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莎, 王贵平, 赵振铎
(1.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山西 太原 0 30003)
N08800 是一种超低碳奥氏体铁镍基合金,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以及较高强度,优异的耐点蚀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在工业和家用高端电热管行业、工业热处理炉以及高温条件下的结构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该合金板材热处理过程中,会存在第二相的析出、回溶以及晶粒组织再结晶回复不充分和晶粒粗化,进而影响板材的耐蚀、力学等性能指标。因此,为了获得组织性能俱佳的N08800 合金板材,本文主要研究热处理工艺对N08800 板材组织性能的影响,提出较佳的热处理工艺,为实际热处理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技术指导。
试验材料为6 mm 的N08800 热轧板经1 130 ℃/10 min 固溶处理后,再冷轧至2 mm 的板材,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将冷轧板试样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温度为1 060~1 120 ℃,保温时间为1~6 min 后水冷。热处理后的试样经打磨、抛光,采用6%的盐酸氯化铁溶液侵蚀,利用LEICA-DMR 金相显微镜观察晶粒组织;用硬度计和电子式材料试验机测试室温拉伸性能。按照GB/T 4334 标准中的E法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表1 试验材料化学成分 %
图1 是N08800 合金热轧板固溶处理及冷轧态的微观组织,从图1-1 可见,固溶处理后热轧板组织为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均匀,无析出相,晶粒度为5级;从图1-2 可见,热轧板经60%的冷轧变形量后,晶粒沿轧向变形且呈扁长状,整体来看冷轧变形比较均匀。
图1 N08800 合金热轧板退火以及冷轧态微观组织
下页图2 和图3 是N08800 冷轧板在不同条件下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由图2 可见,在1 060 ℃保温1 min 时,晶粒组织为混晶,仅部分形变组织发生了再结晶,带状组织明显,其是由于时间太短导致再结晶晶核形核时间不足所致;1 060 ℃保温2 min 时,形变组织已完成再结晶,晶粒组织较均匀,晶粒度为8~9 级;随着保温时间延长至3 min、4 min,晶粒逐渐长大,晶粒度为7~8 级;保温时间继续延长至6 min,开始出现大晶粒吞并小晶粒的长大现象,晶粒度为7~5 级。
图2 1 060 ℃保温不同时间后的晶粒组织
由图3 可见,在1 060~1 120 ℃保温4 min 条件下,合金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组织均匀,这是由于形变导致合金基体各处存在足够高的畸变能,在适宜的热力学条件下,给再结晶晶核创造了能量条件,使其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并长大,消耗掉冷加工造成的畸变完成了再结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在1 060~1 090 ℃,晶粒逐渐长大;提高至1 120 ℃,晶粒开始粗化,这是由于热激活作用增强,再结晶驱动力增加,形变组织完成再结晶后晶粒彼此吞并长大导致晶粒长大。
图3 不同温度保温4 min 热处理后的晶粒组织形貌
表2 是N08800 冷轧板材保温4 min 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逐渐下降,伸长率逐渐升高。ASTM A240 标准规定室温力学性能:Rp0.2≥205 MPa,Rm>520 MPa,A50≥30%,根据试验结果可得出热处理工艺(1 070±10)℃保温3~4 min 是厚度2.0 mm 的N08800 冷板的较佳热处理工艺。
表2 N08800 冷板热处理后室温力学性能检测结果
N08800 合金2.0 mm 冷板的室温拉伸测试结果见表3,冷板性能满足ASTM A240 标准要求。
表3 N08800 冷板成品的室温力学性能结果
图6 为N08800 冷板扫描组织,为典型的奥氏体,晶内和晶间均未见明显析出相,晶粒度均为7~8 级。
图6 N08800 冷板成品的显微组织
M08800 冷板经650 ℃/2 h 敏化后按GB/T 4334标准中的E 法进行晶间腐蚀试验,晶腐试样压扁后的宏观形貌见图7,试样表面未发现晶间腐蚀裂纹,晶腐合格。
图7 N08800 冷板成品晶腐试样宏观形貌
按照ASTM G36 标准对N08800 冷板开展抗应力腐蚀试验,试验条件为w(MgCl2)=42%溶液,沸腾,试验200 h。试验完毕,检查试样,无应力裂纹,可以看出,N08800 冷板具有优异的抗应力腐蚀性能。
1)热处理制度对N08800 合金晶粒尺寸影响较大,在1 060~1 090 ℃范围内,晶粒逐渐长大,在1 120 ℃时,晶粒长大趋势明显。
2)热处理明显影响N08800 合金的力学性能。热处理温度从1 060 ℃升高至1 120 ℃,合金的强度指标逐渐降低,塑性逐渐提高。
3)N08800 合金冷板的较佳热处理工艺为(1 070±10)℃,保温时间3~4 min,该工艺下板材的晶粒组织均匀,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且耐蚀性能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