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梅
《一百条裙子》,这是很薄的一本小说,7个章节,算上插图也只有76页。它有着粉红色的封面。故事主要围绕三个小女孩展开:旺达、佩琪、马蒂埃。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很特别,旺达几乎没有正面出现,作者是通过马蒂埃对旺达的回忆,通过马蒂埃的心理活动来塑造旺达这个人物形象的。
看到有人推荐对人际交往有困惑的小朋友看这本书,我笑了,像佩琪这样受人欢迎的孩子不是更该看看吗?如果只看书名,会觉得这本书适合女孩子读。实际上,我觉得这本书同样适合男孩子读,甚至也适合大人读。平凡的我们,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可以从书中看见一些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获得力量。
在这本书里,我看见了很多,看见尊重,看见友谊,看见自尊与自强……所以,它才会成为经典。向作者埃莉诺·埃斯特斯致敬!
尊重,是一种底线
美好的东西人人都喜欢,但是有些美好不是在表面的,在你还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你或许根本没有注意到。就如旺达的一百条裙子,当它们静静地挂在旺达家的衣柜里的时候,同学们根本就不相信。
尊重一个长得漂亮、成绩好、家境好的同学,很容易。但是,要尊重一个长得不太好看,或者成绩很差或者家境差或者有其他缺陷的同学,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旺达长得并不丑,她总是那么安静,几乎不怎么说话,甚至没人听到她放声大笑过。但是她来自波兰,是外地人,有着长长的奇怪的名字——旺达·佩特罗斯基。她家里穷,妈妈去世了,跟爸爸和一个哥哥生活在一起。因此,她经常穿一条褪了色的、晾得走了形的蓝裙子。
她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子,普通平凡到让人感受不到她的存在。相信,在我们的班级里,也会有类似的同学。你会主动跟她打招呼吗?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帮助她吗?比如,借给她一支彩色笔。你会嘲笑她吗?因为她穿的衣服看起来皱巴巴的,颜色也褪掉了。如果别人带头嘲笑她,你会一起嘲笑她吗?还是幸灾乐祸?还是默默地站在一边?有没有人站出来说“算了吧,这样不好”呢?
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底线。当我们还是小学生、初中生的时候,我们并不完全懂事,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就如同书中的佩琪。
佩琪总会用一种特别谦和的语调跟旺达讲话,就好像她是在和梅森老师或是在和校长讲话一样。“旺达,”她会一边说着话,一边碰碰她身边的同伴儿,“跟我们说说,你曾经说过你的衣柜里挂着多少条裙子来着?”
在她知道旺达的家庭情况的前提下,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众人面前挑起这个让旺达难堪的话题,还提醒其他同学也一起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话里话外充满了优越感。这就是对旺达的不尊重,这就是对旺达的嘲笑。可是佩琪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当,她觉得旺达撒谎了,她只是拆穿了她的谎言而已,反正,也没弄哭过她。说得严重些,佩琪也只是觉得自己开了个玩笑,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退一万步说,哪怕这只是个玩笑,佩琪也应该看得出来旺达不喜欢这样的玩笑,既然如此,就不该有第二次、第三次……然而佩琪这么做了,她总是一百条裙子游戏的挑起者。她这么做,对旺达来说,其实真的挺残忍的。
旺达说着,目光会飞快地掠过佩琪,投向远方——她好像是在看着很远的地方,就那么一直看着,却又什么都看不到……然后只剩下旺达自己继续在街上走着,她两眼呆滞,嘴唇紧闭,左肩膀不时以她特有的滑稽方式抖动一下……
这个不起眼的波兰女孩,用她自己特有的坚强与倔强,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心。佩琪说从没把旺达弄哭过。旺达真的没有哭吗?她两眼呆滞、嘴唇紧闭、肩膀不时抖动一下,都说明她在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好让眼泪不流下来。或许,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时候,一个人偷偷地哭了很久呢。
在佩琪的好朋友玛蒂埃眼里,佩琪是班上最受欢迎的女孩。佩琪是不可能真的做错什么事的。
真的是这样的吗?
套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我们在对待同伴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样做好吗?如果别人这样对我,我会怎样?
佩琪,她在班里受人欢迎,会保护小孩子不受坏男孩的欺负,会为了一只小动物遭受了虐待而哭上個把钟头。可是,她也会犯错,不是吗?
