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致力于指挥的小提琴家梵志登

2019-07-17 18:36杨怡文
音乐爱好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交响曲小调贝多芬

杨怡文

作为2019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的开幕音乐会,其作品阵容当然是不可小觑的。在即将到来的盛夏时节,除了有冰爽的可乐陪你度过炎夏之外,还有纽约爱乐乐团的两场音乐会伴你享受暮夜。

此次开幕式两场演出的四部作品,将全部由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纽约爱乐乐团演奏,音乐总监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担任指挥。演出将分为两天进行,如果说第一场音乐会的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和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让你感到清新、优雅的话,那么第二场音乐会的肖斯塔科维奇《C小调室内交响曲》和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则一定会让你为之振奋。其实在此之前,作为“局内人”的我仅知梵志登是指挥家这一种身份,这感觉就像大家都知道伯恩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却不知道他同时也是培养了诸多后起之秀的伟大音乐教育家一样惭愧。在伯恩斯坦培养的众多音乐界“新星”中,梵志登可以说算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位。

梵志登1960年出生于荷兰,五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的他在十多年的努力下考入了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他犹如“魔鬼”般的小提琴演奏技术使他一度被称为“小提琴男神”,十八岁便成为乐团首席,并且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二十年,直到三十八岁才指挥了人生中第一部作品。

事实证明,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年龄绝对不是问题和阻碍,欠缺的只是你内心对于梦想的渴望与执着。年近六旬的梵志登依然秉承着自己对音乐和指挥的热情,他曾在多次采访中坦言“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这样成功自然会来到你的身边”。这样的音乐态度足以使他站在任何领域的制高点,这也是他能成为世界顶级小提琴家与指挥家的重要原因。

纽约爱乐乐团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乐团之一,作为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它的成功必定与历任音乐总监密不可分。乐团自1842年创立以来,先后涌现出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指挥家,比如在1909—1911年担任音乐总监的古斯塔夫·马勒,这位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在二十世纪初投身于美国,并将他人生的最后十二年奉献给了纽约爱乐乐团。除了马勒以外,二十世纪世界排名前十的指挥家,如托斯卡尼尼、斯托科夫斯基、伯恩斯坦、马泽尔等人都曾担任过乐团的音乐总监。2018年,梵志登正式接任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同年他就带领乐团赴上海演出。今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我们将再次感受到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被诸多世界顶级指挥大师指导的乐团带来的震撼。

除此之外,出生于1994年的韩国青年钢琴家赵成珍将与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他是第十七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冠军,是近年来众多钢琴学子心目中的新一代“钢琴男神”。对于年仅二十五岁的赵成珍来说,莫扎特带给他的意义是非凡的。他说:“当演奏莫扎特时,我总是很开心,无比享受。对我来说,莫扎特是一切!”古典的和声、规范的音型、严谨的结构,再加上活泼动听的旋律,谱面看似简单,音乐实则深刻。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九首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二十鋼琴协奏曲》是其中仅有的两首小调作品之一。这部作品创作于1785年,是为维也纳市立集会而作。虽然全曲三个乐章的华彩段落都遗失了,但后世许多作曲家都纷纷为其填补空白,此次赵成珍选择演奏的是贝多芬创作的版本。

协奏曲与交响曲是最能体现一个乐团演奏水准的体裁,此次纽约爱乐乐团带来了三首交响曲和一首协奏曲,四部作品横跨三个世纪,从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的杰出代表莫扎特和贝多芬,到浪漫主义时期成长下却又继承古典主义衣钵的勃拉姆斯,再到二十世纪最具“战斗民族”气质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虽然曲目演出的顺序并不是按照创作时间的先后排列的,但这绝不影响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们“大饱耳福”。

