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云,王 玫,吴 楠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每个村落或镇域,都有属于它的痕迹,在村镇的发展过程中,是将传统民居简单粗暴地拆了抹平,还是善巧地改造保存,度量着规划者和设计者的智慧.
这个“旧”指的是闽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构件或元素.闽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汲取了中原、海洋和闽南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1].
以闽南文化核心区泉州为例.历史上,泉州在很长一段时间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和行政中心,其文化在整个闽南地区较具影响力.整个城市的构成肌理像“百纳布”,每个朝代都在城市中织出了厚重的纹理,交织辉映,独具韵味.传统民居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留下了泉州历史、文化、经济、对外交往等发展印迹,体现了泉州文化对海外文化的兼收并蓄、交融借鉴,是这块“百纳布”最主要的色调.然而,在目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泉州人对历史和传统建筑的眷恋依然没有办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潮流,泉州旧城风貌在城市不断扩张下,受到严重破坏,古城布局、街巷肌理、历史风貌在部分更新的区域内得不到充分显现,文化名城景观正在消失或受到腐蚀[2].再把目光扩大,延伸到周边城镇,可以看到随着近年城镇土地开发强度增加,由于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大量村落在城镇更新中被拆除,传统建筑在城镇中的痕迹迅速消失,这无疑对城镇文化的历史记忆和传承是非常不利的[3].
除了少数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历史标本,或者局部构件被收藏进博物馆,而大部分传统民居都是年久失修或被随意改建、增建,甚至被拆除.调研是传统民居元素在村镇公共空间改造的重构设计项目的第一个出发点.
这个“旧”指的是村镇中的公共空间.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提出,人们在户外空间的活动分必要性活动(不由自主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自发性活动(人们有参与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等)、社会性活动(有赖于他人参与,共同实现,包括交谈、交往、跳舞等)[4].本文界定的公共空间主要指为后两种活动提供的公共景观场所.
村镇公共空间是村民休憩、社交活动等的公共场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大多自然生长而成,如何既能保持其原有味道又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公共空间新功能的需求,这是项目的第二个出发点.
在讨论这两个出发点和解决思路的时候,老祖宗创造的“出砖入石”和“海蛎壳墙体”引发了我们的灵感.我们尝试对老房子废弃的构件进行重组和再利用,让他们在空间改造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要素,重新焕发新的生命之光.同时对民居传统营造意匠进行学习,将手法借鉴到景观改造中.通过以“旧”创“旧”的方式,既改造和利用了村镇已有公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又保留了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印记和延续村民对老房子的情感寄托.
对闽南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的方式以面和点的形式进行,先“面”后“点”.面的调研:对晋江五店市、南安官桥蔡氏古民居及市区一些传统民居如祖闾苏、杨阿苗故居等进行现场观摩、空间尺度感受和图文记录.点的调研:恰逢南安金淘一古民居进行保护性拆除,赶在拆除前进行平立剖测绘,绘制测绘图(见图1),深入体验闽南传统民居空间尺度.在拆迁的两周内,跟踪记录拆迁过程,对闽南民居建造过程进行“逆向”学习.
图1 金淘陈宅测绘图Fig.1 Measured drawing of Chen's home in Jintao town
闽南传统民居主要由厅堂、住房和庭院3种空间要素构成,不同的要素组合形成不同的民居平面形制.三合院四合院居多,如图2所示.
图2 泉州民居主要空间格局[6]Fig.2 Spatial pattern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in Quanzhou[6]
传统四合院的形式泉州人俗称“三间张”“五间张”.第一进称“下落”,第二进称“顶落”,两厢称“榉头”,加建第三进称“后落”[5].由单体所围合成的天井称“深井”,屋身的正前方留设的户外广场称“埕”.三合院只建有“上落”、“榉头”的平面形状如“┏┓”字形,三开间的称“三间张榉头止”,五开间的称“五间张榉头止”[6].以亭店杨阿苗宅的空间格局为例(见图3),从整体空间构成上,平面方整,向心围合,中轴对称,封闭,有护厝,主入口在主厝中轴线上,和北方四合院入口在东南位有差异;高度较低,空间朝水平方向舒展,整栋建筑呈低矮开敞,较接地气.空间的构成上分室内空间、灰空间(过水廊)和露天空间(深井空间和埕).
图3 泉州亭店杨阿苗宅鸟瞰Fig.3 Airview map of traditional residence of Yangamiao in Quanzhou
在公共空间的创新运用中,砖、石是较好的材质,易于保留,不惧风雨,故我们对闽南传统民居的砖、石构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2.2.1 红料
闽南的红砖、红瓦统称红料,常见的有粗砖、釉面砖、五花头(福办)砖、四花头砖、中兴砖、花砖等[7].红瓦运用在屋顶,红砖则在身堵、錾砖堵、角牌、大壁以及凹寿中的对看堵、看出堵等多处,且运用手法多有变化.
身堵是闽南传统民居的“门面”,常用红砖组砌成各式各样的图案,也称为“拼花”,拼花的图案丰富多彩,有人字堵、工字堵、龟背堵、海棠花堵等,或者用烧制着祥兽、花朵的花砖进行组合,有的简洁大方,有的繁复华丽.总之,红砖拼堵的图案,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寄托着房子的主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身堵两边的竖向墙垛,常用花砖砌成篆体对联,所以称“錾砖堵”或“诗碑堵”,转角处则称为“角牌”.角牌或用红砖全顺而砌,或结合白石间隔以“蜈蚣脚”的砌法砌筑[7].