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尊重,是一种底线。你可以不喜欢他(她),但是不能欺负他(她)、嘲笑他(她)。当然,这是在他(她)并没有欺负你、嘲笑你的前提下。尊重,是相互的。
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能一味忍让
成长的岁月很漫长,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旺达,在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人嘲笑,有时我们并不要太在意。但是,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嘲笑,我们不能一味忍让,也不需要忍让。
是的,我长得不漂亮,我成绩不好,我没有很多漂亮的衣服……可是,那又怎么样?我也是很重要的,我也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旺达则慢慢地向这群女孩子走过来。每向前走一步,在脚落下之前,她好像都要犹豫很久很久。她走过来,如同一只胆小羞怯的小动物,随时准备在遇到危险的时候逃开。
旺达的内心,多么羡慕有那么多漂亮衣服的同学,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形影不离的朋友。于是她画了很多漂亮的裙子,想着可以送给同学们。她小心翼翼,努力地想要融入女孩们的圈子中。可是,没有人真正理解她。
面对同学们的怀疑与嘲笑,旺达沉默了好一阵子,她不愿意说出真相,她紧闭双唇,皱起眉头,努力维护自己最后的一点自尊。
在这场佩琪发起的关于裙子的游戏中,她忍了很久……从未反抗,或许她从未想到自己还可以反抗。比如当她们大笑的时候,冲她们喊:“我不喜欢你们这样笑我!”比如找到佩琪跟她说明真相,并且要求她以后不再玩这样无聊的游戏,甚至可以在佩琪再一次问起一百条裙子的时候,直接送她一个白眼。
在我们的成长岁月里,显性的冲突容易引起老师和家长的关注,比如男孩子之间的打架事件。而孤立、排斥、嘲笑……往往不起眼,孩子自己不说,老师和家长很难发现。经受孤立、排斥、嘲笑的孩子,大多只能在自卑与痛苦中度日,无法排解。而制造孤立、排斥、嘲笑的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做错事。
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你要说出来!如果不敢直接反抗,就要学会寻求大人的帮助,或是老师,或是家长。或许说了一遍、两遍都没能引起重视,那仍要坚持说,直到事情解决为止。
旺达是幸运的,她的父亲发现了。他是怎么发现的呢?我猜并不是旺达自己说的,否则怎么会让这种游戏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换学校。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你要说出来!及早说,越早说越好!
孩子,我们不够好看、成绩不好、不爱说话、家庭条件不好、生活在单亲家庭……这些都是我们暂时或者永远无法改变的东西,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是很重要的个体。别人不喜欢我们,我们更要爱自己。像书中的旺达,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还要嘲笑捉弄她,可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画出了一百条漂亮的裙子!如果没有这一百条令人惊艳的裙子,她的同学或许并不会真正接纳她。你看,你活出了自己的特色,你就能为自己赢得荣誉与尊重。有的时候,尊重也是靠自己争取的。
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绝不是靠委曲求全得来的。
马蒂埃是佩琪的好朋友。每次佩琪问旺达有多少条裙子的时候,她都在佩琪身边。虽然她对此感到不安,但她从没有跟佩琪说过自己的感受。因为她觉得自己家也比较穷,怕自己成为佩琪下一个捉弄的对象。
发现旺达没来学校后,马蒂埃很自责。
书中写道,她希望自己可以有魄力写张字条给佩琪,可是写到一半她停了下来,身体微微有些发抖。
她甚至想到佩琪当面说起送她旧裙子的事情。最终,她妥协了,她把写了一个开头的纸条撕得粉碎,寄希望于佩琪能够自己决定不再取笑旺达。
听说旺达离开后,马蒂埃觉得自己是一个“帮凶”,让一个人如此不快乐,以致那女孩只能远走他乡,她终于决定不能再这么懦弱下去了,终于决定要做勇敢的自己!她要去找旺达,跟她道歉,不管佩琪是否愿意同行,不管自己以后是否会遭到大家的嘲笑。
小说设计了一个完美的发展方向,佩琪也愿意去找旺达。我想在那一刻,真正的友谊产生了。
不是因为佩琪送了马蒂埃一条裙子,她们成为了好朋友;不是因为佩琪是班里最受欢迎的女生,所以马蒂埃和她成为了好朋友。真正的友谊是心有灵犀的,是向善的,是美好的;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基础上的。如果佩琪并没有因旺达的离开而醒悟,感受到自己的错误,或许,马蒂埃和佩琪的友谊就要宣告结束了。而她们此前的友誼,或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友谊。
努力做个一视同仁的老师
旺达的座位在十三班最靠里一排倒数第二个位置。那是个属于学习成绩差而举止又粗鲁的男生们的角落。旺达也被老师安排坐在这个角落里。旺达既不粗鲁,也不爱叫爱闹,恰恰相反,她总是那么安静。
那么,为何老师这么安排?
关于这一点,书里没有过多的交代。但是,旺达坐在那里,班里的孩子隐隐地就有些瞧不起她。
孩子们是这么猜测老师这么做的原因的:或许,老师就是这么想的:就让穿着脏鞋子的孩子坐到角落里去吧。
老师在学校里属于权威的代表。老师的一言一行、每一个决定,孩子们都很看重。你要说这名老师完全不重视旺达,也不是,她在课堂上也会叫旺达发言。不过我觉得,她让旺达坐在那个角落是不合适的,甚至说,教室里就不该有这样一个角落。可是,就如佩琪一样,老师也没有觉得让旺达坐在那里有什么不妥当。
要想真正做一名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的老师,还是很有难度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会努力做到。因为看见,所以懂得。
(浙江省杭州市京都小学 3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