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唐山 063200)
供水管网是钢铁企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公辅设施,由各级管道相连接,以整体结构实现系统功能,各级管道互相联系、影响。在钢铁企业生产中,水锤破坏是供水管网系统不容忽视的首要安全问题。水锤产生的瞬时压强可达管道中正常工作压强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这种大幅度压强波动,可导致管道系统产生剧烈高频振动或噪声,使附属装置松动损坏,严重时,会造成管道变形及爆裂等重大事故,给企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1]。
水在输送过程中,由于边界条件突然改变,如流量调节、阀门启闭、事故停泵等,水的流速、压强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水中溶解的或挟带的不溶气体,因释放成为自由的气泡[2]。由于在水管内部,管内壁是接近光滑的,水流动自如,水流和不溶气体对阀门、泵及管壁会产生一个压力,后续水流在惯性作用下,水力迅速达到最大并产生破坏作用,压力冲击将使管壁受力而产生噪声,犹如锤子敲击管道一样,这就是水力学当中的“水锤效应”,也就是正水锤。相反,关闭的阀门在突然打开或给水泵启动后,也会产生水锤,叫负水锤,但压强没有前者大[3]。
在一个带有阀门、泵和换热器的流体网络中,影响水锤产生的先天因素为:管路参数(比如管长、横截面积),管路连接方式,部件参数(比如阀门参数),操作方式(比如阀门启闭方式)及压力波速。后天因素为流速初值,操作时间(比如阀门启闭时间)。上述因素中,流速初值、波速和操作时间属于可控因素,其他因素在设计和安装时确定,一般在运行时不可控。操作时间属于机械性能或操作技能所决定[4]。
某钢铁企业热轧产线,停轧换辊过程中,操作人员巡检,发现工作辊冷却水管道突然崩裂。通过对现场情况检查,确认漏水管道为R2工作辊冷却水的供水主管道,管径为D=350 mm,壁厚8 mm,正常运行压力为1.0~1.1 MPa,漏水处为管道焊缝处开裂,无法继续使用,需停轧换管。
换管检修期间对现场管道、用水工艺及开裂点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生开裂部位主要在DC3 浊环高压管路上轧机分支部位,该供水管道敷设存在“几”形布置,如图1 所示。水流动至上升段汽化产生水柱分离,流动至下降段会造成水流加速,水柱重新弥合,引发压力异常升高,是产生拉断水锤的主要原因。
图1 热轧冷却水管道布置图
该冷取水系统管道的管径D=350 mm,管道壁厚e=8 mm,材料的杨氏弹性模量E=2.2×109N/m2,水的体积弹性模数K=2.2×109N/mm2,水的密度ρ=1 000 kg/m3,根据水锤波波速a 的计算公式(1),可得出该系统的水锤波传播速度为676.7 m/s。
循环水的流速一般为1~3 m/s,根据俄国学者儒可夫斯基提出的水锤理论计算公式(2),可求出停轧换辊关阀过程中,水锤压力最大增加值为1 MPa,由此可见,水锤对该系统的安全性存在很大的威胁[5]。
式中:ΔH为压力最大升高值;a为水锤波传播速度;ΔV为流速的变化量;g为重力加速度。
R2工作辊冷取水用水节奏为间断用水,供水管道上的气动开关阀门随轧制节奏在几秒钟内突然开启和关闭,水流速度突然变化,引起管道内压强急剧升高和降低的交替变化,冲击较大;同时,该管道为直缝焊管,焊缝长期受高压水冲刷造成焊缝疲劳,成为管道的薄弱之处,轧机换辊期间,停水到送水的气动阀切换,压力波动大,因此造成了管道的瞬时崩裂,及裂口下方设备基础的损坏。
对于轧钢工序的循环水系统来说,无论是正常的流量调节还是突然的事故停泵,都会引起流量的变化,如果压力的变化频繁且急骤,可能对整个循环水系统产生极大的破坏,威胁到整个轧钢工序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小水锤危害。具体措施如下。
1)防止水锤的重点是控制水流速度和启闭阀门的速度,一般设计管道流速应小于3 m/s,并水泵出口设置液控止回蝶阀,或增设复合式通气阀和非溢流式双向调压塔。
2)对工序的供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的“几”字型布置的管道,在其高点处增设复合式通气阀。可解决管道排气和负压控制问题,消除水柱分离现象,对事故停泵时管道压力降低最为显著,虽然水泵出口段管道压力升高值仍较大,但依然是首选的防护措施[6]。
3)将冷却水支管的气动开关阀门更换为调节阀,操作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进行开关阀操作时,控制操作速度,减小管道内部压力差。在电源关闭前关阀动作不同,将对管道造成不同影响,推荐关闭电源前应将泵出口阀关闭60°,关阀时间不小于10 s,电源关闭后关阀时间不少于3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