大壁,即是闽南传统民居的山墙,用红砖砌筑的大壁成为“封砖壁”,通常采用空斗砌筑或者出砖入石的做法.大壁上下山墙之间用砖砌凸出3寸左右的水平线条,即是“鸟踏”.大壁上部山墙,常常开窗,称“归尾窗”,规尾窗常用花砖组成,与整个大壁自成一体,又有装饰作用[7].
砖雕是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凹寿中的特色做法,在对看堵、看出堵中运用大型方砖进行雕刻,拼成一副画,或体现吉祥图案、或表现房屋主人家族的生活故事,非常有意思.
2.2.2 石构件
白石和青石,是闽南传统建筑中常用的石材,主要用于台基、柜台脚、裙堵、腰堵、石柱、石柱础、门窗框、石砛这些容易受潮的地方.另外,在建筑的凹寿部分,富裕的人家会以浮雕或浅雕雕刻的堵石进行凹寿的装饰.
柜台脚是个很有趣的石构件,位于墙体底部,以浮雕的形式雕刻出双足矮案,足呈外八字形,因此称柜台脚.柜台脚多雕刻瑞兽纹样,如马蹄、象鼻、狮足等,常用白石.
裙堵一般采用白石,除了凹寿部分有用浅雕形式雕刻之外,基本不再做雕刻装饰.腰堵常用青石,形成裙堵与红砖墙的分界线.雕刻多用浅雕的手法,内容上以植物、动物为主.
石柱础是石构件中非常精彩的元素,形状上各式各样,或方或圆,石质讲究,重雕刻.常雕刻有花鸟鱼虫、兵马人物、暗八仙等主题,也有整体雕刻成南瓜、石鼓等形状.
通过对闽南传统民居的整体空间和结构、民居组成构件的测绘与研究,我们得出民居的空间和结构组成、民居构件的组合方式,并进一步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实验性地组合,推导出创新性的景观小品,并将其运用到村镇公共空间的改造中.
3.1.1 侧界面
侧界面指由建筑物两侧集合而成的空间界面,是空间界面中最重要的界面之一[8].侧界面包含水车堵、身堵、群堵和柜台脚等.泉州红砖厝经常在身堵上拼贴出不同的纹理,形成独特的拼砖墙堵,可读性强.而出砖入石墙体是泉州闽南民居构造和装饰的一大特色,其砖和石头的构成方式,颜色的对比,材质的对比,都是我们非常有兴趣的地方,我们运用不同的重组方式,创造不同的景墙效果(见图4).
图4 村镇街道侧界面Fig.4 Street side interface in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例如出和入,石和砖的叠搭方式用构成法则转变角度,则可以形成新的景墙;或者把镶嵌石头的地方镂空,创造新的虚实比例,成为漏空隔断;又或者抽取砖、石的尺度,更换颜色,做成新的垂直景墙,并在墙上挑出高低坐凳,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尺度.
3.1.2 屋瓦景墙
红瓦是闽南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而屋瓦常常被当成建筑垃圾丢掉.泉州民居的屋瓦烧成四边蜷曲的弧度,运用得好可以形成不同的构成纹理.如搭接上采用望瓦盖瓦的搭接,形成鲤鱼的鱼纹,同时局部变化形成新的漏空景墙.景墙的底部,采用雕刻有兽足的柜台脚石构件,并向外突出形成小坐凳,美观有趣又具有实用功能.
3.1.3 燕尾脊儿童趣味坐凳
燕尾脊是闽南传统红砖民居最直观的建筑装饰特征.闽南民居的屋脊采用镂空花格装饰,尾部曲线升起,末端呈燕尾,拟合此曲线并进行倒置,在颜色上,延续闽南民居建筑立面红砖和石材的组合,形成红白相间的纹理.由于其曲线形状的跌落,恰好可以做成景观小品中的儿童坐凳,使其活泼好动的天性有发挥的空间.
3.1.4 拼砖景灯
受到身堵上拼贴的纹理的启发,我们利用“身堵拼花”的不同花纹做玻璃钢灯罩,再提取刺桐花的线条做灯芯,形成泉州元素主题的景观灯.
3.1.5 大厝故事廊
建筑文化需要代代传承,而泉州的传统民居建筑本身便是一本“故事小人书”.不管是凹寿上面的图案雕刻,还是石柱础上面的花鸟鱼虫、兵马人物,或出自名著名典、神话传说,或描述屋主家族的励志故事和美好愿望,总之,整个建筑到处都是给娃娃讲故事的地方,其功能类似于现代的“儿童绘本”.如今,我们将此功能利用雕刻构件的重组,以景观廊架的躯壳,重新展现,这不仅是功能的新生延续,也是精神的传承.
公共空间的重构不仅是单纯的构件创新,而且是将传统民居建筑元素和景观小品元素融合,共同形成“新”的空间环境.相对于传统民居围合的空间格局,现代的公共空间更倾向于开敞空间,更注重满足使用者休闲、娱乐、集散、教育等功能.可以通过模拟民居的空间格局划分景观节点,形成不同的功能分区与视觉感受(见图5),借助传统民居构件重构的景观小品,以强化地域性特点.
图5 村镇环境空间重构意向Fig.5 The image of environment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传统民居建筑是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群体的生活行为场景和某个时期人类集体生活的记忆.本文希望能延续这种集体的记忆,虽然本文的重构设计尚有不足,但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再利用和居民生活空间的改善提供一条可行之路,并对其他传统村镇的公共空间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