或许是不想演出的风格过于单调,在第一场的协奏曲过后,乐团下半场选择了勃拉姆斯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上半场还沉醉在高贵、典雅的古典主义音乐中的听众们,想必在下半场会大吃一惊。《C小调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855—1876年,创作时间长达二十一年,有人感叹这个数字的伟大,殊不知这中间的十余载仅是作曲家本人恐惧的留白。作为一个对贝多芬满怀崇敬,却又不得不笼罩在其阴影下的作曲家,勃拉姆斯自认为在交响曲体裁的创作上是无法突破的,以至于反反复复、思前想后才写出这部被世人称作“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作品,贴上了这看似赞扬而又讽刺的标签。关于这部作品,上海音乐学院的韩锺恩教授曾说:“艰涩相关主题形态、浑厚相关音响状态”,艰涩、浑厚,或许用与之相关的词语去形容这部作品的听觉体验都不为过。

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兴起,无疑是对单调的欧洲德奥音乐风格的有力回击。音乐的审美本就没有对错,有人喜欢德奥音乐结构的严谨,也有人喜欢俄罗斯旋律的激情。快板乐章动力性的节奏、摇摆不定的混合节拍、犹太民歌与俄罗斯民歌的旋律曲调,以及肖斯塔科维奇勇于反法西斯的精神,这几点是“肖氏”风格带给我最直观的印象。此次演出的《室内交响曲》是在原来《第八弦乐四重奏》(Op.110)的基础上扩大了管弦乐队编制改编而成的,可想而知,弦乐必定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两部作品都创作于1960年,肖斯塔科维奇在原作的标题中标注了“追忆残酷的法西斯主义和战争”的字眼,因而无论怎样改编,原作中“法西斯”这一刻板印象的标签算是揭不掉了。

作品的第一、第四、第五乐章均为慢速乐章,弦乐演奏的主旋律在低音区“蹂躏”着你内心深处的仇恨,偶尔转向高音区的大调旋律又好似在为亡灵献上赞美诗的祷告,像极了安魂曲。第二和第三乐章则斗志昂扬、激情澎湃,两个乐章的调性、节拍和速度都极为相似,以至于你或许区分不出这两个乐章之间的明显区别,反倒像是一个乐章那样连贯。不同的是,第三乐章中反复出现了作曲家本人姓名的四音“签名动机”,这个旋律同样出现在他的《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当中,这是能够将作曲家本人的反抗、斗争精神在音乐上“实体化”的最有利的证明,就好像《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那样,鼓舞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全苏俄人民崛起的决心。

作为梵志登与纽约爱乐乐团在上海演出的最后一部作品,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绝对能够担此重任。这部作品创作于1803—1804年,贝多芬自认为这是他的九部交响曲中第二成功的作品,第一成功的是《第九交响曲(合唱)》。作曲家在《第三交响曲(英雄)》中标注了“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所以它的原名其实是《波拿巴交响曲》。就如同肖斯塔科维奇用《第八弦乐四重奏》追忆法西斯战争一样,在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用音乐将拿破仑“实体化”为一位“英雄”的形象,不料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结束后自封为王的行为让贝多芬痛恨不已,于是他亲自撕毁了原标题,并将其重新命名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写”。

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除了第二乐章是柔板速度的“葬礼进行曲”外,其余三个乐章都是斗志昂扬的快板。“葬礼进行曲”乐章为幽暗的c小调,快板乐章则为能够体现英雄形象的降E大调。而恰好上半场演出的肖斯塔科维奇《室内交响曲》的慢板乐章“安魂曲”也采用了c小调,不知是否是巧合,两位作曲家都采用了c小调来描写“死亡”形象。

其实,关于调性表情问题早就有许多研究,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在著作《配器法》中归纳了所有的大小调呈现出的表情意义,比如C大调是威重、沉闷、略带模糊,降A大调是幽静、神秘,b小调是响亮、猛烈、狂暴、带有不祥之音……这些看似玄学的调性游戏着实有趣。此次开幕式的两场音乐会,你不妨尝试着关注作品中微妙的调性表情,试着以全新的角度去欣赏,或许你能从中发现新的世界。

猜你喜欢
交响曲小调贝多芬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五河小调
周末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