观的转变。

丁长发解释说,恩格尔系数是理解消费升级一个很重要的指数。在国际上,这一指标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恩格尔系数达到目前的水平,从侧面印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是反映国人消费变迁的一面镜子。丁长发说,“这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相当大一部分老百姓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告别了求温饱的阶段,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不只恩格尔系数这么显示,这一趋势也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5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报告中得到了证明。

数据显示,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6%,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升至47.7%,网上零售额突破3.8万亿元,增长17.8%,充分表明当下消费市场在发生极速的迭代。中国经济早已不再以“速度”为代名词,而是迈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强大的市场空间、持续稳定的增长、不断提升的质量成为了鲜明特征,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实力。

展望未来,谈及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广东省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澎充满希望和期待。他认为,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不利的背景下,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这是好现象,也是成熟经济体的完善,是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在发达经济体,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应该在60%以上,最发达国家则在70%~80%。因此中国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丁长发亦表示,经济新常态下更多激发消费新动能的有利因素正在积聚。

首先,消费内部结构趋于完善。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扩张和经济增长,忽视了制造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过度强调投资和出口而非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从政策来看,政府正在着力调控宏观经济,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其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在努力改善医疗、教育、养老条件,老百姓在这些方面少消费,就会在别的方面多消费,这是消费的挤出效应。

再次,从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国家在大幅度地减税、降负,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后,大力度地稳定就业,也从侧面反映了消费的可持续性原则。

“未来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停下来。”丁长发说。

猜你喜欢
恩格尔系数航拍升级
理性看待恩格尔系数下降
领导文萃(2024年7期)2024-04-10 12:56:46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航拍下的苗圃与农场
中外文摘(2021年10期)2021-05-31 12:10:40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 05:51:14
恩格尔系数再创新低意味着什么
公务员文萃(2019年4期)2019-07-12 00:39:51
难忘的航拍
回暖与升级
浅析恩格尔系数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18
《航拍中国》美得让人想哭
陕西画报航拍
陕西画报(2017年1期)2017-02-11 05:4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