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它仍在万众瞩目处

2019-07-17 18:36夏宏
音乐爱好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指挥家交响乐团音乐节

夏宏

一张略显发黄的老照片最能勾起人的无穷回忆。其实,对于乐迷而言,一份稍显陈旧的老节目单又何尝不能唤起他当年的美感享受呢?

此时此刻,摊开在我面前的是一份1985年5月的音乐会节目单,那是英国BBC交响乐团首度访沪音乐会的曲目。

纵然这样一次重要的乐团首访演出在今天媒体(无论是文本还是网络)的叙事中已踪迹罕见;纵然在此之后这支著名的交响乐团又先后两次造访沪上,而同为BBC系统的其他各支交响乐团也都无一例外地悉数亮相于申城舞台;尽管在2005年底我曾随上海电视台代表团亲身去到位于伦敦市中心的BBC总部,亲眼目睹过这个集制作、播出于一身的世界新闻巨头的工作环境和生产过程;尽管时至今日,BBC交响乐团这位年近九十的乐坛传奇“老爷爷”显然已不是世界甚至英国乐坛最顶尖的标杆;但1981年5月,BBC交响乐团在当时上海唯一能安排重要演出的市府礼堂举行的那两场演出却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

其时,在团长乔治·霍华德和乐团客座指挥诺曼·德尔·马尔(Norman Del Mar)的率领下,拥有九十九名演奏员的BBC交响乐团在北京和上海各呈现了两场精彩的演出。5月17日晚上演的是拉尔夫·沃恩·威廉斯(Ralph Vaughan Williams)的《第四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5月18日则是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并且与当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学生、现任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的李伟刚合作了法国作曲家肖松(Chausson)的《音诗》。这两场音乐会使当时的乐迷在欣赏了由卡拉扬率领的柏林爱乐乐团、小泽征尔率领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塞尔日·博多(Serge Baudo)率领的里昂交响乐团之后领略到了与德奥、北美以及法国乐团迥然不同的“不列颠清流”。岁月荏苒,却依然润甜在心!

在英国乐坛,伦敦交响乐团和 BBC交响乐团是建团历史最为悠久的两支乐团。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两支乐团其实是在同一个“母胚”基础上孕育而成的两个“孪生兄弟”。

话说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欧洲大都市伦敦,露天音乐会的形式已蔚然成风。1895年,一位名为罗伯特·纽曼的演出商迈出了尝试改革的第一步,他要把这种通常在达官显贵漂亮的私宅花园内举行的音乐会搬到室内,以使更多的市民能够欣赏演出。于是,他聘请了首屈一指的大指挥家亨利·伍德(Henry Wood)在当时的女王大厅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为了一举打响音乐会改革的头炮,伍德还特地组建了一支乐团。由于音乐会举办地在女王大厅,这支新建的乐团也就以“女王大厅管弦乐团”命名。

当年8月10日举办的音乐会还有一个冠名,叫“罗伯特·纽曼先生的逍遥音乐会”。它与其他正儿八经的音乐会最大的不同在于沿袭了露天音乐会的风俗,听众们不必西装革履地正襟危坐,而是可以在赏乐的过程中不拘小节地自由走动或轻声交谈,无论是音乐会的内容还是形式都更为轻松随意。首场音乐会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市民们的大加赞赏。于是,这种逍遥音乐会的形式便由此被确定下来,每逢周末下午举办,而“女王大厅管弦乐团”遂成为逍遥音乐会的专用乐团。

不料,未及十年,由于伍德与乐团演奏员之间在演奏员是否必须承诺首先为逍遥音乐会尽义务,然后才能去其他乐团客串的问题上发生激烈的冲突,他一手创建的乐团就此分裂。大约有五十名演奏员集体出走另组新团,这就是后来的伦敦交响乐团的由来。而被“折其一股”所伤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残部虽然勉强维持,却又在接踵而至的经济大萧条的冲击下几近分崩离析。在此危难存亡之际,1927年刚刚注册成立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及时出手相援,将其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与其手下的广播乐团合并,于1930年正式宣告成立BBC交响乐团。于是,这支日后闻名遐迩的乐团正式登上了世界乐坛。

