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月丹 于昶 魏红梅 王锐
摘 要:文章分析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课程属性和课程特点,提出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总体实践学时和实践学时分布,在实践教学形式上包括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设想。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思;设计
作者简介:马月丹,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卫生管理教育与改革;于昶、魏红梅、王锐,辽宁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以为己——基于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LNZYJG2018026)、2018年度辽宁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药类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NZYJG2018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32-03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中针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授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之初,作为对卫生管理专业领域的一个通识性基础课程介绍,另一种是作为收尾课程,在本科学习阶段尾声,作为卫生管理的统领概括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第二种授课方式。
卫生事业管理学涵盖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的很大部分内容,有很多章节的内容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作为独立课程讲授的,从教学内容上具有多重特性。
1.理论性。卫生事业管理学是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职能应用于卫生管理工作中,从而提高卫生工作效率,最终达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因此,学习卫生事业管理学必须掌握好卫生事业管理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2.实践性。从课程内容上看,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很多内容都是和我国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如卫生组织、药品政策和管理、卫生改革与发展、医疗保障制度。尤其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当进行,课程教学也一定要紧跟时事的节奏和步伐。
3.综合性。卫生事业管理学是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课程,涉及管理学、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经济学、药学等多学科知识,需要学生能够灵活综合地运用多学科知识。[1]
由于在医学院校中卫生事业管理学属于小众化的课程,并未受到极高的关注和得到更多的教学资源配置,因此实践教学开展情况令人担忧。从授课对象上看,以四年级的学生居多。但由于四年级学生本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涉猎的欲望就要低于初入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再加上有考研、就业准备等因素,故而影响了授课效果。
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课程可以根据其自身课程的特点和教师所需达到的不同教学目标设计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为便,笔者认为其课程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在总学时的分配上,以54学时为例,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时长可分别均为8-10学时,总合学时达到16-20学时,占54学时的30%-40%,实践学时的总合占比上限不要超过40%(即20学时),否则会影响理论教学的完成情况。
1.课内实践教学。课内实践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由多种教学方法组成的实践教学形式。
(1)翻转课堂。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在课前自行观看教师提前准备的授课小视频,并在课堂上对课前所学知识进行展示,完成师生、生生交流,同时对知识疑点的讨论。翻转课堂教学可以选择知识体系介绍清晰完整、较易于掌握和理解的章节进行,如“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教师可以制作20分钟以内的主要知识点的教学视频,通过网络综合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并在教学视频中留下命题作业,用于课堂学生分组的命题任务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分别按照教师所安排任务进行课堂展示,几个小组的课堂展示内容就构成了教师的主要教学内容。
(2)PBL问题教学法。PBL教学是一个以问题为起点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内容均是以问题为主轴来构架的,学生以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进入学习,[2]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育引导,沿问题构架出整个知识体系。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可以选择在我国长期存在并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章节内容进行PBL教学,比如“卫生资源管理”。又比如,针对我国卫生资源在某些领域长期存在浪费与不足并存的情况,教师可以设定“我国卫生资源是否存在微观的浪费与宏观的不足”的问题引入教学,并把这一问题贯穿于资金、设备、建筑、信息、技术、人力等各种卫生资源的评价中来构成整个卫生资源管理章节的教学。[3]
(3)CBL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实践教学方法。在理论讲授之前可以使用引导案例引入知识讲授,理论讲授完成之后可以进行总结性的应用案例,也可以在整个章节中以一个案例贯穿整章,或是不同内容使用多个小型案例。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的“卫生规划”“卫生组织”“卫生政策”这些理论性较强,同时又由于内容特点容易偏枯燥的章节非常适合引入案例的教学形式。如“卫生规划”中可以以某地区的省级卫生资源配置和地市级的区域卫生规划的实际案例按卫生规划过程进行介绍,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但要注意的是,在案例的引用上要注意信息的可公开性。
2.课外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是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实际的生产实践相关企事业单位去,根据教师之前已经进行的精心准备来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形式。[4]
(1)见习参观。在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基层衛生服务管理”三部分内容涉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卫生机构这些主要的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因此适宜安排见习参观,因为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就包括卫生服务提供机构中的行政管理岗位。选择单位尽量是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这样在资质、教学资源配置以及实践教学制度管理方面都比较规范。在见习时间上,建议以4学时为一次进行,可以选择地理距离较近的2-3个单位以一个医联体或健联体为单位进行,选择整个上午或整个下午进行。见习开始之前,教师需要设计好见习的明细内容和时间分配,联系好见习单位相应部门的接洽人员,并设计学生见习的成绩评价标准。
(2)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了解领域内最新前沿发展和学术动态的一种课外实践教学形式,[5]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行业内的行政管理领导或工作人员到学校来进行讲座,也可以要求已经毕业的优秀毕业生就自己目前工作的领域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进行讲座,形成榜样效应。在学校学术资源丰富或教师信息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3)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学生在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之后自主走出校园进行调查设计、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报告撰写整个过程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6][7][8]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社会调查由于接近大学课业尾声,学生要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工作,因此可以将社会调查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用2-4个学时的社会调查做出毕业论文的前期调查设计工作,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
课外实践教学比较难把握的是考核评价工作,对于参观见习和专题讲座要尽量以物化形式进行考核,如让学生撰写调研报告或见习报告,注重评价标准体系化、多样性,比如可以采用由课外实践表现评分、调研报告或见习报告评分、课堂作业完成情况评分三部分构成课外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具体三部分占比情况可以教师根据情况灵活设置。
参考文献:
[1] 吴群,宁德斌,邹健,等.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232-233;
[2] 高磊,韩冬梅.新型PBL教学法应用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探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9):121-123;
[3] 魏晶晶,谢其鑫,刘韦.在卫生事业管理里教学中可应用PBL教学法[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5):71-72;
[4] 荣胜忠,邹立娜,赫英娟,等.医教协同背景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9):1558-1561.
[5] 罗帧妮,陈爱云,冯珊珊,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与设计——以医院管理学课程为例[J].西北医学教学,2016,24(4):547-550;
[6] 程开艳.卫生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8):836-837.
[7] 夏雪,张翔.美国应用性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24(7):51-53.
[8] 胡善民,任麗平,王柳行.创新卫生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4,(31):152-153.
责任编辑 郝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