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中的那些“坑”,请绕行

2019-07-16 01:32徐琳任年璐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类小赵金融学

徐琳 任年璐

近年来,大类招生逐步成为趋势,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给了考生一个选择专业的缓冲期,避免“盲选”,但新事物往往有利有弊,本文主要想提醒家长和考生在报考大类招生专业时要防的三大“坑”。

第一“坑”,只看大类名称,不仔细研究内含专业。

重庆2018年考生小张,高考时很想报考会计学专业。但小张及其家长在浏览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时,均看到会计学一般是包含在“工商管理类”这个专业里的,于是就认为所有的工商管理类都会包含会计学专业,虽然小张最终被一所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录取,但是入校后才发现,学校根本没有会计学这个专业,该校的工商管理类包含的专业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专业。自己的选择与意愿是不匹配的,但为时已晚。

所以,各位考生在选择大类招生时,一定要先弄明白该大类下具体包含的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自己是否感兴趣。感兴趣的专业越多,越值得选择;如果感兴趣的专业不多,填报时应当慎重。

第二“坑”,不了解大类专业分流政策,导致高分考生最后学到不感兴趣的专业。

2017年某西部省份考生小刘,高考时想选择医学类专业,但却误以为医学实验班就是以前的临床医学专业,也没有仔细研究大类中所含的专业及其分流办法等,直接报考了某校医学实验班。

大一下学期末,学校根据学生成绩进行专业分流,其中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最热门。虽然按照小刘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绩可以考取同等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但由于事先没有考虑专业分流等问题,加之小刘是西部考生,基础教育水平在全国来讲并不占优势,所以即便小刘已经非常努力,成绩却还只在实验班中处于中下游,最后小刘被分配到医学影像专业,与他梦想的临床医学失之交臂。

因为每所高校都是自主进行分流,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每位考生需详细了解该校专业分流政策,这将直接关系未来的专业去向。目前高校实施的分流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学习大类中的哪个专业,完全满足学生意愿。这种分流方法最符合学生利益,但是实行这种分流方式的高校凤毛麟角。

2.依据学生报考志愿,结合学习成绩进行分流。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该分流政策,也就是说,如果分流前你的学分绩点并不高,你非常有可能被分到大类中的冷门专业。尤其对于一些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省份的考生,也许高考时是所在省份的佼佼者,但入学后由于竞争对手是来自更强省份的考生,也许在成绩上就不占优势。

3.少数高校在分流时会综合高考成绩、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表现等因素进行排序,进行分流。此外,部分院校在专业分流时对身体条件会有要求。考生填報志愿时要对照相关体检标准,了解清楚自己的志愿专业是否有身体条件要求。

第三“坑”,部分高校大类中所含专业冷热不均,宣传时用大类中的热门专业吸引考生,部分代替了整体。

2018年天津考生小赵高考分数很高,想报考某“985”大学金融学专业,在咨询该校招生宣传老师时得知,现在学校已经实行大类招生,金融学包含在“社会科学试验班”里,听着这么高大上的名字,小赵毫不犹豫填报了该专业大类。

入校后小赵才发现,该试验班的专业涵盖面之广是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除金融学、工商管理之外,还包合法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管理、教育学等等一系列的专业,而金融专业的名额非常少,对小赵来说基本可望不可及。而该校除经济管理类专业比较热门外,其他专业在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都比较靠后,小赵后悔莫及。

大类招生有利有弊,各位考生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报考方式。

猜你喜欢
大类小赵金融学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借钱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赔了多少?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都不易
数字
论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