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芳,段维兴,李江涛
(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7;2.广西盈嘉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甘蔗是世界主要的糖料经济作物,蔗糖产量占全球食糖产量的85%以上[1]。甘蔗产业的的健康发展对蔗糖的供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西是我国蔗糖生产的主要产区,但是甘蔗的单产并不高[2],如何提高甘蔗的单产和糖分成了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3]。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是直接决定甘蔗产量形成的3个重要因素,糖厂和蔗农都急需寻求一种药剂来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2]。
微量元素是甘蔗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直接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3-4]。甘蔗生物产量大,每年要带走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硼、锰、锌、钼等微量元素[5]。这可能是影响甘蔗产量及糖分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已有关于微肥影响甘蔗产量和糖分的研究报道。李柳英等研究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甜恬”稀土微肥,甘蔗的株高、茎径和单茎重等都比对照有所增加,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甘蔗蔗茎、蔗汁锤度和蔗糖分也有显著提高,改善了甘蔗糖分品质[3]。而本文通过在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施用不同比例和配方的植盛康等微肥,探索其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为广西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于2018年3月24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平阳镇岜前村进行,试验地为旱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新植行距1.2米,面积8亩。
供试甘蔗品种:桂糖42号;供试微肥:植盛康(3.6%活性硅钼酸)、瑞柏鳌合钾(高浓度液体EDTA鳌合钾)、富诺硼、肥素力(生化黄腐酸)。
试验分为对照组和供试组,每组面积4亩,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管理;供试组除采用常规管理外,还按如下时期和剂量喷施微肥,见表1。
试验设计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每处理随机抽取3个小区,每小区60m2,在各小区连续取15株调查株高、茎径、测定田间锤度,调查小区有效茎数。
参考陆静等[2]方法,测定甘蔗有效茎数、理论产量。
米有效茎数(条)=Σ10米有效茎数/10/3。
理论产量(t/hm2)=15×0.7854× 茎径2×(株高-30)×1×米有效茎数/1000/1000。
表2 喷施微肥对桂糖42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组(A)的株高平均值为250.04cm,与对照组(CK)相比,株高平均增长10.62cm,处理组比对照组高4.42%,说明喷施微肥后有利于促进甘蔗伸长;处理A茎径平均值为2.91cm,比CK(2.95cm)低1.36%,无明显差异;有效茎数处理A为89519条/hm2,比CK(68688条/hm2)高30.33%,差异极显著,说明喷施供试药剂后,甘蔗的有效茎数明显提高。处理A理论产量为132.52t/hm2,比CK(90.19t/hm2)高46.93%,说明喷施供试药剂能有效增加甘蔗的产量。田间锤度处理A为18.4°Bx,比CK(17.8°Bx)高3.38%;蔗糖分处理A为13.20%,比CK(12.51%)高5.56个百分点,说明喷施供试药剂能够提高甘蔗的蔗糖分。
甘蔗是生产蔗糖的原料,蔗糖产业是广西的经济支柱。桂糖42号是2013年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糖抗倒伏的甘蔗优良新品种,目前已在广西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本研究选用桂糖42号为供试材料,探索喷施微肥对甘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喷施硼、钼、钾等微肥能够明显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6,7]。何元强等人研究表明,铜肥、锌肥、硼肥和钼肥4种微肥对甘蔗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其中锌肥、硼肥和钼肥3个因子在高水平施用时均对甘蔗起到增产作用[7]。从本试验结果看,喷施植盛康、瑞柏螯合钾等微肥后,甘蔗的株高、有效茎数、田间锤度、蔗糖分、理论产量均比对照高,原因可能是喷施微肥后,弥补了因土壤硼、钼、钾等微量元素供应不足而带来的影响,使甘蔗营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促进甘蔗生长,提高了蔗糖分。
综上所述,甘蔗分蘖期喷施植盛康、肥素力能有效地增加甘蔗的有效茎数,提高产量,为蔗农增收;伸长期施用瑞柏螯合钾、富诺硼可有效提高甘蔗的蔗糖分,为糖厂增效。建议在蔗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