执掌BBC交响乐团的首任首席指挥是英国杰出的指挥家阿德里安·博尔特(Adrian Boult),他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最著名的指挥家之一。博尔特年轻时曾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是作曲家马克斯·列格的弟子。在莱比锡期间,博尔特受到了当时最伟大的指挥家阿图尔·尼基什(Arthur Nikisch)的影响,坚定了他作为指挥家建功立业的信念。1914年,二十五歲的博尔特回国担任皇家音乐学院教授,并在英国的音乐生活中日渐担负起重要的角色。而使他一举成名的是他三十岁那年指挥了作曲家霍斯特(Holst)的代表作《行星组曲》(Op.32)的世界首演。出任BBC掌门人后,博尔特不负众望。当他带领着新生的乐团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乐团的阵容和气势令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一百十四名演奏员的豪华阵容,既可以演奏贝多芬、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也可以奏出瓦格纳作品所需的四管编制的巨大音响。正是BBC交响乐团的惊艳首秀,一举奠定了其在英国乐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世界各地的指挥名家们近悦远来,纷纷与乐团进行合作,如托斯卡尼尼就曾在1935年指挥过BBC交响乐团的音乐会,这也是他指挥的第一支英国交响乐团。

正是由于BBC背靠英国广播公司这个财大气粗的后台老板,因而乐团相较于其他乐团而言更能够经受得起经济起伏带来的冲击,甚至是战争带来的动荡。二战期间,乐团不仅化整为零,疏散到各地继续从事演出活动,而且还为战地将士录制音乐节目以鼓舞士气。博尔特有在德国学习的经历,又受教于匈牙利裔的尼基什,因而他能熟练地驾驭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品,这都为日后BBC交响乐团的迅速成长奠定了基础。博尔特在乐团辛勤耕耘了二十年,直到1950年才功成身退,将指挥棒交到了指挥家马尔科姆·萨金特(Malcolm Sargent)的手中。

如果说博尔特的功绩在于开创基业,奠定了BBC交响乐团一个响亮的起点的话,那么萨金特最为人称道的则是在巩固前任成就的基础上将乐团手中的一张得天得厚的王牌——逍遥音乐会进一步发扬光大。当年财力雄厚的BBC广播公司在接管了乐团的同时,也义不容辞地接受了为逍遥音乐会提供节目组织和演出的任务。对于这个独具英国特色、带有音乐普及性质的音乐会,萨金特以其特有的勤奋与敬业精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他的积极运作下,原先每周周末举行一两次的逍遥音乐会逐渐扩展成为一个音乐节,演出在不断地丰富,影响力更是持续地增长。这一时期的音乐会场地已由原先的女王大厅(在1941年的德军空袭中被毁)移师至更为豪华的皇家阿尔伯特大厅。逍遥音乐节的演出开幕为每年的夏季,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整个音乐节期间真可谓是“处处欢笑,夜夜笙歌”。据统计,每一季的音乐节上各类音乐会演出(包括流行音乐会)不下七十场,如果再加上在此期间为音乐教学和孩子们举办的音乐会,数量则更多。不过,尽管演出精彩纷呈,但票价却很低廉,最低的入场券仅售几英镑。

自萨金特之后,BBC交响乐团的历任当家人,如匈牙利裔的安塔尔·多拉蒂(Antal Dorati)、科林·戴维斯(Colin Davis),俄罗斯指挥家罗日杰斯特文斯基(Rozhdestvensky)、约翰·普里查德(John Pritchard)和捷克指挥家伊日·贝洛拉维克(Ji?íB?lohlávek)等都沿袭了博尔特和萨金特这两位掌舵者开创的道路,秉承着音乐会、音乐节“两手都要硬”的建团宗旨,使BBC交响乐团在世界乐坛之林占据着牢固的一席之地。

正是基于其雄厚非凡的经济实力,BBC在成功地运作自身交响乐团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又先后“兼并”了英伦三岛上的其他两个地区——威尔士和苏格兰的两支管弦乐团,并在英格兰本土的北方重镇——曼彻斯特大区设立了自己的子系乐团。时至今日,BBC旗下的交响乐团共有五支,分别是BBC交响乐团、BBC威尔士交响乐团、BBC苏格兰交响乐团、BBC爱乐乐团(曾被称为BBC北方交响乐团)以及在原歌剧院管弦乐团基础上组成的以演奏影视音乐作品为主的BBC音乐会管弦乐团。在这五支BBC系乐团中,BBC交响乐团是家族中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其余四支则有如诸侯藩镇,各驻其地拱卫“皇室”。他们的财政预算由所在地的BBC分部供给,在业务上除独自开展演出活动外,也接受BBC交响乐团的艺术指导。自1981年BBC交响乐团访华“首襄盛举”后,其余的四支BBC系乐团也都陆续进行了访华演出。

那么此次BBC交响乐团再度莅临申城,又有哪些独具特色的看点呢?

