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林芸,蔡周权,沈 驰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药剂科,四川 绵阳 62190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内。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超氧自由基清除因子,能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把有害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过氧化氢,再通过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将其分解为完全无害的水,因此SOD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1]。丹参酮ⅡA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抗炎、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2],具有保肝、保护肾小管的正常结构,以及延缓肾间质纤维化[3-5]、抗癌[6]、改善血循环[7-9]等作用。丹参酮ⅡA具有抗氧化活性,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本研究中就丹参酮ⅡA对SOD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仪器:UV-6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37℃恒温水浴;微量移液器。
试药:丹参酮ⅡA提取物(西安开来生物有限公司,批号为K176845,纯度98%);维生素C(分析纯,成都麦卡希化工有限公司,批号为2017041301);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双蒸水(自制)。
1.2.1 原理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在有氧条件下,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O2-氧化型细胞色素C还原为还原型细胞色素C,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后者在55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当被测样品中含SOD时,O2-被催化而歧化,细胞色素C还原反应速率则降低,根据细胞色素C在加入SOD前后被O2-还原的速率变化测定SOD活性。
1.2.2 方法
分组:以丹参酮ⅡA提取物配制的3个质量浓度梯度(2.5,5.0,10.0 g/L)的丹参酮溶液为试验1 组、2 组、3组(A1组、A2组、A3组),5 g/L 维生素 C 溶液为阳性对照组(B组),双蒸水为阴性对照组(C组),每组不同质量浓度各取5个样本进行试验。
活性测定:取透明度好、质底相同的试管。按表1所列内容加入各种溶液。操作全部完成后,于550 nm波长处,使用1 cm光径比色杯,双蒸水调零,比色。
表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方法(mL)
1.2.3 SOD活力计算公式
每1 mL反应液中SOD抑制率达50%时所对应的SOD量为1个SOD活力单位,则SOD活力计算公式如下:总 SOD活力(U/mL)=(对照OD值-测定OD值)/对照OD值/50% ×反应体系的稀释倍数×样本试前稀释倍数。
结果见表 2 和图 1。由图 1 可见,随着丹参酮ⅡA质量浓度的增加,其SOD活力亦逐渐增加,当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增至10g/L时,其SOD活力已大于维生素C,提示丹参酮ⅡA具有增强SOD活性的作用,且其质量浓度越大,SOD活性越强。
表2 丹参酮ⅡA溶液SOD活力的测定值(n=5)
图1 各组SOD活力值比较
自由基是具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对组织的损伤主要是通过过氧化脂质的作用来完成。过氧化脂质是体内细胞膜性结构中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受氧自由基的作用生成的脂质过氧化物,膜脂质的过氧化会使膜结构和细胞功能受损而引起多种疾病。同时,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如丙二醛(MDA)等物质可干扰蛋白质、糖和核酸的代谢,导致酶的活性减弱,酸的模板功能障碍,以及组织细胞结构损伤[10]。
丹参酮ⅡA是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为脂溶性二萜酮类化合物,将磺酸基引入后生成水溶性的丹参酮ⅡA磺酸盐。丹参酮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能增强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稳定细胞膜、减少溶酶体内水解酶的释放及磷脂酶的激活,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有效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脂质过氧化和自由基清除作用[11-12]。丹参酮ⅡA作为预防型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氧化性物质、活性自由基、介质过氧化物质等,使之转变成危险性小的物质,以防止自由基链反应的形成和进一步损伤,降低了超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丹参酮ⅡA具有增强SOD活性的作用,且其质量浓度越大,SOD活性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