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解读

2019-07-16 20:07孙键
参花(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龙吟辛弃疾

摘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代表作,通常認为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抵御外敌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感,但是这种定义属于辛弃疾所有诗作的风格特点。本文将对这首词的文本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英雄泪”的根源,从用典和情境设置等角度对这首词进行新的解读。

关键词:辛弃疾 《水龙吟》 新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螺髻是初唐时期在宫廷流行的发式,后来在官宦士族家的女子中也开始流行。玉簪螺髻也是对漂亮美人的比喻。本词中“遥岑远目”暗指已经沦陷的大好河山,眺望如此江山,英雄落泪,“献愁供恨”的美女为英雄拭泪。这首词大意就是英雄感伤山河破败沦陷,但是对这些不足以解读英雄泪,因为不够全面细致。

作者在登上赏心亭后,描述了自己所见的景象,即深秋时节,楚天千里空阔,水天一色,秋色无边,气象恢宏不已,词人远眺,层峦叠嶂、绵延起伏的山峰仿佛一个个玉簪螺髻的美人,美丽中又带有忧愁,所以她们对着词人“献愁供恨”,词人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景象感慨万千、惆怅至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阕讲述了作者的心声,作者来到江南十余载,却饱受不公正的待遇,备受疑忌。但是,在国破家亡的关键时期,作者不想逃离遁世,尽管思乡情切,依然想与国家共存亡。被人问及为何不置办房产田舍在此安家,作者想的是国家的安危处境,数年光阴的流逝,国家风雨飘摇,怎一个愁字可言?泪眼迷蒙时,谁能懂得自己内心的愁思呢? 只能自己感伤命运不济,没有知音可寻,无法施展抱负了。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流下的英雄泪不仅仅是壮志未酬的伤感,也不只是报国无门的绝望,更多的还有难以排解的孤独寂寞。叶嘉莹先生曾说,词的微妙在于它所具有的美学特质以及本意之外的美,这能够发散读者的思维,使其产生丰富的联想。辛弃疾的这首词具有他创作的普遍特点,豪放不羁,不直白坦露,隐射之义发人深思。词的前面交代了景象和江南游子的形象,用山峦、苍天、碧水展示了秋季的苍凉空旷,偌大的景象与独自身处赏心亭的人形成鲜明的衬托,景象越大,人物越渺小,氛围越凄凉,也就衬托出了作者独自登上赏心亭的孤独。“落日楼头”是对苍凉景象的继续描写,“断鸿”则是指离弃群雁的孤雁,这是孤独的意象,与作者的处境相吻合。夕阳下,余晖照着孤山楼阁,孤雁阵阵哀鸣,这是怎样的悲凉哀伤的氛围,这也将作者的孤寂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的孤独源自何处呢?作者的出生地山东被金人占领,一生的志向就是报国,收复沦陷的祖国河山。辛弃疾在21岁时就起义抗金,远离家乡率领众人投奔南宋王朝,因为来到南宋后一直未受到重用,所以他在作品中称自己是江南游子。“游子”这两个字是作者极度孤独的体现,这首词创作于淳熙元年(1174),此时的辛弃疾已经三十余岁,来到江南的十二年间一直没有得到抗金的机会,他缺乏归属感,壮志难酬的愤懑不言而喻。“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内在原因就是“无人会”,这就是报国无门,没有人能够理解作者的孤独和伤感。

后面,作者在词中不再直抒胸臆,而是用典故来表达感伤孤独之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里首先运用了张季鹰的典故,此典故来源于《晋书》。晋人张季鹰当时在齐国为官,在洛阳时看见秋风起,于是思念起故乡的鲈鱼脍,他说人生珍贵之处在于舒适惬意,怎么受仕途羁绊远离家乡千里来追逐名利呢,因此后人就将思乡之情称为莼鲈之思。第二个典故是词人为表明自己绝不会学习三国时期的陈登和许汜,不问国家大事,只顾求田问舍,表明了词人的志向。第三个则是“树犹如此”的典故,词人借此感伤时光流逝,自己怀才不遇,虚度光阴,与“无人会”相结合,彰显了作者报国之心迫切,也尽显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悲凉。最后一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将清丽婉约与雄浑豪放之气融为一体,作者满腹惆怅得不到排解之时,想要用 “红巾翠袖”来擦拭英雄泪,但是就连 “红巾翠袖”也没有人愿意唤取。至此,将作者的孤独悲伤推至了巅峰。

综上所述,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英雄泪之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报国无门的愤懑,有国破山河的悲凉,还有壮志未酬的孤独。辛弃疾既有铿锵豪气,亦有曲折柔肠的内心,作为一代著名词人,可敬、可叹!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叶嘉莹.清词选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孙键,男,本科,河北易县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水龙吟辛弃疾
苏轼与《水龙吟》——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解析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时间考辨
水龙吟
辛弃疾的作战和治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