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智能+”,助力产业互联网新发展

2019-07-17 02:00彭冬林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眼镜企业发展

彭冬林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型,尤其是5G技术的推进,意味着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每个产业都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云;以腾讯、京东、阿里为首的互联网企业进一步加大了在一、二、三产业的投入和广泛应用,纷纷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试图通过向传统产业赋能以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

以上一切都在表明,从To C向To B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正在开启。

产业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已经具备了促进社会快速发展的条件。未来,科技企业赋能B端、服务C端,将成为主流商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这一商业模式给科技企业带来的整体市值将达到人民币40万亿~50万亿元,纵观全球,科技对B端赋能水平将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包括宽带中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均被纳入“数字中国”概念,成为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早在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从国家层面来看,产业互联网发展大趋势已经全然启动。

其次,相比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除了连接人与商品、人与信息、人与人,产业互联网还要连接机器设备、应用系统、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政府部门、相关组织等,连接手段更加多样化。如腾讯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群”,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一直在强调“AI+IoT”的核心战略的小米公司,在以手机为核心,辐射小家电、智能穿戴设备、生活家居、眼镜等各个环节,并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上尝试着颠覆,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亦是关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消费品产业互联网。

最后,不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巨头,C端的用户数据积累、业务生态和资本的力量,都有着巨大的能量。以团购、外卖起家的美团网,在积累了大量数据后,开始在B端发力,向商家提供广泛的解决方案,包括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配送基础设施以及云端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供应链和金融解决方案等,最终也是为了助力B端客户更好地服务C端消费者。

从技术层面来看,5G技术不断成熟和运用,中国网络基础建设将迎来进一步的发展,这无疑给产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技术支持。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韩国、美国、瑞士、英国之后,全球第5个开通5G服务的国家。分析人士指出,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5G商用已经进入快车道,我国大规模建网已成为必然,在网络成熟的基础上,面向社会、行业的融合创新如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将快速发展起来。

现状:深度融合下的百花齐放

目前,从各行现状来看,产业互联网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布局:通过打破线上线下边界,沿着产业链深度融合线上能力和线下生产力,利用自身数字技术和资源建立产业赋能平台,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尝到了甜头:阿里巴巴集团通过阿里云、钉钉、蚂蚁金服、菜鸟等,率先重磅布局To B业务;腾讯宣布架构调整,全面转型产业互联网;百度金融、京东金融不约而同开始强调对外做科技赋能,发力企业服务市场;美团、小米、网易等也都在C端之外开拓B端市场。

以小米公司为例,据小米2018年3季度财报显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收入为108 亿元,同比增加89.8%,其中,自研产品智能电视及笔记本计算机的销售收入人民币42亿元。通过生态链模式进行布局,小米对于智能电视、音箱等具有入口意义的产品,采取自研模式,把控度较高;对于手环、智能家电等细分领域的产品,采取投资相关企业的方式,输出公司品牌、产品设计、供应链、渠道等能力,以较轻的投入实现了物联网产品的广泛覆盖。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小米将触角伸向了眼镜行业,在线上推出了TS防蓝光眼镜并一发不可收;到2018年8月,TS眼镜首家线下直营店在北京望京凯德MALL三楼开业,将线上扩张势头引向线下,其产业也扩张到了眼镜零售行业。

在产业互联网的道路上,一批眼镜行业人士同样在不断尝试、摸索。以法国最大眼镜采购联盟集团LUZ平台为代表的眼镜产业互联网尝试,让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看到了更多的发展可能,而国内以镜库、镜云、镜暴等为主要代表的眼镜采购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与B端结合,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亦开创了一片天地。

事实上,无论是眼镜行业、制造业还是互联网企业,竞逐“平台”的企业都希望打造开放平台,吸引第三方开发者和客户入驻平台。未来的产业互联网领域,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需求方面,都会因行业或者工艺流程等诸多方面而不同,各垂直领域更容易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思考:眼镜行业的产业互联网之路

未来的竞争,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无法对抗一条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必然会自动站队组团,形成新的产业价值链,去对抗另一条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对于眼镜行业而言,因其行业特殊性以及与大健康产业的紧密联系,更容易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浪潮中占据发展优势。

那么,眼镜企业如何参与到“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中呢?眼镜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发展之路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或许,可以从其他行业借鉴经验,从产业链的某一端发力,向上游或者下游延伸。

1. C端发力:构建“顾客关系链”

移动互联时代,新的商业逻辑是:从产品的供应链走进顾客的需求链,即根据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发现其需要并组织、提供产品。以网易严选、盒马鲜生为代表的企业,就是通过走进“消费的需求链”,反向整合上游供应商资源,实现新零售。从这一层面而言,走进“消费需求链”,目的是深化与顾客的关系,构建“顾客关系链”。母婴行业的孩子王、餐饮行业的西贝、食品行业的良品铺子、服装业的以纯等,均是借助社群工具,把消费者组织起来,利用“社交+ 服务”的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来黏住消费者,培养其对品牌的强信任关系。

2. B端发力:从管理向赋能转变

传统商业模式中,品牌商和渠道商、零售商的关系是供需链内部的博弈,并由此产生了因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矛盾。对此,可以将“内部管理”转向“市场协调”,将产、供、销3方组成供需一体化的“产业利益链”, 共创共享产品研发、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消费数据,进而用这条产业链和另一条产业链竞争。通俗一点说,无论是上游的品牌商、中游的渠道商、下游的零售商,均由管理向赋能转变。

3. 提升效率,抱团发展

眼镜行业发展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行业规范,而产业互联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即把中小企业聚合到一起,寻找新的价值,进而解决效率问题。对此,可借鉴如母婴行业经验,从赋能层进行改变,并通过增量驱动推动赋能进化。另外,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大多数平台型企业均采取城市合伙人模式,通过建立统一形象、产品、标准、服务联盟,通过信息化管理,解决供应链体系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上,目前眼镜行业的平台型企业亦看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

猜你喜欢
眼镜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眼镜知识知多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从天而降的眼镜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