综合以上BBC各支交响乐团数度访华的演奏曲目来看,他们的音乐会纵然作品丰富,风格多样,却有两条脉络清晰的主线贯穿始终。其一,弘扬英国的音乐国粹,每场音乐会必有本土作曲家的作品,无论是在音乐史上占有牢固一席之地的埃尔加、布里顿、霍斯特,还是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两者必居其一;其二,将逍遥音乐节的文化在演出中以不同程度呈现,做到“文化输出”。

本次BBC交响乐团访沪的两场音乐会曲目,便能体现出以上这两条主线的鲜明特征。7月6日的音乐会是一套标准的音乐会演奏曲目,它由黄若的《为管弦乐团而作的民歌》、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构成。黄若是出生于我国海南省的华裔作曲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赴美深造,先后毕业于欧柏林大学音乐学院和茱莉亚音乐学院,被誉为是继谭盾、陈怡等旅美作曲家之后的第二代中的佼佼者,《华尔街日报》称其为“具有极度冲击力和实力的年轻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由俄罗斯新生代钢琴俊彦帕维尔·科列斯尼科夫(Pavel Kolesnikov)担纲独奏。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则是乐团1981年首访的曲目之一,在有意无意之间,它成为了一首极具回望和纪念价值的音乐作品。

7月7日的音乐会则堪称是把英伦本土的逍遥音乐节“最后一夜”音乐会完整地平移到了申城的舞台上。“最后一夜”音乐会是为期两个月的逍遥音乐节的闭幕演出,是整个音乐节的重头戏,它将艺术节的节庆氛围推向极致的高潮。每年的“最后一夜”音乐会经由BBC三台的广播、电视转播,演出盛况被传送至世界各地。“最后一夜”音乐会的上半场由多样化的曲目组成,下半场则由一系列具有浓郁的“英国元素”作品集萃。本场音乐会正是这样“复制”过来的,它的上半场既有二十世纪英国第一位被册封为女爵的作曲家伊丽莎白·麦康基创作的《光荣的泰晤士河》序曲,又有擅长演唱音乐会艺术歌曲和清唱剧的英国次女高音凯瑟琳·温-罗杰斯演唱的亨德尔、圣-桑和奥芬巴赫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然后以布里顿脍炙人口的《青年管弦乐队指南》压阵;下半场以香港作曲家姚恩豪具有爵士风格的作品《巧克力》(Xocolatl)开始,经由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选段后,即进入“最后一夜”的模板时刻。乐团将先后奏响逍遥音乐会创始人之一亨利·伍德的《英国海洋歌曲幻想》、阿恩的《不列颠万岁》,最后以埃尔加名闻遐迩的《威风凛凛进行曲》第一首为音乐会划上圆满的句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率領BBC交响乐团前来献演的指挥家竟也是一位故人,他就是指挥大师安德鲁·戴维斯(Andrew Davis)。他与中国乐迷结缘的时间甚至早于BBC交响乐团。早在1979年11月,由他率领的加拿大多伦多交响乐团就实现了访华,演奏了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和李斯特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等名作。安德鲁·戴维斯现年七十五岁,尽管年事已高,却仍身兼芝加哥抒情歌剧院音乐总监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两副重担,还是多伦多交响乐团和BBC交响乐团的桂冠指挥家。在他2000年辞去BBC交响乐团任职前往芝加哥抒情歌剧院就职前,他已在BBC交响乐团担任音乐总监长达二十年,是BBC交响乐团历史上除博尔特之外在任时间最长的掌门人。如此看来,BBC交响乐团的此次演出,实在称得上是一次与申城乐迷高规格、高标准的故友重逢、故音重温。

岁月匆匆,白驹过隙,也许时光能使四十年前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指挥家风华不再,华发滋生,但岁月的沧桑历练却不会使BBC交响乐团引以为傲的曲目和音色有丝毫的衰减或毁损。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就在本次BBC交响乐团沪上之演两个月后,拥有一百四十年悠久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也将于9月1日首次亮相伦敦的逍遥音乐节舞台,以一场名为“东方遇见西方”的音乐会成为今年音乐节的新亮点。如果说三十八年前的BBC交响乐团首访更多的还是具有“请进来”象征的话,那么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日益频密、深入的今天,中国交响乐团的“走出去”必将与世界名团的“请进来”引发和谐的共振,奏出彼此融合的交响。

且让我们得风气之先,于酷夏到来之前的这两个夜晚,尽情地享受由BBC交响乐团带来的这场音乐盛宴吧!

猜你喜欢
指挥家交响乐团音乐节
一场极致的“生与死”的体验——评邹翔指挥长沙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
交响乐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音乐节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没有绝对的天分,也没有绝对的天才——指挥家陈琳专访
曼妙地走在五线谱上
——访女指挥家、作曲家朱婕
找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