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平
摘 要:关注文化与生活是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对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实现中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6-0101-01
一、中小学美术教学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1)从教师的层面看,首先是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背景大为改善,但仍有在岗的美术教师并非美术专业出身,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其次是美术教师的美术教育素养问题。相当一部分的美术教师的理念落后,现代教育技术的素养不高。究其原因,与中小学美术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平时参加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机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
(2)从学生的层面看,首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很多学生认为美术只是美术课上学习的东西,下课就没事了。其次,学生开展美术实践的能力较弱,很多学生习惯于模仿,没有老师示范就无所适从。最后,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热情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应该是学生没有认识到美术不仅是老师要求学习的内容,更应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意识和技能。
(3)从社会的层面看,首先是因为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整个社会轻视甚至忽视音体美学科。学校为了不影响升学率不重视,家长为了不影响升学不重视,教师为了不影响升学不上心,学生也因为大家不重视变得无所谓。
总之,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是大家都没认识到美术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美术学习的成绩,而且事关自己的生活质量。为此,如何将美术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仍然是每一个美术教师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多渠道多方式强化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培养培训。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培训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必须充分认识人对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关键作用,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有计划地实施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丰富教师们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领会美术课程,关注文化与生活,才能自觉并不断努力去思考和探究如何把美术教学与社会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加强生活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对教材内容的生活化处理。例如,教学“我爱树木”一课,可先要求学生上学时注意观察路旁的树木,还可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各种树木,教学生从树冠、树叶、树枝、树干、树根等各个方面认识树,并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通过引导观察,学生可加深对树的直观印象、对各部分细节的观察和理解。待到练习时,学生就能注意细节处理,进而体会到绘画不仅仅是模仿,更是一种个性化的认知与表达。其次是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例如,教学“设计生活标志”一课,教师可先提问:“你见过生活标志吗?你知道标志有什么作用吗?”以打开学生的思维和话匣子。学生在说出诸如校园里“请说普通话”、道路旁“禁止鸣笛”、楼道里“安全通道”、公路邊“前方学校,减速慢行”、包装箱上“防潮”“轻放”“向上” 等标志的同时,也就理解了标志的作用。如此可让学生体验到美术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进而增强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加强课外美术活动策划、组织和指导,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生活中学习和应用美术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只是美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美术教学的全部。想要真正有效落实美术教学的生活化,还必须加强课外美术活动的策划、组织与指导。在此,我们要克服课外美术活动只适合少数美术爱好者的惯性思维,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活动。比如结合节日庆典开展绘画、手工、设计等各种美术作品展,制作贺卡赠送给老师和同学。结合校运会等大型活动组织各种海报、宣传画的征集与评比。结合各科学习开展作业封面设计、手抄报制作和美术日记的创作。针对不同学生的爱好组织绘画、手工等各类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总之,通过各种各样的美术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将从美术课上的学习所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步实现美术课程的终极追求。
参考文献:
[1]吴章新.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62-64.
[2]蒋红琴.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