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PBL+C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16 07:56:40王巍张一范杨涛李东升黄寅鹏孙宏治李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肝胆外科病例

王巍 张一范 杨涛 李东升 黄寅鹏 孙宏治 李晴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在实践中学习,积累知识,最终得到临床思维的训练和临床能力的提升,是我们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探索性、主动性和参与性[1]。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核心是基于案例和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病例,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独立思考,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产生的疑问和偏差进行引导。近年来,微信等社交app为我们工作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微信平台对临床医学教学的影响却少有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微信平台的PBL+CBL教学法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期间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实习的60名临床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人,分别给予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d-based learning,LBL)和基于微信平台的PBL+CBL教学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组男生9人,女生21人,平均年龄(21.9±0.9)岁,平均考试成绩(79.9±6.7)分。对照组男生8人,女生22人,平均年龄(21.6±1.1)岁,平均考试成绩(80.0±7.1)分。经t检验,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外科学中肝胆外科内容为教学依据,且均由相同带教老师进行相关内容授课。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依照教学大纲,由带教老师从肝胆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讲解,在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掌握后,带领学生查房,就具体的病例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和总结。

1.2.2 实验组教学方法 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CBL教学模式,要求每位同学加入肝胆外科学习群,规定群内同学交流内容范围,上课前三天通过微信平台提供典型的临床病例及病例相关材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影像等辅助检查材料和详细的诊疗经过,病例尽可能选择科室现有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诊断明确,症状、体征等临床表现典型,实验室检查、影像等辅助检查的材料完善,诊疗过程记录详细,同时隐含着适当的鉴别诊断的信息,以便于PBL中问题的设立[2]。根据所选病例围绕教学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设计问题,例如:该患者应诊断为何种疾病、有哪些典型临床表现、应选择那些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应该与哪些疾病相鉴别、应如何治疗及该病的发病机制如何等。要求学生自行预习相关理论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上课时将学生每6人分一组,先通过多媒体复习课前布置病例,然后进行组内讨论,并选取出针对病例中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结果汇报,带教老师比较每组之间分歧并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由带教老师予以点评并讲解重点内容。

1.3 教学效果评价

全部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出科考试及满意度评估。出科考试以闭卷形式,从肝胆外科疾病基础知识(50%),病例分析(30%)及实践操作(20%)三方面进行考核,满分为100分。满意度评估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主要针对教学模式、方法、内容等满意程度设置问题,总分为100分,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出科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实践操作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对照表(分,±s)

表1 两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对照表(分,±s)

images/BZ_36_177_2138_1193_2197.png基础知识 39.7±4.8 43.5±4.3 3.156 <0.05病例分析 19.9±4.8 24.6±4.4 3.849 <0.05实践操作 15.5±2.4 15.7±2.9 0.290 >0.05

2.2 两组学生的满意度对比

在满意度问卷调查评分中,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对照表(分,±s)

表2 两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对照表(分,±s)

images/BZ_36_177_2717_1193_2776.png对照组 30 84.5±7.7实验组 30 92.3±6.2 t值 - 4.311 P值 - <0.05

3 讨论

肝胆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我国又是肝胆疾病高发国家,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普遍较大,我国肝胆疾病发病呈进一步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生活健康[3]。肝胆外科属于普外科范畴,与基础医学联系紧密,与病理生理学有着复杂的关系。与其他普外科内容相比,肝胆外科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及操作性强、临床病例复杂多变,因此,在肝胆外科临床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4]。

传统的教学方式(LBL)是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应用最多的教育方式,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常常会出现教师单方面传授,而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可以看出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缺陷和不足,其中最重要的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以及对新知识的兴趣会被压抑,有悖于学校培养学生灵活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初衷[5]。

PBL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精神病学教授 Howard Barrows 首创的教学模式,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CBL教学模式是PBL教学法发展而来,是以临床案例为基础,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的一种小组讨论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真实而典型的病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病例分析中设置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方法自己解决问题,使学生更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掌握了实践操作技能,懂得去分析临床问题,将理论、实践和临床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6]。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临床思维能力。

PBL+CBL教学模式中师生均需利用大量时间准备资料,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常常无法做到有效沟通,降低了PBL+CBL教学的实际效果[7]。另外,在临床工作的实习带教教师除了繁重的临床工作外,还有学校本科、高职等多重教学任务,在实习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利用一些零散碎片化时间教学[8]。

如今社交软件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代替的产品,在我国,微信是其中一枝独秀的存在,不仅改变彼此交流的方式,也让交流变得更加迅捷,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利用微信平台开展临床教学,可以将PBL+CBL教学模式中相关病例以图片、影像资料等展示给学生[9]。而且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随时、随地、随身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场地限制,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了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10]。另外,教师时间的利用也实现了最大化,可通过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课后快速响应学生。有效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时效性和教学效率[6,11-12]。

出科考试及满意度评估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平均成绩更高,实验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平均成绩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践操作平均成绩无明显差异。研究提示对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有很大提升,更易被学生接受,对临床操作提升作用不明显。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PBL+CBL教学模式应用于肝胆外科教学中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13-14]。

猜你喜欢
肝胆外科病例
骨外科知多少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病例”和“病历”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44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